他一个老头连五亩都挖不到,还是安子超兄弟看不过去,让人用早晚时间,帮他挖了五十三亩田。等拿到地契那会他就后悔了,不该耳朵软听了老婆子的话,没让儿子回家挖田。现在每天从田里回来,一想到人家几百亩田,绿油油的秧苗,他心里就针扎一样的疼,后悔又嫉妒。
杨里正像往常开会那样缩在角落里,和小阴山里正同病相怜。白鲢湖,落花湖,九里坡,大阳山里正。人家村庄地理位置优越,村里老百姓日子都普遍的富裕,没有饿死人,也没有卖儿卖女的事发生。作为里正也是一种值得炫耀的政绩。几个里正神采飞扬,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互相吹捧,一团和气。
三湖镇镇守盛华泰是个中年矮胖子,白净无须,脸上总带着笑意,给人一种亲善和蔼的印象。他身后是身材瘦长,有三缕鼠须的钱师爷。
盛镇守开门见山的说明今天开会的目的,各村里正汇报夏季粮食种植面积,以及春收的情况。
首先是白鲢湖,他们村春季收荻鱼虾上万斤,夏季又投放十几万尾鱼苗,还种了七百多亩稻。盛镇守点头笑赞:白鲢湖不愧是鱼米之乡。
接着是落花湖,落花湖以制香闻名。春季百花盛开,各种花草花料充足,落花湖自然是家家都有收入。他们湖里还长红菱角,到了秋天,又是一笔进项。大多数人家还养蜂,出产一种久负盛名的百花蜜。镇盛镇守笑容更甚:落花湖名不虚传,真是连空气都充满了花香。
小阴山里正愁眉苦脸的诉苦,他们原本山多地少,除了田地里的收入,就靠养鸡,养羊挣钱。小阴山的芦花鸡,黑山羊肉质鲜美,在三湖镇一带颇有名气。原本也是个富裕的村子,可连年自然灾害,让田地减产,连人都吃不饱,哪有粮食养鸡。山羊的数量也不及往年一半。
盛镇守收起了笑意,板着脸说:罗里正,自然灾害不是只降临在小阴山。整个阳泉县都遇灾害了。人家村庄都能解决问题,为什么就你们村庄总是毫无起色,我不想听各种借口,自己村的困难自己解决。难不成让我这个镇守给你出谋划策不成?那还要你这个里正做甚。
小阴山里像被爷爷训话的孙子,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缩着脖子乖乖的挨骂。众里正都用轻蔑的眼神看着罗里正出丑。
接着是九里坡,九里坡出了一个名医,在阳泉县坐诊开药方。刚开始只有大夫亲戚种药材,后来才带动村里人也跟着种。九里坡靠种药材成了产业链,从种植加工到销售都已经很成熟。
九里坡的芍药和贝母在阳泉县府都有一点名气。不管遇到多大的灾害,药价都不会受影响。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很惜命,很多人平时节衣缩食,买药时却很大方。这世上很多人买根针都会讨价还价,却极少有人会和卖药的郎中讨价还价。九里坡是很名的富裕村,盛镇守不吝词藻的嘉奖九里坡里正。
莲花湖里正每次都被安排在最后一个放言,镇守大人不想看到他那张叫花子嘴脸,卑躬屈膝,又谄媚的样子真让人倒胃口。但在这种汇报各村公务的会议中,又不能不让他发言。
莲花湖在不断的退化缩水,原本远近闻名的莲藕,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在下滑,莲花湖人却找不出半点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就是莲花湖特有的胭脂米,也让稻种外传,让白鲢湖和落花湖的田里,也生长出了胭脂稻,特产也就失去了意义。
莲花湖没有了自然优势,再也拿不出任何特色产品,不仅在其他村子面前抬不起头。也让村民日子越来越贫穷。
镇守太人厌恶无能的村里正,就像教书先生厌恶读书成绩差的学生。曾想过换一个里正,但莲花湖自然条件就那样,就算在换十个里正,同样也是换汤不换药。倒不如还是眼前这个里正好,最起码听话。上位者最喜欢的就是听话的属下和愚民。
莲花湖杨里正,就里在众人不屑的眼神中,犹如犯人开始为自己辩解,他的声音干涩而紧张:我们莲花村天没什么收入,村里人靠出门做零工为生。好在有人在村里开了一个为民小店,今年莲花湖没有闹饥荒,饿死人和卖儿卖女的事没在发生。
众里长不屑的眼神变成了忿忿不平,莲花湖的为民小店,他们自然听说过。刚开始没当一回事,等人家把杂货店开在自家村子口,才想到要阻止,可惜晚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莲花湖人,每天都在赚自己村里人的钱。
镇守大人哦了一声:这真是件好事,莲花湖第一次没在春荒里饿死人,也没有卖儿卖女的事发生。罗里正,你今年大有长进。
罗里正第一次听到口头表扬,激动得差点磕头致谢。他稳住心情继续说:回禀大人,莲花湖虽然没有春收,但夏播面积不小,已经播下八千多亩水稻。而且长势喜人,想来秋收一定能产很多粮食。
白鲢湖韩里正第一个跳起来骂:我说杨里正,你刚被大人表扬一句就飘起来了,牛皮都吹上天。你们莲花搜搜刮刮并在一块,可耕种的水田也没有两百亩。一下子那里蹦出八千多亩水田来,该不是做梦吧?这大白天说梦话的本领,你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众人哄堂大笑,盛镇守阴沉着胖脸,小眼睛锐利如刀的盯着杨里正。杨里正背上渗出汗水,一股一股沿着脊背骨往下流。他结结巴巴的说:我们莲花把那片万亩沼泽地,都开发成了良田。
白鲢湖杨里正好不客气的打断他:那片沼泽地谁不知道,孙大富几代人都没开挖成功,你们只用几个月的时间,就把沼泽地挖成万亩良田。杨怀义,你当我们在座的人都是傻子不成?贪功谎报政绩是要坐牢挨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