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到灶台边,让孟老大把锅里剩下的猪油全都舀出来:“只留一点点底油煎红薯。”
孟老大依言拿起油勺,小心翼翼地把猪油舀起来。
慕知微瞥见盘子里的油渣,又找了个干净的空碗递过去:“等这油放凉了,把油渣也放进去,油渣单放外面容易受潮坏得快也容易变味,泡在油里能存得久些。”
孟老大虽不明白为什么不跟之前的油放一起,但知道女儿有自己的理由也不会瞎折腾,便点头应下:“成,等凉了我就装。”
等猪油都盛出来,慕知微把切好的红薯块倒进锅里:“小火慢慢煎。”
孟老大:“那煎到啥程度算好?”
“外皮有点焦脆就可以。”
孟老大听明白了,便挥挥手让她出去:“行了,这里交给我,厨房这会子跟蒸笼似的,你去堂屋歇着。”
慕知微笑了笑 —— 这些天在厨房帮忙,早就热习惯了,但还是顺着爹的意转身回了堂屋。
在草席上坐下,拿起三字经教六狗子和小狗子读。
每读一句,她都会用浅显的白话把意思拆解开,还会用现代的思维做出解释,这样一来,两个孩子不仅能记住句子,还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记起来也更牢固。
慕知微讲得认真,六狗子和小狗子也听得专注,转眼就讲到了第二十句。
突然,院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谷子和大壮跟一阵风似的跑进来,两人胳膊上各拎着个大大的竹篮,跑得满头是汗。
紧接着,二壮和小草也跟了进来,手里挎着小小的菜篮,小步子迈得飞快。
五斤豆角,用四个篮子装?
慕知微心里犯了嘀咕,隐约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等四个孩子把篮子都摆在草席边,她低头一看,瞬间愣住了 —— 两个大竹篮里满满当当装的都是嫩豆角,绿莹莹的透着新鲜,单看这分量,就算她对豆角的重量和份量不熟悉也知道绝对不止五斤;旁边,一个小篮子装着几个水嫩的紫茄子,另一个则躺着八个圆滚滚的土鸡蛋,
慕知微抬眼看向面前的四个小豆丁,眼神温和地等着他们解释 —— 其实,她心里已经隐约猜到了几分。
谷子和大壮本来还一脸 “任务完成” 的雀跃,可被慕知微这么温和地看着,突然就没了底气,悄悄往后缩了缩脚。两人对视一眼,还是谷子先开了口,声音有点小:“我娘说…不用挑去县城卖,还给三文钱,按道理该给六斤才对,我就多摘了点……”
大壮也跟着结巴道:“大、大姐姐,我们豆角摘多了,放着也容易老,就、就多装了些……”
原来这里不止六斤啊!
慕知微又指了指茄子和鸡蛋:“那这茄子和鸡蛋是怎么回事?”
“茄子是我娘早上摘的,说摘多了吃不完,给六狗子和小狗子加个菜!”
谷子连忙解释,又指了指鸡蛋,“鸡蛋是我们凑的,六狗子和小狗子受伤了,吃鸡蛋能补身体!”
慕知微心里泛起暖意,可又有些为难 —— 她知道村里家家户户日子都不容易,这些东西虽不算贵重,却是孩子们和家长的一片心意,推拒了怕伤了人家的心,收下又觉得占了便宜。
她转头看向坐在一旁的惠娘,轻声道:“娘,你看这……” 论起在村里待人接物的分寸,一直生活在这里的惠娘,比她更有决定权。
惠娘也为难,如果是别家她就收下了,可这两家实在太困难了!
“荞妹,红薯煎好了!”
孟老大刚进门就瞧见屋里的光景,听惠娘和慕知微说了前因后果,当即就笑着看向几个孩子:“多谢你们有心了,还特意多拿了豆角,又带了鸡蛋茄子,这份心意我们领了!”
他这态度明摆着是要收下,惠娘也不再纠结,跟着温和道谢:“真是麻烦你们跑这一趟,快坐下来歇会儿。”
慕知微趁机开口:“那你们先在堂屋玩一会儿,我把篮子腾出来,等下你们好带回去。”
说完自己拎起竹篮往外走,孟老大见状也连忙接过另一个大篮子,惠娘也跟出来帮忙。
到了院子里,几人悄悄拿出称称了豆角 —— 好家伙,足足有八斤!
慕知微皱了皱眉,这也太多了,之前洗的大坛子,最多只能装六斤豆角。现在天这么热,又没有地方冷藏,剩下的嫩豆角放到明天准蔫吧,就没法腌了。
她目光落在旁边的鸡蛋和茄子上,忽然有了主意,看向孟老大和惠娘:“爹娘,要不这样 —— 我用油渣多焖点豆角,等下让他们各带一碗回去当回礼?这样既不浪费豆角,也不辜负他们的心意。我现在把肉和红薯整上,也给他们各匀一点尝尝鲜。”
这主意正合心意,孟老大和惠娘忙不迭点头:“好!这样好!”
孟老大和惠娘是越发满意自家女儿的行事,在人情世故的处理上就没有不妥帖的。
三个人里,就惠娘的手没碰过油,她负责把豆角清洗干净。
等一下要炒的豆角拿出来,孟老大择。
慕知微转身进了灶房,先往灶洞里加木柴把之前的开水重新煮开。
这才把泡凉的五花肉取出来,准备蒸扣肉 —— 中午刚做过一遍,现在动作熟练了不少。
先调料汁,然后将五花肉切成厚薄均匀的片,放进料汁里拌匀,再和煎好的红薯一起码进大碗,放在旁边等一下蒸。
肉羹里面的整瓣蒜挑出来,在肉羹中间按出一个小窝,磕进去一个鸡蛋,再倒入约摸肉沫三分之一份量的清水,捏了几粒米放进去,也放在一边。
外面,惠娘让孟老大把洗豆角的水拿去浇菜,接着,端着满满一盆豆角走进灶房。
“荞妹,豆角洗好了,接下来怎么处理?”
慕知微刚好掀开锅盖,锅里的水正 “咕嘟咕嘟” 冒着白汽,她抬头应道:“娘,您把豆角倒进锅里焯烫两分钟,煮断生就捞出来。”
又指了指旁边洗干净的空坛子,“顺便把那坛子也拿过来,用锅里的开水烫一遍消毒。”
惠娘依言照做,先将豆角倒进沸水,舀了开水里外烫了一遍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