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航古寺又停留了半日,待到午后阳光晒干了山路,钦差一行方才辞别了老方丈和僧众,留下丰厚的香火钱,沿着依旧泥泞但已可通行的石阶下山。
官船经历了风雨和山洪冲击,所幸并无大碍,只是需要稍作清理和检修。一行人重新登船,再次启航。
越往南行,水网愈发稠密,风光愈发旖旎。两岸时而可见大片大片的荷花荡,虽已过盛花期,但残荷亭亭,莲蓬累累,别有一番风韵;时而又是白墙黛瓦、枕水而居的村落,河埠头上浣衣的女子笑语声声,乌篷船在桥洞下穿梭往来,生活气息浓郁。
关于那个疑似苏福的身影,墨砚加派了人手暗中探查,但始终未有更多线索,仿佛真的只是林晚昭一时眼花。然而,无论是顾昭之还是林晚昭,都并未真正放松警惕,船上明里暗里的守卫依旧森严。
林晚昭则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钻研江南美食上。她借着补给的机会,每到一处大码头,必要下去搜罗当地特色的调味料、食材,甚至不惜花几个铜板,跟路边摊贩或者小饭馆的老板娘套近乎,偷学几手本地菜的诀窍。
她的宝贝小本本上,又密密麻麻记满了新的心得:
“本地喜用黄酒,谓之‘料酒’,去腥增香效果极佳,不同于北地白酒之烈。”
“酱油分‘生抽’、‘老抽’,生抽调味,老抽增色,需分清。”
“糖乃提鲜关键,红烧之菜必炒糖色,火候至关重要,过则苦,不及则色浅。”
“河鲜讲究现杀现烹,极度重‘鲜’字,蒸、汆、醉为多。”
她还尝试着用本地食材和自己带来的调料进行融合创新,比如用猪油渣和雪菜一起炒新下来的藕片,香得钱厨师都忍不住多夹了几筷子;又或者用黄酒和姜汁腌制鱼片,做出来的酸菜鱼片竟也别有风味,少了川版的麻辣,多了江南的醇鲜。
顾昭之对她这些“实验品”照单全收,评价依旧是万年的“尚可”,但林晚昭发现,只要是带着明显江南特色或她创新成功的菜,他用的量总会稍微多那么一点。
这无声的认可,比什么夸奖都让林晚昭有干劲。
这一日,官船终于驶入了闻名天下的杭城地界。
但见湖光山色,烟波浩渺,堤岸蜿蜒,垂柳依依。远处画舫笙歌,隐约可闻;近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虽已入秋,余韵犹存)。真真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林晚昭扒在船舷边,看得如痴如醉,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这就是西湖啊!她前世只在图片和视频里见过的西湖!
码头上,早已有杭州府的各级官员身着官服,顶戴花翎,整齐列队,恭候钦差大驾。为首的是一位面容清瘦、气质儒雅的中年官员,乃是杭州知府李文远。
船一靠稳,搭好跳板,李文远便带领众官员上前,躬身行礼:“下官杭州知府李文远,率府衙上下,恭迎钦差大人莅临杭城!大人一路辛苦!”
顾昭之在墨砚护卫下走下船,神色平淡地受了礼:“李大人不必多礼,诸位辛苦。”
双方一番官场寒暄过后,李文远便热情地邀请顾昭之移步早已安排好的行辕歇息,并道:“下官已在西湖画舫备下薄宴,为大人接风洗尘,兼览湖光山色,望大人赏光。”
顾昭之微微颔首:“有劳李大人费心。”
于是,一行人并未过多停留,直接乘车骑马,来到了西湖边。
但见碧波万顷的湖面上,停着一艘极其精美华丽的画舫,上下三层,张灯结彩,丝竹之声隐隐传来。舫上“钦差巡狩”的旗帜迎风招展。
登上画舫,内里布置更是极尽雅致奢华,与外面天然的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临窗设下宴席,推开雕花木窗,西湖美景便如一幅巨大的活画卷扑面而来,苏堤春晓、雷峰夕照、断桥残雪……诸般胜景,虽不在最佳时节,却也别有韵味。
李文远在一旁殷勤介绍着西湖历史典故,风土人情,言语风趣,学识渊博,倒是让人心生好感。
宴席开始,一道道精致的杭帮菜流水般呈上。
龙井虾仁:选用鲜活大河虾,配以清明前后的龙井新茶嫩芽烹制,虾仁玉白,茶叶碧绿,色泽雅丽,口感鲜嫩弹牙,茶香清幽。
东坡肉:一方方五花肉切成整齐的方块,红得透亮,色如玛瑙,软糯酥烂,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是真正的功夫菜。
叫花童鸡:用西湖荷叶包裹,外层裹泥烘烤,敲开泥壳,荷叶清香扑鼻,鸡肉酥烂脱骨,鲜美异常。
宋嫂鱼羹:色泽油亮,鲜嫩滑润,味似蟹肉,故又称“赛蟹羹”。
干炸响铃、火腿蚕豆、西湖莼菜汤……皆是杭帮菜中的经典。
每一道菜都做得极为地道,显然是用心了。顾昭之品尝之余,也与李文远交谈几句,问些本地民生漕运之事,气氛融洽。
林晚昭作为随行人员,也在末席有个位置,吃得津津有味,心里暗暗记下这些名菜的味道和特点,琢磨着回去能不能复刻或者改良。
终于,压轴的大菜——西湖醋鱼登场了!
两名侍女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巨大的鱼盘上来,盘中一条完整的草鱼(或鳜鱼)浸在橙红透亮的芡汁中,鱼身泼洒着姜末,点缀着少许红椒丝,造型优美,香气扑鼻而来,带着醋的酸香和鱼的鲜气。
“大人请!”李文远颇为自得地介绍道,“此乃我杭城第一名菜,西湖醋鱼。选用西湖中一斤半左右的草鱼,饿养两日吐尽泥土气,烹时火候极为讲究,需得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酸甜适中,方为上品。此鱼乃是由城中‘楼外楼’当家名厨张一手亲自掌勺,定然不会让大人失望。”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道名声在外的菜上。
顾昭之微微颔首,拿起银箸,在侍女的伺候下,夹了一块最肥美的鱼腹肉。那鱼肉雪白,蘸满了橙亮的芡汁,看着确实诱人。
他放入口中,细细品味。
然而,只是咀嚼了两下,他的眉头便几不可查地微微蹙起,随即恢复了平静,缓缓将鱼肉咽下,然后端起了茶杯。
李文远一直紧张地看着他的反应,见状心里咯噔一下,连忙问:“大人,可是这鱼……不合口味?”
顾昭之放下茶杯,语气平淡无波:“李大人费心了。鱼甚新鲜,张师傅手艺名不虚传。”
这话听着是夸奖,但在场稍微精明点的人都听出了其中的敷衍。若真觉得好,岂会只尝一口便放下筷子?还立刻喝茶?
李文远的冷汗瞬间就下来了。这西湖醋鱼是接风宴的重头戏,若是在钦差大人这里出了纰漏,那他这马屁可就是拍在马腿上了!他可是打着包票说名厨掌勺的!
“大人……”李文远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了,“是否……是否是哪里不妥?您但说无妨,下官立刻让厨子重做!”
席间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和紧张。其他官员也面面相觑,不敢多言。
林晚昭在末席也尝了一口那醋鱼。平心而论,鱼确实新鲜,芡汁的酸甜比例也还算标准,但……她仔细品了品,发现问题了!
这鱼的火候,似乎过了那么一点点!鱼肉入口,嫩还是嫩的,但缺少了一种极致的“鲜滑”感,微微有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柴”意。而且芡汁勾得略微厚重了些,挂汁太浓,吃多了两口便会觉得有些腻口,掩盖了鱼肉本身的鲜甜。姜末也切得稍粗,香气释放不够充分。
对于普通食客来说,这已是一道难得的美味。但对于顾昭之这种口味极其刁钻、追求极致口感的老饕,尤其是尝过最顶尖手艺的人来说,这一点点的瑕疵便足以被无限放大,变得难以忍受。
顾昭之并未直接回答李文远的话,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向了末席正努力品味、蹙眉思索的林晚昭,淡淡开口:“林厨娘。”
又来了!林晚昭心里一紧,每次侯爷在这种场合点她的名,准没“好事”!
她赶紧起身:“民女在。”
“你于烹鱼一道,似也有些心得。”顾昭之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只是在讨论天气,“依你看,这道西湖醋鱼,滋味如何?”
唰!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林晚昭身上!
李文远和众官员都愣住了,难以置信地看向这个看起来年纪轻轻、毫不起眼的小厨娘。钦差大人竟然在这么重要的宴席上,问一个厨娘对本地名菜的看法?!这……这是什么意思?
林晚昭心里把顾昭之骂了一百遍啊一百遍!侯爷您这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说不好,得罪本地官员和名厨;说好,又是睁眼说瞎话,违背自己的专业素养,说不定还要被侯爷嫌弃!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好在有了之前蟹宴调醋的经验,她稍微稳住了心神。
她走上前,先是向李文远和其他官员行了一礼,然后才不卑不亢地开口,声音清晰:“回大人,李大人。民女才疏学浅,不敢妄评名厨大作。只是……只是依民女浅见,此鱼选料极佳,芡汁色泽诱人,酸甜底味也是正的。只是……或许因今日宴席繁忙,火候掌控稍有毫厘之差,致使鱼肉入口的鲜滑感略欠一分;且芡汁稍厚,姜香未能完全激发,多食易腻。若能于这两处稍作调整,想必更能凸显西湖醋鱼‘鲜嫩酸甜、带有蟹肉’的至高境界。”
她这番话,既点出了问题所在(火候稍过、芡汁厚重),又给了对方台阶下(宴席繁忙所致),还抬高了这道菜应有的境界,说得滴水不漏,既显示了自己的专业,又没把话说死得罪人。
李文远听完,脸色变幻不定。他虽不精厨艺,但听林晚昭说得头头是道,再看钦差大人的反应,心知这小姑娘恐怕是说到了点子上!他心中又是懊恼又是庆幸,懊恼的是名厨居然失手,庆幸的是钦差身边居然有如此懂行之人,指出了问题,没让他完全蒙在鼓里。
他连忙拱手道:“原来如此!多谢林厨娘指点!定是那厨子今日忙昏了头,竟出了如此纰漏!下官这就命他重做!”说着就要吩咐下人。
“李大人不必麻烦了。”顾昭之却开口阻止了,“宴席已过半,何必兴师动众。”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转向林晚昭,眼底掠过一丝几不可查的促狭:“既然林厨娘说得如此头头是道,想必对此菜改良已有心得。不如……就请林厨娘现场演示一番,也让本官与诸位大人,见识见识何为‘鲜滑酸甜、带有蟹肉’的至高境界?也好让楼外楼的名厨,心服口服。”
林晚昭:“!!!”
侯爷!您这是要玩死我啊!
在人家杭城的地盘上,当着这么多官员的面,让人家名厨重做已经够打脸了,您还让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厨娘现场挑战杭城第一名菜?!这要是做不好,丢的可不只是她林晚昭的脸,是整个钦差行辕的脸!而且彻底把本地官员和名厨得罪死了!
李文远和众官员也再次惊呆了!钦差大人这……这要求也太……匪夷所思了!让随行厨娘做西湖醋鱼?这能行吗?
但顾昭之话已出口,神色淡然,仿佛只是提出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建议。
林晚昭看着顾昭之那副“我看好你哦”的表情,恨不得把手里的筷子扔过去!但她知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侯爷这是把她架起来了,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万马奔腾,脸上挤出一个得体的(僵硬的)笑容:“民女……民女技艺粗浅,不敢与名厨比肩。但侯爷有命,民女……自当尽力一试。只是需要借用厨房,并请李大人提供新鲜活鱼及一应材料。”
李文远此刻已是骑虎难下,只能连连点头:“应有尽有!应有尽有!林厨娘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来人!快带林厨娘去画舫厨房!”
于是,在一种极其诡异和紧张的气氛中,林晚昭跟着一名侍女,走向了画舫后厨。身后是众官员复杂难言的目光,以及顾昭之那双深邃平静、却仿佛带着一丝看好戏意味的眼眸。
西湖醋鱼之战,即将拉开序幕。
林晚昭握紧了拳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楼外楼的大师傅,对不住了!今天这脸,我打定了!为了侯爷的胃口,也为了我自己的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