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在曲江诗会上“斗酒诗百篇”的事迹,以及那首直白而浪漫的《赠李姑娘》(云想衣裳花想容),如同两道旋风,席卷了整个长安的上层社会。前者奠定了他的“诗仙”地位,后者则引发了无数猜测——那位能让秦风作出如此仙姿玉骨诗篇的“李姑娘”,究竟是何方神圣?
一些有心人,结合当日长乐公主也曾出席诗会,以及她近来的一些异常表现,隐隐猜到了答案。这无疑在暗流涌动的朝堂与后宫,投下了一颗石子。
这股风,自然也吹进了皇宫大内。
两仪殿内,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太监总管王德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低声禀报道:“大家,百骑司送来关于那个秦风的最新消息。”
李世民头也没抬,朱笔在奏章上勾画着:“就是那个在曲江池畔闹出好大动静的小子?诗才确实不错,王绩在朕面前夸了他好几次了。又有什么新花样?”
王德躬身道:“回大家,此子除了诗才,似乎还……还写了首颇为直白的诗,赠予一位‘李姑娘’。据查,那日诗会后不久,长乐公主殿下曾微服出宫,去了他在永兴坊的住处……”
“嗯?”李世民手中的朱笔一顿,终于抬起了头,眉头微蹙,“丽质去找他?”
他对自己这个嫡长女极为宠爱,也知她素来娴雅端庄,怎会私自出宫去见一个陌生男子?而且还是个声名鹊起的寒门学子?
“可知所为何事?”李世民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据监视的人回报,公主殿下似乎只是去讨教诗文,停留时间不长。不过……”王德犹豫了一下,“那秦风随后作了一首诗赠与公主,其中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如今已在宫外传开。”
李世民接过王德递上的纸条,上面正是秦风那首《清平调》。他低声念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云想衣裳花想容……会向瑶台月下逢……”李世民重复着这两句,目光深邃,“好小子,倒是会讨女孩子欢心。这诗,确实是写给丽质的模样。”
他放下纸条,手指轻轻敲着御案。作为一个父亲,尤其是皇帝父亲,他对任何接近自己宝贝女儿的男子都抱有天然的审视和警惕。但作为一个爱才的君主,他又对秦风展现出的惊世才华感到欣赏和好奇。
“此子除了吟诗作对,可还有其他能耐?朕听说他住处颇为简陋,以何谋生?”李世民问道。他需要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人。
王德回道:“据查,此子似乎并无固定营生,此前曾在西市以……以展示一块坚硬无比的‘奇石’和吟诗换取钱财。近日深居简出,似乎在鼓捣些奇怪的东西,屋内时常冒出烟雾,邻居颇有微词。另外,三日前国子监崔文远博士曾上门问难,被此子一番辩驳,悻悻而归。”
“哦?连崔文远那个老古板都在他那里吃了瘪?”李世民倒是来了些兴趣,“鼓捣奇怪东西?烟雾?”
他沉吟片刻。一个才华横溢却行为古怪的年轻人,吸引了最钟爱公主的注意……这事,他不能不管。
“传朕口谕,”李世民做出了决定,“明日召秦风入宫,朕要亲自见见这个‘诗仙’,看看他到底是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还是只是个夸夸其谈的轻浮子弟。”
“遵旨。”王德躬身领命,退了下去。
李世民再次拿起那张写着《清平调》的纸条,嘴角微微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秦风……但愿你不要让朕失望,也不要辜负了丽质那份单纯的心思。”
与此同时,永兴坊破屋内,刚刚送走一位不速之客——来自长孙无忌府上的管事,言语间试探拉拢之意明显——的秦风,收到了宫里的口谕。
“陛下召见?”秦风虽然早有预料出名后会引来关注,却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见到大唐帝国的最高boSS,而且还是对方主动召见。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些许激动和紧张。他知道,这次召见,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考验。表现好了,平步青云;表现不好,或者触怒了龙颜,那可能就是万丈深渊。
“也好,正好借这个机会,把拼音和字典的想法,递到最高层。”秦风看着桌上已经初步整理成册的《秦氏音注初稿》和《字典编纂概要》,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是龙是虫,明日便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