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戎主力被击溃的消息传回黑石城,全城百姓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城墙上的士兵们卸下了沉重的盔甲,露出了疲惫却兴奋的笑容。工匠们敲响了锣鼓,孩子们燃放着简易的火药烟花,整个黑石城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城主府内,气氛却有些凝重。李彻正看着一份来自京城的密信,眉头紧锁。苏璃端来一杯热茶,轻声问道:“怎么了?是京城那边有消息了?”
李彻点点头,将密信递给苏璃:“太子收到了张谦被抓的消息,已经开始在朝堂上发难,说我滥用职权,擅押朝廷命官,要求女帝严惩我。”
“太过分了!”苏璃看完密信,气愤地说,“张谦贪污军饷,私通北戎,证据确凿,太子竟然还敢颠倒黑白!”
“这就是政治。”李彻叹了口气,“太子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打压异己的机会。张谦虽然是个废物,但他是太子的人,太子必须保他,否则就会失了人心。”
赵猛急匆匆地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供词:“李哥,有好消息!张谦招了!他不仅承认了贪污军饷的事实,还交代了和北戎私通的细节,甚至还供出了太子安插在黑石城的其他眼线!”
“太好了!”李彻眼睛一亮,“这就是我们反击的证据!赵猛,把供词整理好,连同张谦贪污的账本和私通北戎的证据一起,快马加鞭送往京城,直接交给女帝!”
“是!我马上去办!”赵猛兴奋地跑了出去。他知道,这些证据足以让张谦和太子付出代价。
李彻看着苏璃,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太子想借张谦的事打压我,我就让他偷鸡不成蚀把米!张谦私通北戎,这可是通敌叛国的大罪,就算太子想保也保不住!”
苏璃点点头:“女帝英明,肯定能明辨是非。不过我们也要做好准备,太子在朝中势力庞大,说不定会耍其他手段。”
“我明白。”李彻沉吟道,“我们要尽快肃清黑石城的太子眼线,断绝他们传递消息的渠道。同时,要加快发展生产,巩固黑石城的防御,让太子找不到任何把柄。”
接下来的几天,黑石城开始了一场肃清内奸的行动。根据张谦的供词,李彻很快就抓获了太子安插在城内的十几个眼线,其中甚至包括几个看似老实巴交的工匠和商人。
“李大人饶命!我只是收了太子的钱,给他们传递过几次消息,没有做过危害黑石城的事啊!”一个被抓的商人哭着求饶。
李彻冷冷地看着他:“在战争期间给敌人传递消息,就是通敌叛国!你知不知道因为你的消息,我们有多少士兵死在北戎人的刀下?”
商人顿时哑口无言,面如死灰。
肃清内奸的行动让黑石城的气氛为之一清,百姓们纷纷称赞李彻英明果断。“早就觉得这些人不对劲了,原来是太子的眼线!”“李大人真是火眼金睛,把这些祸害都抓起来了!”“有李大人在,黑石城就安全了!”
与此同时,送往京城的证据也有了回音。女帝收到证据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张谦打入天牢,彻查此事。太子虽然极力辩解,但铁证如山,他也只能暂时收敛,不敢再公开为张谦说话。
“李哥,京城传来好消息!女帝下旨严惩张谦,还表扬了你击退北戎、肃清内奸的功劳!”赵猛拿着圣旨跑进来,兴奋地大喊。
李彻接过圣旨,仔细看完,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女帝不仅赏赐了白银和布匹,还授权我全权处理黑石城的军政事务,不用再受京城掣肘了!”
“这就意味着,太子再也派不来监军给我们捣乱了!”苏璃也高兴地说。
“没错!”李彻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我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发展黑石城了!赵猛,传我命令,解除战时管制,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王铁山,加快工坊建设,三段连弩和火药的生产不能停!阿依古丽,让你的族人帮助流民开垦荒地,准备春耕!”
“是!”众人齐声领命,干劲十足。
黑石城很快就恢复了生机。街道上行人渐多,工坊里锤声阵阵,农田里开始有了忙碌的身影。百姓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李彻站在城楼上,看着欣欣向荣的黑石城,心中充满了感慨。从最初的流放犯,到如今执掌黑石城军政大权,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李彻,在想什么呢?”苏璃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
李彻转过头,看着苏璃清澈的眼眸,微微一笑:“我在想,等黑石城安定下来,我们就修水利,办学校,开工厂,让这里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会的,一定会实现的。”苏璃眼中闪烁着光芒,“有你在,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黑石城的城墙上,也洒在李彻和苏璃的身上。他们知道,虽然击退了北戎,肃清了内奸,但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太子的势力还在,草原的威胁未除,更大的风暴可能还在后面。
但他们并不畏惧。经历了战火的洗礼,黑石城的军民早已团结一心,在李彻的带领下,他们有信心克服任何困难,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夜色渐深,黑石城的灯火次第亮起,温暖而明亮。城主府的灯光下,李彻正在绘制新的规划图,苏璃在一旁研墨,偶尔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的身影在灯光下交织,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充满希望的画面。
黑石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