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首届“多元宇宙文明和谐共存”示范项目评选大赛的通知》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多元宇宙文明学院激起了层层涟漪。通知里那“重点扶持项目”的名头和后面跟着的一长串零的预算额度,晃得我眼睛都有些发花。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压力。大赛要求提交的方案必须“兼具创新性、可行性及显着影响力”,评审团由仙界教育部、天庭hR乃至几位退居二线却仍有话语权的老牌仙尊组成。竞争对手更是强大,奥术原理与应用学院、符箓与标准化流程部、甚至还有专精跨界商贸的“万界通商司”……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我们学院呢?成立时间短,底子薄,唯一的“成果”就是勉强把一群刺头学生捏合在一起,还没形成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具象化的“示范项目”。
我把通知玉简放在办公室中央的桌子上,看着面前的三位“实习助教”。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我叹了口气,“大赛,预算,竞争对手。我们需要一个能惊艳全场、又能切实可行的方案。谁有想法?”
凌绝抱着臂,眼神扫过玉简,如同剑客审视对手的破绽,最终吐出两个字:“麻烦。”在他看来,有这功夫,不如多练几道剑气。
焚夜慵懒地靠在椅背上,指尖把玩着一缕暗红色的魔气,嗤笑:“示范?和谐?无趣。若要本座出手,不如策划个‘万界征伐’,以战促融,岂不更快?”
慧心双手合十,眉宇间带着慈悲:“争斗不可取。小僧以为,当以佛法为引,举办一场‘多元宇宙佛法交流会’,渡化众生戾气,自然和谐。”
我一个头两个大。一个嫌麻烦,一个想搞事,一个想渡人……没一个靠谱的!
“都不行!”我揉着太阳穴,“要创新,但不能离谱!要可行,符合仙界核心价值观!还要有影响力,能实实在在展示跨文明协作的好处!”
办公室陷入了沉默。凌绝继续他的“剑气微操”,焚夜百无聊赖地让魔气在指间变幻形状,慧心则闭目默诵经文。
看来,指望他们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是没戏了。我只好采取下策。
“这样吧,”我拍板,“方案我们一起想。凌绝,你负责构思项目的核心架构与逻辑,务必清晰、精准、高效,像你的剑道一样。焚夜,你负责设计项目的吸引力和‘引爆点’,要能抓住眼球,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就像你搞团建那样,但不许过头!慧心,你负责确保项目的‘和谐’内核与正向引导,避免走入歧途,同时思考如何扩大其积极影响。”
我看着他们三个:“最后,由我来统合。这是我们学院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没有之一。”
凌绝蹙眉,似乎对将他精纯的剑道用于构思“方案”颇为不满,但终究没说什么。焚夜倒是来了点兴趣,红瞳中闪过算计的光芒。慧心则微微颔首,认为这亦是修行。
最初的讨论,堪称灾难。
凌绝用剑气在空中勾勒出一个极其简洁、线条分明、环环相扣的结构图,冷声道:“项目当如此剑招,目标明确,步骤简洁,直指核心。冗余步骤,尽数斩去。”
焚夜瞥了一眼,嗤笑:“直来直去,毫无趣味,如何吸引人参与?依本座看,当设关卡,予人挑战,胜者获厚利,败者……亦需付出些许代价,方能催人奋进。”他手指一点,在那简洁的结构图上添加了几个暗红色的、散发着不祥气息的“竞争节点”和“激励机制”。
慧心立刻摇头:“焚夜施主,此非正道。当以慈悲心吸引,以智慧光引导,使人自发向善,而非为利驱策,为惧前行。”他挥手洒出点点柔和金光,试图化解那些暗红节点,并将其转变为“感悟机缘”、“互助环节”。
凌绝的剑气结构被魔气和佛光侵染,顿时变得有些不稳定,他脸色一沉:“花里胡哨,拖泥带水,影响效率!”
焚夜反唇相讥:“你这死板架构,能引来几人?”
慧心在一旁调和:“二位施主稍安勿躁,需知……”
“够了!”我头疼地打断他们,“不是让你们各自为战,是让你们协作!凌绝,你的架构是骨架,必须清晰!焚夜,你要在骨架上添加血肉,让它有吸引力,但不能长歪!慧心,你是确保气血通畅、神魂端正的!理解吗?”
三人互看了一眼,眼神碰撞间似乎有无形的火花(剑气、魔息、佛光)闪烁,但总算暂时压下了直接冲突的念头。
艰难的磨合开始了。
凌绝坚持架构的极致简洁与逻辑自洽,任何在他看来不必要的环节都会被他以“此招冗余,当斩”的态度剔除。焚夜则不断寻找“爆点”,试图加入一些能激发“贪嗔痴”以求动力的设计,屡屡被慧心以“此念有毒,需化解”挡住。慧心则希望融入更多“静悟”、“共修”的环节,常被凌绝以“拖慢节奏”否决,被焚夜讥为“陈腐乏味”。
争吵、妥协、再争吵、再妥协。
有时,凌绝一道凌厉的剑气会不经意间斩破焚夜勾勒的魔纹;有时,焚夜的魔气会试图侵蚀慧心的佛光;有时,慧心的佛光普照会让凌绝的剑气都显得不那么纯粹……
我看着他们三个在办公室里,围绕着一个虚拟的项目方案框架,用各自的力量和理念互相碰撞、侵蚀、又奇异地试图融合,只觉得心力交瘁。这比管理那群刺头学生累多了!
但就在这看似混乱的过程中,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开始发生。
凌绝在反驳慧心“过于理想化”的设计时,偶尔会下意识地运用起一丝佛门的“圆融”之意,让他的剑理架构在保持锋锐的同时,多了一点可容纳变化的弹性:“此处……或可留一‘变招’之余地。”
焚夜在试图绕过慧心的“和谐”监督时,发现如果他将“魔道蛊惑”稍加转换,变成一种“引人深入沉浸体验”的巧妙设计,反而更能被接受,甚至能让凌绝的架构显得不那么“干巴巴”:“哼,些许幻境引导,若能助人深刻理解协作之妙,岂非善巧方便?”
慧心也意识到,纯粹的佛法感化若能与凌绝的清晰逻辑结合,便能将道理阐述得更透彻;若能借鉴焚夜调动情绪的手法,则能让感悟更深入人心。
几天几夜的拉扯后,一个前所未有的项目方案雏形,竟然真的在他们这种奇葩的协作方式下,慢慢浮现出来。
方案名称暂定为:《“万象共生”跨宇宙实境协作平台》。
核心架构(凌绝主笔):以一个高度自适应性的基础规则框架为“基盘”(蕴含剑道至简之理),能自动识别并接入不同宇宙文明参与者的力量特质与认知模式。
吸引力与体验设计(焚夜主导):在基盘上构建多层次、多主题的“实境挑战场景”,场景自带沉浸式引导(融入了魔道对人心把握的精妙技巧,但剔除了负面效应),让参与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验到跨文明协作的必要性与乐趣。
和谐内核与影响力扩散(慧心把控):整个平台运行数据将实时汇聚,形成“共业功德流”(佛门理念),直观展示协作带来的正向变化与能量增效。同时设立“善缘反馈机制”,参与者的成功协作不仅能解决平台内的问题,其产生的“和谐涟漪”还能通过特定渠道,微弱地反馈到其原生宇宙,实现“以小见大”的影响力扩散。
这个方案,既有剑神的凌厉框架,又有魔尊的引人入胜,还具备了佛子的慈悲内核。它将展示、体验、实践、影响融为一体,逻辑严谨又充满趣味,目标宏大却又落脚于具体的协作实践。
当我看到这个最终整合出来的方案雏形时,心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这三个家伙,居然真的搞出来了?而且看起来……相当厉害!
“那么,”我深吸一口气,看向虽然依旧互相看不顺眼,但眉宇间都带着一丝完成挑战后疲惫与自得的三位助教,“接下来,就是把这个方案,变成能让评审团看懂的——项目计划书和ppt了。”
凌绝、焚夜、慧心闻言,表情同时僵住。
写报告……好像比构思方案本身,更让他们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