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您这院子收拾得挺干净,平时都是自己打理吗?”
他开始耐心地引导话题,关心陈奶奶的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困难。
起初,陈奶奶的回答很简短,甚至有些敷衍,显然还抱有很强的戒心。
但王成功并不着急,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倾听,不时点头表示理解和关心。
柏爱民和谢小琴也在一旁适时地插话,夸赞奶奶身体硬朗、院子整洁,气氛渐渐不那么僵硬了。
也许是太久没有人这样耐心地听她说话,陈奶奶的话匣子逐渐打开了。
她开始絮絮叨叨地讲起这栋老屋的历史:
“这房子啊,是我公公婆婆那辈传下来的,我嫁过来就住在这儿了……那时候,这房子在村里还算不错的呢……”
“我在这儿生了我家大儿子、大女女……他们小时候,就在这院子里跑啊闹啊……”
“你看那棵桂花树,还是我老伴在世时种下的,现在每年还结不少枣子呢……”
“而且邻居都熟得很,谁家有点事都互相帮忙……”
她讲述着老屋的往事,回忆着在这里养育子女的艰辛与快乐,诉说着对老街坊邻居的怀念。
王成功静静地听着,不时回应一两句,引导她继续说下去。谢小琴则细心地给奶奶倒上热水。
这次拜访,王成功给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目的不是当场说服,而是建立初步的信任和情感连接。
他像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试图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
在倾听的过程中,王成功敏锐地捕捉到,陈奶奶的心结远不止于简单的“怀旧”。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她对未来陌生环境的深深恐惧,以及对社会联结可能中断的强烈担忧。
她几次无意中流露出:“搬到那高楼里去,上上下下坐个铁盒子(电梯),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不习惯……”
“周围都是生面孔,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闷也闷死了……”
“在这儿住了几十年,哪家店铺卖什么,医生在哪,我都门清,搬个新地方,两眼一抹黑……”
这些看似随口的抱怨,却清晰地指向了老年人面对变迁时害怕失去熟悉的环境带来的安全感,以及随之而来的孤独感的焦虑。
她害怕的,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变,更是与之相伴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瓦解。
王成功将这些细节一一记在心里。
他意识到,解决陈奶奶的问题,仅仅依靠优厚的经济补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针对她情感和社会归属感的需求,设计出更具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不知不觉,他们在陈奶奶家坐了近一个小时。
见老人略有倦意,王成功便适时起身告辞:
“奶奶,时间不早了,我们不打扰您休息了。今天就是来看看您,您身体好我们就放心了。这点水果您留着慢慢吃。我们以后有空再来看您。”
陈奶奶的态度比起初缓和了许多,虽然依旧没提拆迁的事,但至少把他们送到了院门口,嘴上说着:“你们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路上小心点。”
离开陈奶奶家,坐回车上,三人都沉默了片刻。
“成功,看来陈奶奶的问题,关键不在钱上啊。”柏爱民副主任率先打破了沉默,语气带着资深干部的凝重。
他见证了一些拆迁中的矛盾,深知情感纽带的坚韧。
谢小琴也轻声附和:“是啊,科长。奶奶更多的是害怕孤单,害怕失去熟悉的一切。我们能不能在安置的时候,多考虑一下她这方面的需求?”
王成功专注地开着车,目光望着前的道路,脑海中已然开始飞速运转。
他点了点头,回应道:“柏主任,小琴,你们说得对。常规的补偿和安置思路,对陈奶奶这种情况效果有限。”
“我们必须跳出框框,设计一个更人性化、更能抚慰她内心担忧的方案。”
回到市委办,王成功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打开了电脑文档。
基于实地走访获得的第一手感受和深刻洞察,他没有在如何进一步提高补偿金额这个死胡同里纠缠,那对陈奶奶并无意义。
反而可能因悬殊对比引发其他拆迁户的不公感。
他开始构思一个超越常规的、“个性化”的安置方案。
他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思路逐渐清晰:
核心目标:不是“拆掉”老人的“家”,而是帮助她“迁移”并“重建”一个更具归属感的“新家”,核心是解决其情感依赖和社会孤独感。
具体方案要点:
1. 居住空间的人性化匹配:协调市、区住建部门及城投公司,在距离原田口社区最近、规划质量最高的回迁安置小区内,特批预留一个一楼的单元。
关键点在于,这个单元必须附带一个哪怕面积不大,但属于老人私有的小院。
让她能够延续在平房院落里养花种草、晒太阳的习惯,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延续,更是生活方式的衔接和心理的慰藉。
2. 社会网络的重建与维系:
这是方案最具创新和温情的一点。
王成功建议,由临湖区政府牵头,细致摸排陈奶奶在原片区关系最融洽、走动最频繁的几户老街坊(特别是那些也面临拆迁、且愿意选择回迁的老人家庭)。
在房源分配时,通过政策引导和优先选择权,尽可能将这几户老街坊集中安排在与陈奶奶同一栋楼,或者紧邻的楼栋单元。
目的是帮助她在新的环境中,迅速重建起熟悉的社交圈,有效抵御搬迁可能带来的孤独感和疏离感。
让“老街坊”变成“新邻居”,使“熟人社会”在现代化小区中得到部分延续。
3. 社区公共空间的“记忆锚点”营造:
这一点,王成功将其提升到了对整个回迁社区人文关怀的高度。
王成功建议,在新小区中心的公共绿地或广场区域,专门划出一块相对安静的区域,进行特色化改造。
仿照老街区常见的休闲角落风格,设置一些古朴的石凳、石桌,配备象棋棋盘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