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书院,明镜台。
巡天阁阁院未立,初定成员的首次集会,并未设在皇城深处,而是选在了稷下书院。
此处位于书院后山,依山傍水,一座三层高的木制阁楼临崖而建,飞檐斗拱,古朴大气。
阁楼正门上方悬挂着一方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明镜高悬”四字,笔力遒劲,透着一股凛然正气。崖下云海翻腾,远处京城轮廓若隐若现,视野极佳。
清晨,朝阳初升,金辉洒落,为明镜台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晕。
通过遴选的四十六名巡天阁成员,皆已到场。他们换上了统一的制式服饰——并非官袍,而是干练的深色劲装,衣领袖口以银线绣着流云与利剑交织的纹路,腰间悬挂着那枚暂未刻录职司的青铜腰牌。人人神色肃穆,静静地站立在明镜台一楼的宽阔大厅内,按照隐约的阵营或熟悉程度,分成了几个松散的群体。
徐听与许太平站在靠近前方左侧的位置。徐听依旧是那副看似慵懒的模样,但眼神扫过在场众人时,却带着不易察觉的审视。
那日遴选时注意到的文渊、段弘等人皆在其中。文渊与几名书院出身的成员站在一起,气质清正;段弘则与几名军旅气息浓厚的成员立于右侧,身姿挺拔如松。
而那位被他特意要过来的陆绩,则独自一人站在靠近角落的位置,面无表情,眼神低垂,不知在想些什么。他感受到徐听的目光,抬眼瞥了一下,随即又迅速垂下,看不出喜怒。
大厅前方,设有一座半尺高的平台。平台后方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画卷,画卷之上,正是那尊三足两耳、铭刻着古老文字的春秋鼎虚影,散发出无形的威压,提醒着众人此地的神圣与肩负的重任。
时辰一到,脚步声自门外响起。
叶危率先步入大厅,他今日未着儒衫,而是换上了一身与众人同色的巡天阁服饰,只是衣襟处的银纹更加繁复,气息渊渟岳峙。在他身后,跟着三人。
左侧一人,身着御史台的绯色官袍,面容清癯,目光锐利,正是御史中丞周正。
右侧一人,则是一身皇城司的玄黑轻甲,身形魁梧,面容冷硬,眼神开阖间精光四射,乃是皇城司大统领萧战野。
而居于叶危身后半步的,是一位气质精干的中年男子。他同样身着巡天阁深青服饰,但细节处与众人略有不同,腰间悬挂的腰牌也非青铜,而是银质,上面似乎已刻有字样。
他面容普通,属于丢入人海便难以辨认的类型,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深邃,周身气息沉凝,赫然是一位神鱼境巅峰的强者。
此人一出现,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虽说他相貌平平无奇,但显然也有不少人认识他。就连萧战野和周正对其都保持着一定的尊重,可见其地位不凡。
叶危走到平台中央,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的面孔,无需多言,整个大厅便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今日,巡天阁于此明镜台初聚。”叶危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在场诸位,皆是通过严格遴选,心志、能力、立场皆得验证之辈。自此刻起,尔等便正式成为巡天阁之基石。”
他略微停顿,继续道:“巡天阁之架构,此前已有提及。阁主,即为掌镜使,由我暂代。其下,设左右持剑使,人选尚在斟酌,日后将由劫境大能担任,专司诛杀巨恶,镇压叛乱。”
提到“劫境大能”和“诛杀巨恶”,台下不少人眼神微凛,感受到一股肃杀之气。
“再下,为四方巡使与京城使,亦名执索使,负责各方区域之调查、擒拿。四方巡使人选,将由陛下最终裁定。”叶危话锋一转,目光落向身旁那位精干中年,“今日,先行介绍京城使。”
那中年男子上前一步,对着台下众人微微拱手,声音平和:“在下林池深,蒙陛下与儒圣信重,授巡天阁京城使之职。原忝为天判司副司使,日后,将与诸位同僚,共担监察京城、肃清奸佞之责。”
此人便是那位神鱼境巅峰的天判司副司使!
台下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天判司乃是王朝掌管刑狱、审讯的核心机构,副司使地位尊崇,且必然是查案、审讯的顶尖高手。由他出任巡天阁京城使,执掌京城范围内的具体事务,足见朝廷对巡天阁的重视,也意味着巡天阁的行动将拥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执行力。
林池深……徐听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此人目光深邃,气息内敛,显然是个极难对付的角色。他能被陛下和儒圣共同指定,其立场恐怕也颇为微妙。
“林大人日后便是诸位直属上官,诸位当谨遵号令。”叶危说道,随即目光转向台下众人,“四方巡使之下,则为问心郎。尔等四十六人,皆为问心郎,乃巡天阁之耳目、手足,遍布朝野,负责线索收集、初步筛查、基础问讯,乃至辅助执索使执行任务。问心郎乃巡天阁基石,职责重大,望尔等慎之重之。”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为便于管理,高效运作,经京城使提议,并与周大人、萧统领商议,决定将现有问心郎,暂分为四处!每处设主办一人,副主办一人。主办之职,与日后将任命的四方巡使平级,仅低京城使半级,负责统筹一处之事务,分派任务,汇总情报,权责甚重!”
分处!设主办!
台下众人的呼吸不由得急促了几分。这主办之位,权力不小,几乎相当禁军将领,谁能担任,无疑将在巡天阁内部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资源调配能力。
叶危目光扫过众人,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缓缓开口道:“四处主办人选,由老夫与林京城使、周大人、萧统领共同议定。现公布如下——”
大厅内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叶危接下来的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