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寒川城在“工匠授勋大典”的激励下,士气空前高涨。工坊区机声隆隆,工匠们干劲十足;军营中士卒们摩挲着崭新的寒川铳,信心倍增;田间地头,新式的铁制农具开始取代木石,垦荒效率提升。一派百废俱兴、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在这片繁忙与希望之下,林牧之与核心决策层却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科技突破带来的红利正在释放,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复杂的问题:资源如何持续保障?各领域如何协同发展?人才如何系统培养?未来的方向究竟在哪里?当前的成就,更像是在危机逼迫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长远的、全局性的规划。

“主公,如今工坊要钢,农垦要犁,筑城要砖,练兵要铳…各处皆伸手,资源调配捉襟见肘。”苏婉清捧着厚厚的需求文书,面露难色,“若无统筹,恐顾此失彼,内耗渐生。”

“技术虽有突破,然根基尚浅。水力应用仅限工坊一隅,煤铁产出仍难满足长远所需,工匠培养更是长远之计。”禽滑略也从技术角度表达了忧虑。

王玄策捻须沉吟:“治大国若烹小鲜。寒川虽暂得一隅安宁,然强敌环伺,若只知埋头苦干,无长远方略,恐如无舵之舟,终难行远。”

众人的担忧,正是林牧之日夜思虑的问题。寒川不能再满足于“活下去”,必须谋划如何“强起来”。他站在巨大的北境地图前,目光深邃,仿佛要穿透时空,看到五年、十年后的寒川。

“诸公所言极是。”林牧之转过身,声音沉稳而有力,“寒川已过求存阶段,当谋发展之策。需有一个全局的、长远的、可行的方略,指引我等前行,凝聚万众之心。”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我意,制定我寒川…第一个五年发展方略!”

“五年方略?”众人皆是一怔。这个词汇对于这个时代而言,颇为新颖。但细想之下,却深感必要。

“然也!”林牧之目光灼灼,“此非空想,乃基于我寒川现实,定下未来五载之目标、路径与举措!使军民皆知,为何而战,为何而工,未来之寒川,将是何等模样!”

一场关乎寒川未来命运的宏大规划,就此拉开序幕。

林牧之亲自挂帅,成立“方略制定署”,由王玄策总揽文牍统筹,禽滑略负责技术规划,苏婉清负责资源测算,郑知远负责军备需求,皇甫嵩负责外部环境分析。几乎所有核心力量都被动员起来。

过程,繁琐而激烈。

目标的争论:是优先军备,穷兵黩武?还是侧重民生,藏富于民?亦或科技先行,厚积薄发?

“无强军,一切皆是镜花水月!”郑知远力主将军队建设和装备更新放在首位。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无粮无民,军备何用?”苏婉清则强调农业开垦和民生改善。

“科技乃根本动力,唯有技术持续领先,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禽滑略坚持加大对工坊和研发的投入。

林牧之听取各方意见,最终拍板:“三者并行,各有侧重,相互支撑! 以强军为保障,以科技为引擎,以民生为基础!五年之内,目标如下——”

他朗声宣布初步构想:

“军备目标:建成一支五千人规模、完全装备‘寒川铳’及配套盔甲的精锐新军!寒川铳年产能力达到两千支!研制并量产可野战的轻型火炮!”

“科技目标:完成‘水力工坊集群’建设!钢年产翻两番!攻克‘燧发枪’连发技术难关!建立系统的工匠培养学堂!”

“民生目标:新垦良田翻倍,粮食基本自给!建成贯通主要据点之官道网!建立覆盖全境的初级医馆体系!”

“政制目标:完善律法,厘定税赋,建立高效之行政体系!”

目标宏大,引来一片吸气声。但紧接着,是更具体的路径规划。

如何实现钢产量翻番?需要扩建几座高炉?需要开采多少煤矿?需要多少人力?

如何新垦良田?水利工程如何配套?农具如何保障?

工匠如何培养?学堂如何设立?教材如何编写?

… …

无数的细节需要论证,无数的资源需要测算。方略制定署内灯火彻夜通明,算盘声、争论声不绝于耳。禽滑略带着工匠们反复验算技术可行性;苏婉清带着文吏们统计物资人口;王玄策则绞尽脑汁,将庞杂的信息梳理成条理清晰的条文。

资源的约束是最大的挑战。寒川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如何在不同目标间取得平衡?确保计划不是空中楼阁?

“若全力炼钢,则农具用铁不足;若优先筑路,则建厂人力短缺…”苏婉清常常面对着一堆矛盾的数据发愁。

“唯有分清缓急,滚动发展。”林牧之定下原则,“首年夯实基础,次年重点突破,三年初见成效,四年巩固提升,五年全面达标!资源动态调配,确保要务优先!”

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复磋商、修改、论证,一份厚达数百页的《寒川五年发展方略(开元元年至五年)》草案终于成型。草案内容详尽,涵盖了军政、工农、文教、民生等各个方面,设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明确了主要任务、责任部门和保障措施。

这一日,都督府正厅,寒川所有百夫长以上将领、各司主事、工坊大匠、乡绅代表济济一堂。林牧之亲自主持,由王玄策向全体与会者宣讲解读这份关乎未来的宏伟蓝图。

当听到“五千铳兵”、“钢产翻番”、“良田倍增”、“官道贯通”等一个个具体而充满希望的目标时,全场先是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议论声。有兴奋,有期待,也有怀疑能否实现的担忧。

林牧之最后登台,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浑有力:

“此方略,非我林牧之一人之愿,乃是我等基于寒川现实,为万千军民谋划之未来!它非一成不变之死物,而将随势而动,然其方向不变,决心不变!”

“此五年,将是我寒川夯实根基、脱胎换骨之五年!过程必将艰辛,甚至会有牺牲!然,唯有如此,我寒川方能真正在这乱世立足,方能拥有与群雄逐鹿之资本!”

“此方略,即是我寒川未来五载之最高律令!各部各司,须严格遵循,全力推进!功必赏,过必罚!”

“望诸君,与我同心,共勉共进,为开创寒川新局,而努力奋斗!”

“谨遵主公号令!为实现五年方略,万死不辞!”全场起立,轰然应诺,声震屋瓦。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公布,如同在寒川这艘刚刚闯过急流险滩的航船上,树起了一座明亮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航向,凝聚了所有人的意志与力量。它标志着寒川从被动应对危机的“求生”模式,正式转向了主动谋划未来的“发展”模式。

散会后,禽滑略摩拳擦掌,立刻召集工匠研究技术攻关路线图;苏婉清开始细化物资调配方案;郑知远着手制定新军编练日程…整个寒川的机器,围绕着这个清晰的蓝图,更加高效、有序地运转起来。

林牧之独自一人走到城头,望着远处依旧存在的敌军营垒,又回望城内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笃定与期待。

“五年…只需五年…”他低声自语,握紧了拳头,“寒川,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北境!届时,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第一个五年计划,如同一声号角,吹响了寒川迈向强盛的进行曲。科技兴邦的战略,由此进入了一个系统化、目标化的新阶段。未来的画卷,正在精心勾勒下,缓缓展开。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大唐:我,晋阳知府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