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清晨,祥瑞堂刚开门,上周那位焦急的hR总监陆先生就带着一叠资料匆匆进来。阿祥师傅,今天下午我们公司要面试一位高管候选人,背景非常出色,但我总觉得有些不安。陆总监递过简历,您上次提到的识谎方法,能不能再详细讲讲?
阿祥接过资料,泡上一壶龙井茶。面相识谎古已有之,《冰鉴》中称为察颜观色。我结合现代微表情研究,给你讲解几个关键点。
一、眼部微表情:心灵的直接映射
阿祥取出一张面部图谱,指向眼部区域:目不正视是最基本的信号。说话时眼神飘忽、不敢直视,可能是心虚。但要注意,有些人天性害羞,需结合其他特征判断。
眼珠转动方向也有讲究。阿祥示意陆总监注意,对习惯右手的人,回忆真实经历时眼珠多向左转动;编造故事时则向右。左撇子则相反。
他特别强调要观察眼睑动作:当人听到不认同的内容,眼睑闭合时间会比正常眨眼长。这个变化很细微,需要仔细观察。
凸眼的人也要留意。阿祥补充道,相书云凸眼无形,这类人说话可能不够实在,需要结合其他特征判断。
二、口鼻部位的微妙信号
阿祥指向图谱中的口鼻区域:未语先动唇是重要线索。说话前嘴角不自然抽动,可能暗示下面的话有问题。
摸鼻子频率增加值得注意。阿祥解释,说谎时肾上腺素上升,鼻部毛细血管变化可能引发瘙痒感。
嘴唇形态也是参考。他继续道,上下唇不对称或歪斜的人,说话可能不够实在。但需注意,有些人天生如此,不可一概而论。
三、综合判断与实操要点
阿祥拿出三张不同角度的面部照片做演示:研究发现,观察一个人是否说谎,下半身比脸部更可靠。尤其是脚部和手部的动作。
他给出具体判断方法:先建立基准。面试开始时先问几个已知答案的问题,观察对方正常状态下的表情和动作。
再观察变化。问到关键问题时,注意是否出现频繁摸鼻、视线回避等异常动作。
阿祥提醒要注意整体协调性:真实的表情是整体的,假装的笑容往往只有嘴部动作,眼周肌肉不会配合运动。
四、识谎的局限性
这些方法只是参考,不可绝对化。阿祥郑重提醒,有些人因文化背景或个性习惯,本身就不爱直视他人。
最终要综合判断。阿祥总结,既要观察微表情,也要核对话语逻辑,更要考察过往经历是否连贯。
陆总监犹如一台精准的记录仪,将所有细节都一一记录在册后,便马不停蹄地如离弦之箭般赶去面试了。三天后,他乐颠颠地打来电话,声音中难掩兴奋:“阿祥师傅,真是谢天谢地啊!那位候选人简直就是个大骗子,背景调查一查,他居然像吹气球一样夸大了过往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