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听见了,嘴里嘟囔道:“城隍老爷呀,没我啥事也就算了,要是能逃过这一劫,我给您供奉猪头三牲,摆上二十四分清醮。”嘴里不停地唠叨着许愿,双手还在胸前不停地作揖。
那妖怪又说:“这黑长的是沙和尚,这长嘴大耳的是猪猪八戒。”
猪八戒一听提到自己,吓得赶紧把嘴揣到怀里藏起来,身子也不自觉地往后缩。
那妖怪喊道:“和尚,把嘴伸出来!”
猪八戒连忙摆摆手,结结巴巴地说:“我这是胎里带的毛病,伸不出来。”
那妖怪便不耐烦地一挥手,让小妖用钩子去钩。
猪八戒吓得连忙把嘴伸出来,嘟囔道:“小家子气,不就是要看嘛,用钩子钩干啥?”
那妖怪一看,认出是猪八戒,立刻拔出宝刀,大喝一声,上前就砍。
这猪八戒赶忙举起钉耙挡住,骂道:“你这小崽子,休得无礼!看耙!”
那妖怪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说道:“你这个和尚肯定是半路出家的。”
猪八戒不服气地瞪着他,大声说:“好小子!还有点眼力见儿!你怎么就知道你家老爷我是半路出家的?”
那妖怪哼了一声,道:“你会使这钉耙,肯定是在人家园子里用来筑地的,然后把这钉耙偷来了。”
猪八戒气得吹胡子瞪眼,哼了一声,说道:“你这小毛孩,哪里认得老爷这钉耙的厉害。就算你这妖怪有些手段,我这一耙下去,定能打出九个血窟窿!”
那妖怪听了,哪里肯相让,挥舞着七星剑,使出浑身解数,与猪八戒你来我往,在山中大战起来。两人斗了二十回合,竟然不分胜负。只见刀光剑影闪烁,尘土飞扬。
猪八戒见状,发了狠,眼睛通红,拼死相迎。那妖怪见他扯着耳朵,喷着粘涎,舞着钉耙,嘴里还吆吆喝喝的,也不禁有些害怕,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那妖怪瞅准时机,回头招呼小怪们一起动手。要是一对一单挑,猪八戒其实还能应付。可他见那群小妖一起围上来,顿时慌了手脚,招架不住,转身就跑。
谁知道,这山路崎岖不平,他又没仔细看路,忽然被路边的蓏萝藤绊了一跤,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嘴里还骂骂咧咧的。
好不容易挣扎着站起来继续跑,又被一个睡倒在地的小妖扳住脚跟,“扑”的一声,再次摔了个狗吃屎。
一群妖怪一拥而上,把他按住,有的抓鬃毛,有的揪耳朵,有的扯着脚,有的拉着尾巴,扛扛抬抬,把他给擒进洞去了。
却说银角大王兴高采烈地把猪八戒扛进洞,一进洞就扯着嗓子嚷道:“哥哥,抓来一个啦!”
金角大王一听,顿时喜上眉梢,眼睛都亮了,赶忙说道:“快拿来我瞧瞧。”
银角大王得意地指着猪八戒,大声说:“这不是嘛!”
金角大王上下瞅了瞅,皱着眉头摇头道:“兄弟,抓错啦,这和尚没啥用。”
猪八戒一听,眼睛滴溜溜一转,赶忙顺着话茬,可怜巴巴地说道:“大王,没用的和尚,就放他出去吧,别造孽呀!”
银角大王却不依,眼睛一瞪,说道:“哥哥,别放他。虽说没啥大用,可他也是唐僧一伙的,叫猪猪八戒。先把他浸在后头的净水池里,泡掉身上的毛,拿盐腌着,晒干了,等阴天当下酒菜。”
猪八戒一听,脸都绿了,叫苦不迭:“倒霉透顶!撞上一个做腌腊生意的妖怪了!”
那小妖们得了令,七手八脚地抬着猪八戒,“扑通”一声就把他扔进了水里。
此时,唐三藏正坐在坡前,突然觉得耳热眼跳,浑身不自在,心里涌起一股不安。他忙不迭地喊道:“悟空!悟能这次去巡山,咋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
孙悟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嘿嘿一笑道:“师父,您还不了解他那心思。”
唐三藏一脸好奇,疑惑地问道:“他啥心思?”
孙悟空耐心解释道:“师父啊,这山要是有妖怪,他肯定吓得半步都不敢走,准会慌慌张张虚张声势跑回来报信;要是没啥妖怪,路途太平,他就只顾慢悠悠地往前走啦。”
唐三藏眉头紧皱,担忧道:“要是他真往前走了,咱们在哪儿碰面?这儿荒山野岭的,可不像店市城镇那般好找。”
孙悟空拍了拍胸脯,安慰道:“师父别担心,您先上马。那呆子生性懒惰,肯定走得慢。您催催马,咱们准能赶上他,一起走。”
于是,唐僧赶忙上马,沙僧挑起担子,孙悟空在前头带路,一行人往山上行进。
那金角大王又扭头看向银角大王,一脸严肃地说:“兄弟,你既然抓了猪八戒,唐僧肯定也不远了。你再去巡巡山,千万别让他跑了。”
银角大王自信满满地应道:“行嘞,这就去。”只见他迅速点起五十名小妖,雄赳赳气昂昂地往山上巡逻而去。
正走着,银角大王突然瞧见前方祥云缭绕,瑞气盘旋,眼睛顿时一亮,兴奋地大喊:“唐僧来啦!”
众妖一脸茫然,纷纷左顾右盼,疑惑地问道:“唐僧在哪儿呢?”
银角大王得意地解释道:“好人头上祥云笼罩,恶人头上黑气冲天。那唐僧本是金蝉长老转世,历经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才有这般祥云缥缈。”众妖怪听了,左看右看,却啥也没瞧见。
银角大王着急地伸手一指:“那不就是!”
唐三藏在马上莫名打了个寒噤,银角大王又指,他又打了个寒噤。
银角大王连着指了三次,唐三藏就接连打了三个寒噤,他心神不宁地转头问:“徒弟啊,我咋老打寒噤呢?”
沙僧挠了挠头,说道:“打寒噤,莫不是吃坏肚子,伤食病犯了。”
孙悟空不屑地撇嘴道:“别胡说,师父走在这深山峻岭,肯定是心里头虚,受了惊吓。别怕别怕!等老孙舞棒开路,给您压压惊。”
说着,孙悟空手握金箍棒,在马前耍了几个招式,上三下四,左五右六,全按六韬三略的章法,舞得虎虎生风,神通尽显。
唐三藏在马上看着,暗自惊叹,心中想道:这般本事,真是世间少有。
孙悟空一路开道前行,那威风凛凛的模样,差点没把那妖怪吓破胆。
妖怪在山顶上瞧见,吓得脸色煞白,魂飞魄散,忍不住脱口而出:“这几年总听说孙孙悟空厉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众妖围了上来,疑惑地问:“大王,您咋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您夸谁呢?”
银角大王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孙孙悟空神通广大,想抓唐僧,怕是没那么容易。”
众妖不服气地嚷嚷道:“大王,您要是没辙,我们去叫大大王,让他点齐洞里大小妖怪,摆开阵势,齐心协力,还怕那孙孙悟空跑了不成!”
银角大王直摇头,忧心忡忡地说道:“你们没见识过他那条铁棒,万夫莫当。咱洞里也就四五百个兵,咋经得起他一棒?”
众妖一听,都犯起愁来:“这么说,唐僧吃不成,那岂不是错抓了猪猪八戒?要不把他送回去吧。”
银角大王哼了一声,眼神闪烁,说道:“抓也没抓错,送也不能轻易送。唐僧肯定得吃,只是眼下还不是时候。”
众妖好奇地问:“那得等几年啊?”
银角大王眯着眼,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笑容,盘算道:“用不了几年。我看那唐僧,只能智取,不能强来。要是仗着势力去抓他,恐怕连他的影子都见不着。只能用善意去感化他,等他跟咱们一条心了,再从中想办法。”
众妖纷纷表态:“大王要是定计抓他,用得着我们吗?”
银角大王摆摆手,神秘兮兮地说道:“你们都回各自的寨子,千万别跟大大王说。要是惊动了他,走漏了风声,我的计策就泡汤了。我自有神通变化,能抓住他。”
众妖领命,灰溜溜地散去。银角大王独自跳下山,在路边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年老的道者。
银角大王装出的假象如同真的一般,虚情假意也做得十分逼真。他在大路旁装作跌断腿的道士,脚上鲜血淋漓,嘴里不停地哼哼着:“救人啊!救人啊!”
却说唐三藏仗着有孙大圣和沙僧在旁,心情还算轻松,正走着,突然听到“师父救人”的呼喊。
唐三藏一听,顿时心生怜悯,双手合十道:“善哉善哉!这荒山野岭的,四下里又没村舍,是谁在叫?怕是被虎豹狼虫吓着了吧。”
唐三藏忙兜转马头,大声喊道:“哪位有难?出来吧。”
银角大王从草丛里艰难地爬出来,到唐三藏马前,“砰砰砰”地一个劲儿磕头。
唐三藏在马上瞧见是个道者,年纪又大,心中不忍,连忙下马,快步上前搀扶:“请起请起。”
银角大王却喊着:“疼啊疼啊疼!”
唐三藏松开手一看,只见他脚上流血,忙关切地问:“先生,您从哪儿来?怎么伤了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