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和队长立刻凑过去。经过方雪的提示,那些原本看似随意的齿轮轴心位置,与城市地图上的几个关键点确实存在模糊的对应关系!
“如果……如果这张图不完全是机械结构图,而是一张隐喻性的‘城市传动图’呢?”方雪的声音带着兴奋和紧张,“那么驱动核心‘第七区’,可能不是一个具体的地下空间,而是……这些地标共同作用的一个‘虚拟枢纽’?”
虚拟枢纽?周启明花了八年时间,布下连环杀局,难道只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
“不,一定有实体依托。”陈默否定道,“他的犯罪是实体的,齿轮是实体的,钥匙也是实体的。‘第七区’必然存在一个物理上的锚点。”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把被鉴定为“赝品”的黄铜钥匙上。钥匙齿的形状非常奇特……
“图书馆!”陈默猛地抬起头,“废弃的老市政厅图书馆!那里还保留着大量纸质档案和旧式索引柜!那种钥匙……很像旧式目录柜或者微缩胶片阅读机的钥匙!”
行动方向瞬间明确!
大批警力迅速包围了与市局大楼一街之隔的废弃图书馆。这栋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欧式建筑早已荒废多年,窗户破损,墙皮剥落,在夜色中像一头沉默的巨兽。
破开生锈的大门,灰尘扑面而来。手电光柱在空旷的大厅里晃动,照亮了积满灰尘的阅览桌、倒塌的书架,以及……大厅尽头那一排排深色的、带着无数小抽屉的旧式目录索引柜。
陈默径直走向那些索引柜。柜子由厚重的实木打造,每个抽屉都配有一个老式的黄铜锁孔。
他拿出那把“赝品”钥匙,插入其中一个看起来最不起眼的、标注着“市政工程—未编号”抽屉的锁孔。
吻合!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转动钥匙。
“咔嗒。”
锁开了。
抽屉里没有文件,没有图纸。只有一个小小的、同样是黄铜制成的、更加精致的齿轮模型。齿轮的中心,是一个真正的、造型奇特的钥匙插孔。
这才是真正的钥匙孔!那个黄铜齿轮模型,才是真正的“锁”!
周启明用一把假钥匙和一个假锁,拖延了最关键的时间!
陈默拿起那个齿轮模型,触手冰凉沉重。他尝试着将假钥匙插入中心的孔洞,完全不对。
真的钥匙,在哪里?
“找!把这里翻过来也要找到真钥匙!”队长下令,警员们开始对图书馆进行地毯式搜索。
陈默却站在原地,看着手中的齿轮模型。模型的齿牙上,似乎刻着极细微的刻度,像钟表一样。
他猛地想起周启明机械工程师的背景,想起他对精度的偏执。
他抬头看向图书馆大厅墙壁上那个早已停摆的、巨大的老式挂钟。钟盘的指针,凝固在某个时刻。
“时间……”陈默喃喃道,“他需要精确的时间……”
他快步走到挂钟下,仰头看着那静止的钟盘。灰尘覆盖下,钟盘中心的轴孔似乎有些异样。
“架我上去!”陈默对张辰喊道。
张辰和另一名警员立刻搭起人梯,将陈默托起。陈默用手擦去钟盘中心的灰尘,那里,赫然有一个与齿轮模型中心完全一致的钥匙孔!
真的钥匙,一直就在这里,在所有人都能看到,却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陈默将齿轮模型小心地对准钟盘中心的钥匙孔,缓缓插入,严丝合缝。
他深吸一口气,用力一拧。
“嘎吱……嘎吱……”
一阵沉闷的、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齿轮啮合与链条传动的声音,从图书馆的地下隐隐传来。墙壁上的挂钟指针,猛地颤抖了一下,然后……开始缓缓地逆时针转动!
与此同时,整个图书馆的地面开始传来轻微的震动!
“入口!入口在动!”有警员惊呼。
只见大厅中央那片原本看似坚实、铺着老旧地毯的地板,正在缓缓地、无声地向两侧滑开,露出一个向下延伸的、黑黢黢的洞口。一股混合着机油、灰尘和金属冷却气味的、陈腐而冰冷的风,从洞口中涌出。
找到了!“第七区”的入口!
“突击队!准备下!”队长立刻组织精干力量,戴上头灯和武器,鱼贯进入洞口。
陈默紧随其后。
通道陡峭向下,是混凝土浇筑的阶梯,墙壁上布满了粗大的、早已停止运行的管线和早已黯淡的应急灯。空气潮湿阴冷,带着一股年深日久的霉味。
向下行进了大约三层楼的高度,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巨大的、充满蒸汽朋克风格的地下空间呈现在众人面前。空间中央,是一个庞大得超乎想象的机械结构——由无数大小不一的黄铜齿轮、联动杆、传动轴和压力阀组成的复杂系统,在应急灯微弱的光线下,反射着幽暗的金属光泽。这就是“星轨”的驱动核心实验原型机!
机器似乎处于某种休眠状态,但一些指示灯在诡异地闪烁着,压力表上的指针在危险区域附近微微颤动。机器发出的低沉嗡鸣,在这寂静的地下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而在机器控制台前,背对着入口,坐着一个身影。
他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头发花白凌乱,肩膀微微佝偻。听到身后的动静,他缓缓地转过身。
是周启明。
不,准确地说,是另一个周启明!一个比被抓获的那个更加苍老、眼神更加浑浊、却也更加疯狂的周启明!
被抓获的那个,是替身!是周启明培养的、用来吸引注意力和执行部分计划的另一个“齿轮”!
这个坐在控制台前的,才是真正的“齿轮匠人”!
“你们来了。”老周启明的声音沙哑得像是生锈的齿轮在摩擦,他脸上带着一种近乎慈祥的、却又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容,“比我想象的……稍微快了一点。不过,不影响。”
他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陈默身上:“你很不错。能走到这里,说明你勉强有资格,欣赏我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