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阿拉伯半岛西南角,那片名为“尤姆尼”的古老土地上,硝烟与沙尘早已取代了昔日的富饶与宁静。
自去年,即2015年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以来,尤姆尼的局势便如同一锅被投入太多杂物的烂粥,混乱、焦灼且充满绝望。
这块在中世纪曾被誉为“阿拉伯福地”、拥有肥沃土地和战略要冲(西临红海,扼守亚丁湾,毗邻阿拉伯海)的国度,进入近代后,却因缺乏周边邻国那般喷涌的黑色黄金(石油),加之其关键的地理位置成为大国博弈的角力场,内部教派矛盾(什叶派分支栽德派与逊尼派沙斐仪教派人口各占一半,冲突激烈)如同潜伏的火山,自二战后便内战频仍,最终滑向了贫穷与动荡的深渊。
时至今日,尤姆尼境内盘踞着五股主要势力,彼此纠缠,厮杀不休。
现总统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及其政府军,代表着国际社会勉强承认的“合法性”,其背后是沙特为首的泛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全力支持,而更深层次,则站着意图维持地区影响力、保障能源通道安全的漂亮国与欧洲。
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与ISIS尤姆尼分支,这两个极端组织如同嗅到腐肉的秃鹫,在尤姆尼这片充满沙子、硝烟与无政府状态的沃土上疯狂滋生蔓延,利用混乱扩张势力。
前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残留的政治与军事力量,包括部分倒向他的什叶派军队、庞大的家族网络及地方部族武装。萨利赫本人信仰什叶派栽德派,擅长权术与平衡,是局势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
胡塞武装及其广泛的支持者,同样信奉什叶派栽德派,在尤姆尼北部萨达省等地区拥有深厚根基,但在南部影响力较弱。
其中,为了对抗共同的敌人——哈迪政府及沙特效忠力量,萨利赫的势力与胡塞武装结成了脆弱而现实的同盟。
在过去,这条同盟战线背后的支持者,主要是意图在阿拉伯半岛打入楔子、扮演“棋手”的前波斯高层,以及同样关注全球热点、但往往力有不逮的俄国。
然而,俄国自身因克里米亚危机等问题被西方制裁,焦头烂额,对于远在阿拉伯半岛西南角这等“犄角旮旯”的胡塞武装,实在是有心无力,关注度与支持力度都极其有限。
因此,长期以来,胡塞武装与萨利赫联盟的生存与发展,严重依赖于波斯持续不断的“输血”。
然而,时移世易。如今的波斯,已被神秘的泽尼斯塔尔公司彻底掌控。
新总统卡里姆·阿尔斯兰上台后,对内大力整顿,对外则调整战略重心,全力靠向龙国与俄国寻求实质性合作与发展机遇。
对于前政府时期那些分散、激进且投入巨大的海外代理人策略,虽未全盘否定,但基本陷入了事实上的停滞状态。
失去了波斯稳定且相对慷慨的“输血”,胡塞武装与萨利赫联盟立刻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战争是一部吞噬资源的无底洞,尤其是面对装备精良、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沙特联军。
要知道,在波斯鼎力支持时期,胡塞武装不仅需要应对国内神出鬼没的基地组织和ISIS极端分子,还要在漫长的战线上与哈迪政府军及沙特主导的“阿拉伯联军”艰苦周旋。
甚至,他们还需按照前波斯金主的要求,时不时地“敲打”一下海峡对岸、在厄里特利亚达赫拉克群岛和马萨瓦设有军事基地的以色列。
此前,波斯一直依靠设在厄里特利亚的隐蔽基地,向胡塞武装转运武器装备、救治重伤员。
然而,财大气粗的沙特于2015年4月29日成功策反厄里特利亚政府,签署了《安全和军事合作协议》,以巨额经济援助换取了该国军事基地的使用权,从而彻底排挤了波斯在红海沿岸的势力,切断了这条关键的援助通道。
尽管波斯过去对胡塞武装的支援可谓不遗余力,连射程上千公里的弹道导弹这等“大杀器”都曾秘密提供,但他们的对手——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联军,也绝非一无是处的纸老虎。
或许沙特的“少爷兵”们确实娇生惯养,缺乏坚韧的战斗意志,但他们坐在m1A2S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驾驶舱里,操作着m270多管火箭炮、pLZ-45自行火炮、法兰西“凯撒”轮式自行火炮,驾驶着F-15SA“攻击鹰” 和欧洲“台风”战斗机在天空翱翔,由Ah-64d“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这一整套由美金堆砌起来的、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装备体系,所带来的火力优势和战场压迫感,足以让任何轻步兵为主的武装力量感到窒息。
胡塞武装的导弹和无人机,毕竟不是真的能从沙漠里捡来,自身缺乏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无法生产。
每一枚呼啸而过的导弹,每一架执行任务的无人机,背后都是波斯冒着巨大风险、耗费真金白银偷偷摸摸输送过来的心血。
如今,奶水断了,嗷嗷待哺的“孩子”自然要拼命叫唤了。
在尤姆尼北部萨那省一间被炮火震得墙体开裂的密室内,胡塞武装高级成员阿卜杜勒-马利克·赛义德面色凝重地听着前线传来的坏消息:又一个据点因缺乏反坦克武器和弹药而失守;一支运输队遭到沙特空军的精确打击,物资损失殆尽……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赛义德一拳砸在铺满灰尘的地图上,声音沙哑而疲惫。
“我们必须立刻联系波斯!不管他们内部发生了什么,我们必须让他们明白,我们依然是他们在也门最锋利的剑!我们需要援助,立刻!马上!”
经过周密而危险的安排,一支精干的、由赛义德亲自带领的小型代表团,利用错综复杂的地下通道和部落关系,几经周折,终于秘密穿越了沙特的空中封锁线和重重战线,搭乘一艘伪装成渔货船的小艇,趁着夜色悄然抵达了波斯东南部的恰巴哈尔港。
在恰巴哈尔港一处由泽尼斯塔尔公司实际控制、守卫森严的安全屋内,赛义德一行人洗去了满身的硝烟与疲惫,换上了相对整洁的衣物,但眉宇间的焦虑与眼底的血丝却无法掩饰。
他们被秘密带往附近的一座军事基地,在一间陈设简单却透着冷峻气息的办公室内,见到了负责对外“特殊联络”的卡塞姆少将——一位在泽尼斯塔尔接管后,因能力与忠诚得以留任并赋予新职的原革命卫队“圣城旅”军官。
卡塞姆少将身材精干,穿着笔挺的波斯军服,肩章上的将星熠熠生辉。
他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无表情地看着风尘仆仆的赛义德等人,眼神锐利如鹰,并未主动开口,只是用指尖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桌面,等待着对方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