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韩与美军方面对此事件的冷处理态度,完全在泽尼斯塔尔公司智囊团及其核心超级人工智能“红后”的预测范围之内。
在冲突发生前,“红后”已经运行了超过数百万次的兵棋推演和地缘政治模拟,综合分析了美军的战略偏好、南韩的依附性以及当前东亚微妙的权力平衡。
推演结果显示,在面临一个展示了远程精确常规打击能力,且拥有蘑菇弹的北朝时,漂亮国直接军事介入并升级冲突的概率低于7.3%。
更多的是一种“战略性谨慎”与“威慑性部署”相结合的反应模式,这非常契合漂亮国当下的状态。
因此,当华盛顿和首尔的反应几乎与预测模型高度吻合时,位于某处秘密地下掩体内的泽尼斯塔尔战略分析中心内,气氛平静得近乎枯燥。
分析师们只是冷静地记录着各项外交声明和军事调动的数据,将其输入数据库,用于进一步优化AI模型。
对泽尼斯塔尔而言,延坪岛炮火的意义,远不止于帮助北朝赢得一场边境冲突。
这更是一次极其宝贵的、在近乎真实战场环境下进行的武器系统实战测试。
通过高空无人机、炮射数据链以及前线“黑日”安保人员反馈,海量的实战数据被实时传回:m109A8在不同射程下的精度表现、自动装弹机在持续高速射击下的可靠性、58倍径炮管在极限装药下的磨损情况、“神剑S1”制导炮弹对不同类型加固目标的毁伤效能、以及整个“侦察-决策-打击-评估”体系(c4ISR)在对抗中等强度对手时的运转效率……
这些用炮弹和钢铁换来的数据,其价值无法估量。
它们不仅验证了m109A8的设计优越性,更为后续的改进型号(如果陈默觉得有必要的话)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
正如公司内部一份评估报告所言:
“一次小规模的反击行动,为我们节省了数十亿美元的研发测试费用(这也是个谬论,毕竟陈默金手指强大可以自行dIY改进,不过泽尼斯塔尔的专业团队也不能养着光吃饭),并提供了在靶场永远无法复现的复杂电磁环境和对抗条件。”
基于这些令人信服的实战数据,泽尼斯塔尔公司控制下的波斯政权,迅速启动了陆军炮兵部队的大规模换装计划。
位于伊斯法罕的泽尼斯塔尔波斯分公司工厂(名义上属于波斯国防工业体系,实则由泽尼斯塔尔技术团队全权管理)开足马力,生产线日夜不停地运转。
这款基于m109A8设计、根据波斯沙漠环境进行了一些适应性改进(如增强冷却系统和空气过滤器)的自行火炮,被正式定名为“音速闪电”。
在工厂的下线仪式上,作为波斯新总统的卡里姆·阿尔斯兰亲临现场。
他站在一台崭新的“音速闪电”炮塔上,面对国内外(主要是友好国家)媒体镜头,发表了简短而有力的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一件武器的下线,更是波斯制造迈向新高度的标志!‘音速闪电’自行火炮,凝聚了最前沿的技术与智慧,它将极大地增强我们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能力。这充分证明,在泽尼斯塔尔公司的合作与引领下,波斯有能力,也有决心,掌握并生产世界顶尖的军事装备,彻底摆脱过去受制于人的困境!这是波斯国防工业的复兴之光!”
阿尔斯兰的讲话在国内引发了热烈反响,进一步巩固了泽尼斯塔尔在波斯的实际控制地位,同时也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波斯正在泽尼斯塔尔的武装下,快速实现军事现代化。
与此同时,亲身经历了“音速闪电”强大威力的北朝军方,更是对这种超越了时代的神兵利器爱不释手。
延坪岛一战,不仅仅是复仇的成功,更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了代差优势带来的碾压快感。
那种能在敌方射程之外,从容不迫地发起精准毁灭性打击的能力,正是北朝梦寐以求的非对称作战王牌。
几乎在战斗总结会结束后,北朝人民军总参谋部的代表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了泽尼斯塔尔公司在平壤的联络官,态度恭敬而热切地提出请求:希望在下一次抵达南浦港的、来自波斯的“例行贸易”货轮上,能够看到更多“音速闪电”155毫米自行火炮及其配套的弹药补给车和智能弹药的名字。
对于北朝的追加订单,泽尼斯塔尔公司自然是欣然应允。
这并非因为波斯工厂的产能有多充裕,恰恰相反,在泽尼斯塔尔的全球布局中,波斯的工厂更多扮演着“技术展示窗口”和“合法化生产来源”的角色,其真实产能相对于陈默及其“马甲”们那近乎神迹的“物质具现”能力而言,几乎是九牛一毛。
对于陈默而言,直接通过金手指具现装备,省去了建立生产线、培训工人、采购原材料、组装测试等一系列繁琐过程,没有时间成本,几乎零物质消耗(除了可能的精神力或能量,这是外人无法知晓的核心秘密),完全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每一辆卖给北朝的“音速闪电”,都是纯粹的、惊人的利润。
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如何结算?
北朝外汇储备匮乏,长期遭受国际社会严厉制裁,国民经济困难,根本拿不出足够的硬通货来购买这些昂贵的先进装备。
而泽尼斯塔尔公司自身,也因为欧美持续加码的制裁,空有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的武器装备,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能支付得起现金的买家,无法将技术优势大规模转化为流动资金。
这笔交易的达成,依赖于一种独特的“以物易物”模式。
北朝最高领导人,那位曾在瑞士接受过教育、视野相对开阔的领袖,展现出了惊人的魄力和战略眼光。
他力排众议,决定将北朝压箱底的部分核心技术——洲际弹道导弹的相关技术资料,作为筹码,与泽尼斯塔尔公司进行交换。
这是一个大胆的赌注。
洲际导弹技术是北朝维系其终极威慑、安身立命的根本之一,将其部分核心技术交出,无疑存在巨大风险。
但领袖显然判断,用这些“二踢脚”技术,换取能够显着提升常规军力、改变前沿态势、甚至可能引领军队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先进装备,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他赌的是泽尼斯塔尔公司的信誉和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赌的是用未来的威胁换取当下的实力提升。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