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霞光刚染红村小的屋顶,农技夜校的教室里就挤满了人——这次要开“蔬菜种植专场”,不仅红星村的村民来了,连邻村的几个婶子也挎着竹篮,悄悄站在了门口。
林薇刚把系统奖励的“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贴在墙上,就被村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林丫头,俺家的茄子总掉花,咋整啊?”“俺家的黄瓜只长藤不结瓜,是不是缺啥肥?”
大家七嘴八舌地问,手里的小本子都翻到了空白页,就等记笔记。
陆衍站在门口,帮着维持秩序,见邻村的人在门口犹豫,主动搬了几个小板凳:“外面风大,进来坐,一起听。”
张大爷皱着眉,拉了拉陆衍的衣角:“他们是邻村的,凭啥来咱们村听课?咱们的农技知识,凭啥白给他们学?”
旁边几个村民也跟着点头,小声议论:“就是,咱们辛辛苦苦请的专家,别被他们占了便宜。”
林薇听见了,笑着走过来:“张大爷,咱们种庄稼,讲究‘互帮互助’,邻村学会了蔬菜种植,以后咱们还能互相换种子、交流经验,一起富才是真的富!”
她指着墙上的图谱,“您看这黄瓜种植技巧,邻村要是种好了,咱们想吃黄瓜还能去换,多方便?”
张大爷琢磨了一会儿,点头笑了:“还是你想得长远!行,让他们听,咱们红星村也不是小气的!”
邻村的婶子们听了,赶紧道谢,找位置坐下,拿出本子认真记起来。
没多久,公社农技站的专家来了,手里还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包新蔬菜种子:“今天给大家带了‘早熟黄瓜’‘抗虫茄子’的种子,咱们先讲‘蔬菜育苗技巧’,育好苗,才能长得壮、结得多。”
专家站在黑板前,边画边讲:“育苗时要先把种子泡在温水里催芽,土要选疏松的腐叶土,再加点草木灰,既能保温又能防病害。”
林薇在旁边帮忙示范,用竹筒做的育苗盆装满土,把催好芽的种子放进去,盖土、浇水,动作熟练又细致。
“林丫头学得真快!”专家笑着夸,“这育苗盆做得也巧,比买的还好用!”林薇笑着说:“这是用村里的竹筒做的,不花钱还环保,大家都能做。”
村民们立刻跟着学,强子找来了几根竹筒,切成小段,分给大家做育苗盆,教室里满是削竹的“沙沙”声。
实操环节,李桂香突然喊起来:“林丫头!你快看看俺的育苗土,咋长霉了?”大家围过去一看,她的育苗盆里,土面长了层白霉,种子都没发芽。
林薇仔细一看,说:“婶子,你浇水太多了,土太湿才长霉,得把育苗盆放在通风的地方,再撒点干草木灰,就能杀菌。”
王翠花站在旁边,看着林薇帮忙处理,悄悄回了家,没多久端来一盆煮好的辣椒水:“俺听人说,辣椒水喷在蔬菜上能防蚜虫,俺煮了点,大家要是用得上就拿。”
她把辣椒水放在桌上,头埋得低低的,怕被人笑话。
“王婶,你这辣椒水太及时了!”林薇笑着拿起辣椒水,“专家刚说黄瓜容易招蚜虫,咱们正好用这个防!”
村民们也纷纷道谢,李桂香还拉着王翠花的手说:“以后你常来听课,咱们一起学种蔬菜!”
王翠花的脸慢慢红了,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
夜校结束时,专家把新种子分给大家,叮嘱道:“下次我来,教大家‘蔬菜嫁接技巧’,能让黄瓜结得更多,茄子更抗病!”
村民们拿着种子,笑得合不拢嘴,邻村的婶子还说:“下次咱们还来听,学好了也帮村里人种蔬菜!”
陆衍帮林薇收拾黑板,看着她被村民围着问问题,眼里满是温柔。
等大家走光,他递过去一杯温水:“累了吧?今天讲得真好,连邻村的人都佩服你。”林薇接过水,靠在他肩上:“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还要教更多人,让周边的村子都能靠种蔬菜赚钱。”
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蔬菜种植专场圆满完成,跨村农技交流启动,奖励“蔬菜育苗盘改良图纸”x1,积分350。】
林薇看着提示,对陆衍笑:“咱们下次可以做改良育苗盘,育出的苗更壮,以后种蔬菜就更有把握了!”
月光洒在教室里,墙上的蔬菜图谱泛着淡淡的光,桌角的竹筒育苗盆摆得整整齐齐。农技夜校不仅教会了村民种蔬菜,还拉近了红星村和邻村的距离,而林薇和陆衍,也在这一次次的授课中,让“用技术带动乡村发展”的初心,变得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