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日。
山洞内。
原本充足的食物储备已肉眼可见地告罄。
麦饼的碎屑和果核都被仔细地收拾在一旁。
赵志敬目光扫过角落。
落在了那个被他随手放置的布包上。
里面是十几根他当初为防万一。
买来给梅若华吊命用的野生老参。
赵志敬原本担心《九阴真经》的疗伤法门若有不逮。
便需以此物强续其命。
没想到真经奥义神妙如斯。
这几日竟全然未曾动用。
此刻。
这些苦涩的根茎反倒成了维系他们体力的最后食粮。
他单手取过两根人参。
用衣角仔细擦去表面的泥土。
递了一根给梅若华。
“食物不多了。”
“先以此物充饥,补充气血。”
“味道差些,忍一忍。”
他的声音因持续运功而带着一丝沙哑。
却依旧平稳。
梅若华接过。
没有半分迟疑。
与他一同将那苦涩的根茎放入口中咀嚼。
一股浓重的土腥味和药苦瞬间弥漫开来。
让她不禁微微蹙眉。
但随即。
一股温润的热流便自腹中升起。
缓缓扩散至四肢百骸。
原本因持续运功疗伤而带来的些许疲惫感竟被驱散了不少。
赵志敬嚼人参的动作放得极轻。
右手始终稳稳贴在梅若华掌心。
两股内力循着经脉缓缓交融。
分毫不乱。
只剩左手捏着人参。
几口便咽了下去。
咽下的瞬间。
他余光瞥见梅若华。
空着的左手轻轻按在喉头。
下唇抿得有些发白。
眉梢绷着细痕。
显然是在强扛药苦。
连吞咽的动作都比寻常慢了些。
他心头一软。
左手悄悄探向身侧的水囊。
指尖勾住系带时。
特意放缓了力道。
生怕牵动右手的内息。
拧开囊口的动作轻得几乎没声。
随后将水囊递到梅若华空着的左手边。
“慢些咽。”
“用这个漱漱口,苦味能淡点。”
梅若华的左手先触到水囊温热的囊身。
指尖刚握住系带。
便听见赵志敬的声音裹着暖意落下来。
右手掌心传来的内力也随之稳了稳。
“委屈你了。”
“待你伤好。”
“我带你去襄阳城。”
“寻最好的酒楼。”
“把招牌菜都点一遍。”
“你从前提过。”
“听人说襄阳炙羊肉外焦里嫩?”
“到时候咱们要一整盘。”
“再配碗甜浆粥。”
“让你好好补回来。”
握着水囊的手顿了顿。
水流沾到舌尖时。
那股清润竟顺着喉头漫到心口。
压过了大半药苦。
梅若华缓缓放下水囊。
空着的左手轻轻搭在膝头。
指尖无意识地蹭了蹭衣料。
嘴角先是几不可察地颤了颤。
随后才牵起一抹极淡的笑。
那笑意浅得像晨雾里的花。
却没像往常那样藏起来。
反倒悄悄落在了眉梢。
卸去了几分清冷。
她微微侧过身。
朝着赵志敬声音传来的方向。
头轻轻摇了摇。
语调还是惯常的平缓。
只是尾音里藏了丝软意。
“不委屈。”
右手掌心始终贴着他的温度。
内力流转间。
连带着心口都暖烘烘的。
其实她哪能不在意药苦。
只是这人参是他用左手擦去泥土递来的。
连递水囊时。
都怕牵动内息而放轻了动作。
至于襄阳的炙羊肉。
从前听人说过无数次。
她从未放在心上。
可此刻听他说要带自己去。
竟忍不住在心里描摹。
不是想肉香粥甜。
是想着到时候能挨着他。
右手或许不用再时刻相抵。
能伸手就触到他递来的筷子。
能听见他念菜单时的声音。
这些心思全沉在心底。
脸上依旧平静。
她只是沉默了片刻。
身体轻轻往赵志敬方向倾了倾。
近得能闻到他身上的松木香。
那是这几日他用空着的手拾柴时蹭上的味道。
却比任何香料都安心。
末了。
才又轻声说。
“有你,就好。”
赵志敬右手的内力顿了顿。
随即更稳地渡过去。
左手抬起。
指尖轻轻拂过她嘴角沾着的人参碎屑。
触到她脸颊时。
竟觉出几分微热。
他没多言。
只放柔了声音。
“好,都听你的。”
山洞里只剩两人浅浅的呼吸。
和掌心下缓缓流转的内力。
梅若华垂着眼帘。
空着的左手悄悄攥紧了袖角。
那上面似还留着接人参时的温度。
藏着她没说出口的甜。
也藏着掌心相抵时。
那份安稳的依赖。
两人不再多言。
重新宁定心神。
右掌紧紧相抵。
掌心相触处先是泛起一丝微麻的痒意。
随即有温热气流如细泉般涌腾。
这是《九阴真经》疗伤篇运转的起始征兆。
需以双掌为桥。
让两人内息达成“同频共振”。
方能启动后续的阴阳调和之法。
经过五日磨合。
他们已无需刻意引导。
赵志敬丹田中升起的纯阳真气与梅若华体内流转的阴柔内息。
几乎在相触瞬间便找到了契合的韵律。
赵志敬的内力本是全真派一脉的纯阳路子。
往日运行时如烈火烹油。
刚劲却带着几分燥热。
稍不留神便会灼伤自身经脉。
此刻他依《九阴真经》疗伤篇诀要。
将真气引入掌心时。
刻意放缓了流转速度。
那股原本炽烈的气流竟如被温水浸润。
化作温润的暖流。
顺着相抵的掌纹渗入梅若华体内。
这一变化让他心头微惊。
往日他总觉九阴内力阴寒诡谲。
今日才知真经总纲所言“阴阳互济”绝非虚言。
纯阳真气需得阴柔之力牵引。
方能褪去燥气。
臻于精纯。
梅若华体内的九阴真气则如寒潭流水。
初时与纯阳真气相触。
还带着几分本能的凝滞。
随即便循着疗伤篇“阳生阴长,阴助阳化”的法门。
主动缠绕上那股暖流。
两股真气在她掌心交汇。
先是沿任脉缓缓下行。
沉入气海穴。
此处为《九阴真经》内功根基所在。
疗伤篇特别注明需在此处完成首次阴阳交融。
如易经六十四卦中阳爻与阴爻的初遇。
相生而不相克。
赵志敬能清晰察觉到。
自己的纯阳真气正顺着梅若华的经脉脉络。
将她体内淤积的阴寒浊气轻轻托起。
而她的阴柔内息则反过来包裹住自己的真气。
滤去其中残存的燥热。
二者在气海穴中盘旋三匝。
竟化作一股绵密温润的中性气流。
再沿督脉上行。
贯通百会穴。
这股交融后的真气已难分阴阳。
却兼具刚柔之性。
它循着十二正经缓缓流转。
每过一处穴道。
便如春雨润田般渗透滋养。
行至心经时。
梅若华体内那点盘踞不去的顽固掌力突然躁动起来。
那是之前被强敌所伤的邪异内力。
阴毒且凝滞。
往日梅若华以九阴内力驱之。
反因“九阴极盛”而让邪力愈发顽固。
此刻阴阳交融的真气涌至。
先是以阴柔之力如蛛网般缠绕住邪力。
不让其四散逃窜。
再以纯阳之力如文火慢熬。
将邪力一点点消融拆解。
赵志敬分明感觉到掌心传来细微的震颤。
那是邪力抵抗的余波。
却在阴阳真气的循环碾压下。
渐渐弱如蚊蚋。
随着疗伤深入。
两人的内息流转已臻化境。
赵志敬丹田中的真气愈发充盈。
往日运行时总有的“断层感”彻底消失。
他的纯阳真气每送出一分。
梅若华的阴柔内息便会回流一分。
这回流的气流中带着九阴内力特有的绵密韧性。
注入他的奇经八脉后。
竟将他原本有些刚硬的经脉脉络打磨得愈发宽畅。
他忽然顿悟。
真经疗伤篇不止是救人。
更是自救。
梅若华借他纯阳之力驱散阴邪。
他则借她阴柔之力调和自身燥气。
恰如《九阴真经》上卷“天灵章”所言。
“元气相生,方得长生”。
原来内力修行的至高境界。
从不是孤阳独盛或孤阴偏枯。
而是阴阳相济的平衡。
梅若华的感受更为真切。
那股阴阳交融的真气行至心脉深处时。
原本如针刺般的痛感渐渐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温润的暖意。
她空着的左手原本微微蜷缩。
此刻竟不自觉地舒展开来。
指尖轻轻搭在膝头。
她能清晰感知到赵志敬的内力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力度。
既不过刚以免震伤心脉。
也不过柔以免驱邪无力。
这份精准的掌控。
显然是他五日来钻研疗伤篇的收获。
而她自己的内力在与纯阳真气的交融中。
也褪去了往日的阴寒晦涩。
变得灵动而富有生机。
流转间竟带着几分春日融冰的轻柔。
掌心相触处的温度渐渐趋于一致。
赵志敬忽然察觉到。
自己的真气与梅若华的内息已无需“刻意交换”。
而是在两人体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真气从他丹田流出。
经梅若华的任督二脉。
滤去阴邪后带着阴柔之性回流。
再入他丹田与纯阳真气交融。
而后再次送出。
这循环如天地间的阴阳流转。
周而复始。
生生不息。
他低头看向梅若华。
见她原本苍白的脸颊已泛起健康的红润。
气息悠长平稳。
鼻息间甚至带着细微的韵律。
那是心脉邪力即将散尽的征兆。
此刻赵志敬对《九阴真经》的理解已远超往日。
他从前只当真经是克敌制胜的利器。
今日才懂疗伤篇中藏着武学至高奥义。
“人徒知枯坐息思为进德之功。”
“殊不知上达之士,圆通定慧,体用双修”。
他的纯阳内力不再是烈火。
而化作了暖阳。
梅若华的阴柔内息也不再是寒潭。
而成为了清泉。
暖阳融泉。
清泉润阳。
恰是“阴阳相生”的真谛。
他能感觉到丹田气海愈发充盈。
内力流转时如行云流水。
往日修炼时的滞涩感荡然无存。
这便是阴阳调和带来的突破。
功力不仅深厚了数分。
更添了一份“虽撄而宁”的沉稳。
梅若华体内最后一点顽固掌力。
在第七次阴阳真气循环过心经时。
终于如风中残烛般熄灭。
掌心相触处的震颤彻底消失。
只剩下温润气流在两人体内绵绵不绝地流转。
滋养着每一寸经脉。
赵志敬嘴角不自觉地泛起笑意。
他知道。
不仅梅若华的伤势即将痊愈。
他自己也借着这场疗伤。
真正窥得“阴阳互济”的武学至境。
修为已然更上一层楼。
……
……
……
然而。
就在这疗伤最关键、心魔也最易滋扰的时刻。
“他奶奶的!”
“那娘们和那小白脸到底躲哪个耗子洞里去了!”
“这片林子都快被老子翻遍了!”
一个刺耳沙哑的大嗓门如同破锣般。
毫无征兆地从洞外不远处传来。
打破了山洞的宁静。
是完颜康手下王府武士“三头蛟”侯通海的声音!
赵志敬瞬间感觉到。
梅若华体内原本顺畅流转的真气猛地一滞。
随即变得有些紊乱起来!
他心中一惊。
抬眼看去。
只见梅若华刚刚恢复血色的脸颊再次涌上不正常的潮红。
呼吸也急促了几分。
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扰。
心绪动荡。
引动了内息。
“凝神!静气!”
赵志敬立刻低喝。
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同时加大掌心内力输出。
那中正平和的先天功混合着九阴九阳之真气。
如同温和却坚定的暖流。
迅速抚平她经脉中躁动的气息。
“别慌,有我在!”
“他们未必发现此地。”
“收敛声息,稳住内息!”
梅若华听到他沉稳的声音。
感受到掌心传来的、足以依赖的力量。
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惧与骤然升起的杀意。
她深知此刻已是疗伤最关键的时刻。
任何情绪波动都可能前功尽弃。
甚至万劫不复。
她深吸一口气。
依言收敛心神。
配合着赵志敬的引导。
努力让内力重归平稳。
赵志敬一边持续稳定地渡入真气。
安抚梅若华体内略有波澜的内息。
一边悄无声息地挪动身体。
将眼睛贴近藤蔓的缝隙。
朝外望去。
洞外林中。
影影绰绰站了十余人。
为首的正是鬼门龙王沙通天。
旁边是抱着双臂、神态阴鸷的千手人屠彭连虎。
刚才大声嚷嚷的侯通海正烦躁地挥舞着他的三股叉。
此外。
黄河四鬼。
手持巨大金钹的灵智上人。
以及那个头发半黑半白、眼神贪婪的参仙老怪梁子翁。
赫然都在其中!
这群人竟聚在了一处。
在此地盘桓搜索!
赵志敬眼神一冷。
杀意瞬间盈满胸腔。
若在平日。
以他如今和五绝不相上下的功力。
要将这群人斩杀殆尽虽需费些手脚。
却绝非难事。
但此刻。
他感受着掌心与梅若华紧密相连、不容有丝毫中断的内力循环。
心下凛然。
杀人。
尤其是瞬间爆发全力击杀多人。
必然导致内力剧烈波动。
气息难以完美控制。
这等波动通过掌心传导至正处于疗伤最关键阶段的梅若华体内。
无异于在她脆弱的心脉旁引爆惊雷。
后果不堪设想!
他空出左手。
缓缓抬起。
指尖微拢。
一股无形无质却凌厉无匹的先天真气已悄然凝聚。
若这些人当真发现了洞口。
说不得。
也只能行险一搏。
力求在他们发出更大声响、引来更多人之前。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瞬间格杀。
至于因此可能导致的内息反震。
届时只能硬抗。
竭力护住梅若华心脉了。
他的目光如同最冷静的猎手。
透过藤蔓缝隙。
紧紧锁定着洞外那些晃动的身影。
计算着出手的角度、顺序与力道。
全身肌肉微微绷紧。
处于一种引而不发的极致戒备状态。
山洞内外。
一方是隐秘的疗伤与无声的杀机。
一方是喧嚣的搜索与茫然的无知。
空气仿佛凝固。
只剩下藤蔓缝隙间透入的斑驳光斑。
在幽暗的洞内无声移动。
以及洞外那越来越近的、杂乱的脚步声与交谈声。
赵志敬屏住呼吸。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但愿这藤蔓遮掩足够严密。
让他们安然度过这最后一日多的凶险时光。
……
……
……
(尊贵的读者大大,您好!
如果喜欢这本书,请帮小兔子多发发好评!
刷刷礼物!
谢谢读者大大您的支持!
小兔子永远爱您!
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