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荷凝视着魏子安,不同于他平日里的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此刻却显得如此卑微和脆弱。
听了他这番话,苏荷只觉得一阵心痛。
回想起魏子安跟她讲过的一些关于他成长的故事,苏荷对他所说的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从小,魏子安就被迫离开生母,被寄养在先皇后的膝下。
然而,先皇后的崩逝又让他回到了生母——当今皇后的身边。
这样的辗转,使得他与两位皇后之间都难以建立起深厚的亲情。
不仅如此,魏子安天资聪慧使得其他皇子对他很是嫉妒,他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亲厚。
在那充满权谋和争斗的宫廷中,他似乎总是孤单一人。
也许正是这些经历,让魏子安缺乏安全感,将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
她缓缓地走上前去,轻轻地握住了魏子安的手。
她的目光温柔而坚定,轻声说道:“魏大哥,我希望你在面对我时,能够像平时一样,不用如此卑微。在我眼中,你是那么好。你善良、聪慧、武功高强,而且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骄傲自满。在我眼里,你是最特别的。”
苏荷希望魏子安能够理解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她并不渴望成为一个被人仰望的存在,而是希望找到一个能够与她并肩而立、共同前行的人相伴。
魏子安心满满的感动,他的眼眶渐渐湿润了,他用力地握住苏荷的手。
“你对我而言,更是特别。我对你的喜欢,已经远远超出了我自己的想象。”魏子安的声音略微有些哽咽,但依然坚定地说道,“我愿意用我的一生去爱你,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我都不会放弃。”
他的话语轻轻地吹拂过苏荷的耳畔,苏荷能够感受到他的真诚和决心,这让她的内心充满了感动。
魏子安缓缓地将苏荷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口,让她感受到那有力的心跳。
他的目光温柔而专注地洒落在苏荷的身上。
“这里,全部都是你的位置。”魏子安轻声说道,“我虽然不能给你整个世界,但是,我的世界,完完全全属于你。”
这句话如同誓言一般,深深地刻在了苏荷的心上。
她从未想过,自己竟然能够被一个人如此坚定地爱着。
苏荷的脸颊瞬间泛起了一抹绯红,如晚霞般美丽动人。
她的眼眸闪烁着光芒,那是幸福和感动交织的光芒,深深地烙印在魏子安的心上。
两人相视而笑,手紧紧握在一起,仿佛握住了彼此的未来。
既然已经清楚地知晓了苏荷的心意,魏子安毫不犹豫地说出了他一直以来的想法——希望圣上能够赐婚,让他们能够名正言顺地在一起。
然而,苏荷却轻轻地摇了摇头,她的目光温柔而坚定地落在魏子安身上。
缓缓说道:“魏大哥,我明白你的心意,但你我之间的身份差距实在太大了。我不想我们的感情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阻碍和困难。”
魏子安连忙打断她,急切地说道:“我不在乎那些所谓的身份差异,我会尽我全部的力量来保护你,让你不受任何伤害!”
他的话语真挚,眼神中流露出的爱意让苏荷不禁为之动容。
但她并没有被这深情所迷惑,她的眼神依旧坚定,带着一丝期许,继续说道:“世人对于女子行商总是存在诸多偏见,我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一现状。”
“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我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堂堂正正地站在你的身旁,而不是依靠圣上的赐婚。”
魏子安听后,先是微微一愣,显然没有预料到苏荷会有如此想法。
但很快,他的眼中便闪过一丝赞赏之意,他微笑着说道:“苏荷,你能有这样的志向,真的让我非常钦佩。我自然会全力支持你的决定,我愿意等待,等待你实现心中的理想。”
苏荷的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那笑容美丽而动人。
她感激地看着魏子安,说道:“有你这句话,我便有了无尽的动力。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
苏荷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对未来的清晰规划。
但她非常明白,要想改变世人的观念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可能需要花费很长很长的时间。
但现在的苏荷已和前世的她大不相同,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她坚信终有一天,她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这时苏荷也意识到她和魏子安应该去铺子里看看营业的情况了。
于是,两人一同前往几个铺子视察。
当他们走进火锅店时,被客人的热情淹没了。
客人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对火锅店的美食交口称赞。
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店里的泡面、酸辣粉和麻辣烫简直是人间美味,让人回味无穷。
“苏姑娘,这泡面的味道真是绝了!”一位客人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赞叹道,“面条劲道有嚼劲,汤汁浓郁鲜香,每一口都让人陶醉其中。”
另一位客人则对酸辣粉赞不绝口:“这酸辣粉的酸度和辣度恰到好处!酸、辣、麻、香,各种味道完美融合,一口下去,让人欲罢不能。”
还有客人对麻辣烫赞叹不已:“这麻辣烫的食材新鲜,汤底浓郁,味道香辣可口,再配上各种调料和菜品,简直是太好吃了!”
苏荷和魏子安听着客人们的赞美,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
他们用心经营的店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
苏荷被大家的热情所感染,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她真诚地回应道:“大家喜欢就好,我们之后还会推出更多美味的吃食,一定会让大家满意的!”
就在这时,一位食客突然大声说道:“苏姑娘,我觉得你们家的酸辣粉和麻辣烫味道真是太独特了,简直太好吃了!不过呢,就是这分量稍微有点少,能不能多加点量啊?”
苏荷听后,连忙点头表示同意。
镇上很多百姓干的是卖力气的活,让他们吃饱理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