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遇刺的消息,如同一块投入滚油中的冰块,瞬间在咸阳朝堂炸开了锅。次日大朝会,章台殿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嬴政高踞御座,面色阴沉如水,无形的威压让所有官员都屏住了呼吸,不敢轻易出声。
“说。”嬴政只吐出一个字,却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廷尉(掌管刑狱的最高官员)战战兢兢地出列,汇报初步调查结果:“陛下,昨日永巷刺客,共计九人,当场格杀六人,生擒三人。然……三名活口在被押解途中,皆咬破口中毒囊自尽,未能留下活口。所用弩箭、兵器,经查,皆为制式军弩改造,来源……来源复杂,部分可追溯至已被剿灭的魏国武库。”
线索,似乎又指向了六国余孽。
“宫禁之内,刺客如入无人之境!尔等卫尉、郎中令,是干什么吃的?!”嬴政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雷霆炸响,目光扫过负责宫禁安全的几位将领。那几人早已面如土色,匍匐在地,连称死罪。
“陛下息怒。” 丞相李斯出列,他面色凝重,语气沉稳,“刺客选择在永巷动手,显然是精心策划,熟悉宫禁换防间隙。此事确为宫卫失职,当依律严惩,以儆效尤。然,当务之急,是彻查幕后主使,加强长公子护卫,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李斯的话滴水不漏,既承认了失职,又将焦点引向了更深层的调查和后续防范。
这时,一名向来以耿直闻名的御史大夫出列,却将矛头指向了扶苏:“陛下,臣以为,长公子接连献上雪盐、新犁等物,触动诸多旧利,难免招致怨恨。是否……是否应暂缓新法推行,以示怀柔,或可平息部分……”
“荒谬!” 不等扶苏开口,上将军蒙恬已然勃然大怒,虎目圆睁,声震殿宇,“依你之言,莫非是因长公子有功于国,才招致刺杀?此等悖论,与因噎废食何异!难道因有恶犬拦路,我等便不再前行?陛下,臣以为,非但不能缓,更应加速推行新法,以雷霆之势,扫清一切魑魅魍魉!对长公子之护卫,当比照皇子最高规格,再增派精锐!”
蒙恬的强势表态,代表了军方的坚定支持。
冯去疾也缓缓出列,他代表的关中世族在此事上态度明确:“陛下,刺杀储君,形同谋逆,乃十恶不赦之大罪!无论幕后主使是谁,都必须连根拔起,以正国法!长公子安危,关乎国本,确需加强护卫。至于新法推行,乃强国之道,岂能因恐吓而中止?当更坚决才是!”
朝堂之上,支持严查、加强护卫的声音占据了绝对上风。那名御史大夫被驳得面红耳赤,讷讷不能言。
自始至终,扶苏都沉默地站在皇子班列中,手臂上缠绕的白色细布格外显眼。他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就在争论稍歇,众人等待皇帝圣裁之际,扶苏终于走了出来。他脸色还有些失血后的苍白,但步伐沉稳,目光清澈而坚定。
“父皇,诸位大人。”扶苏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昨日之事,儿臣侥幸得脱,全赖蒙将军及时相救,护卫拼死效力。儿臣在此拜谢。”他向着蒙恬和殿外护卫的方向微微躬身。
这一举动,赢得了不少好感。
随即,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御座下的群臣,最终落在嬴政身上:“儿臣遇刺,个人安危事小,然帝国法度、父皇威严遭此挑衅,事大!儿臣赞同蒙将军、冯相之言,此事必须彻查到底,无论涉及何人,绝不姑息!”
他的态度强硬,与之前的温和形象形成对比,让人看到了他刚毅的一面。
“然,”扶苏话锋一转,“儿臣以为,加强护卫,严查刺客,乃治标之举。真正要杜绝此类事件,需行治本之策!”
“哦?何为治本之策?”嬴政终于再次开口,目光深邃地看向扶苏。
“其一,加速新法推行,尤其是雪盐、新农具之利,需更快、更广地惠及于民!”扶苏朗声道,“民心得,则根基稳。些许宵小,纵有阴谋,亦难撼动大势!儿臣恳请父皇,督促少府、治粟内史,加快关中、巴蜀推广步伐,并着手筹备向中原旧地推广事宜!”
“其二,儿臣恳请,于天工苑内,设立‘格物蒙学堂’!”扶苏抛出了一个全新的构想,“不拘出身,招募聪慧少年,由天工苑匠师与博学之士,传授基础算学、几何、物理之理,以及各类实用技艺。为我大秦,培养更多通晓‘格物’之道的后备人才!唯有让此道深入人心,代有传人,方能从根本上,让我大秦持续强盛,让那些试图开历史倒车者,彻底绝望!”
设立学堂!培养专门人才!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这已不仅仅是推广几件器物,而是要系统地培养一个新的技术官僚阶层,从根本上改变人才结构!
李斯眼中精光一闪,冯去疾面露深思,蒙恬则是大声赞好:“公子高见!此乃百年大计!”
嬴政看着扶苏,久久不语。他没想到,扶苏在经历刺杀之后,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激进,提出了如此具有长远眼光的规划。这已远超一个普通皇子对个人安危的考量,而是在为整个帝国的未来布局。
“准。”嬴政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决断,“刺客一案,由廷尉府、黑冰台联手,蒙恬协理,给朕一查到底!扶苏护卫,增至三倍,由蒙恬亲自挑选可靠锐士负责。”
“格物蒙学堂之事,扶苏可先行筹备章程,呈报于朕。”
“新法推行,按既定方略,加速进行!”
嬴政的旨意,彻底定下了基调:强硬反击,持续推进!
朝会散去,风暴却远未结束。扶苏遇刺事件,如同一根导火索,彻底点燃了帝国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嬴政的强硬态度和扶苏的积极进取,迫使所有隐藏在暗处的敌人,要么偃旗息鼓,要么……铤而走险。
回到天工苑,扶苏立即召集核心人员。
“父皇已下决心,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扶苏目光灼灼,“公输先生,蒙学堂的筹备要立刻开始,先拟定一个初步的招生和教学方案。王绾,新农具推广,尤其是筒车在水利条件好的郡县,要优先布局。”
“那……刺客的事?”公输哲担忧地问。
“那是廷尉和黑冰台的事,我们不必过多插手,但要密切关注。”扶苏冷静道,“我们的战场,在这里!”他指着摊开的大秦疆域图和天工苑内那些代表着未来的图纸与模型。
“用更多的雪盐,更高效的农具,更强大的国力,去回击一切阴谋!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看到,跟随‘格物’之道,前途光明;而阻挡者,唯有被时代洪流碾碎的下场!”
他的话语中带着冰冷的杀意与不容置疑的信念。
天工苑这台巨大的机器,在经历短暂震荡后,以更高的效率运转起来。格物之火的种子已然播下,无论暗处的风雨多么猛烈,它都注定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燃起燎原之势。
而与此同时,在咸阳城的某个阴暗角落,田襄看着手中那份关于朝会结果的密报,脸色铁青,最终将密报狠狠揉成一团。
“嬴政!扶苏!你们逼人太甚!”他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既然你们要赶尽杀绝,那就别怪我们……玉石俱焚!”
更深的阴谋,在绝望中开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