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祭告天地 义结金兰
刘备提出结拜之议,如同星火落入干柴,瞬间点燃了张珩、关羽、张飞胸中积蕴的豪情。此等大事,岂容迁延?四人皆是雷厉风行、心意决绝之辈,当下便决议,吉日不如撞日,就在今日,就在这片见证了彼此心意相通的桃园之内,完成这桩夙愿!
张飞更是兴奋难耐,立刻唤来庄园内的得力仆役,风风火火地布置起来。他倾尽庄中所藏,务求庄严隆重。
不过一个时辰,桃园中央,那片落英最盛的平整草地上,已然设好了香案祭坛。祭坛以青布铺就,正中摆放着牛、羊、猪三牲祭礼,虽非帝王祭祀的太牢,却也极尽诚敬。祭品之前,设乌牛白马之像(以模型或画像替代),寓意盟誓之重,天地共鉴。香炉中,上好的檀香已然点燃,青烟袅袅,笔直升腾,融入漫天芳菲之中。
刘备、张珩、关羽、张飞,四人皆已沐浴更衣,神情肃穆。刘备与张珩身着较为正式的深衣儒袍,彰显庄重;关羽与张飞则是一身利落的劲装,凸显英武。张珩之父张平,作为唯一被邀请的观礼长者,亦身着礼服,立于祭坛侧前方,面带欣慰与感慨,看着眼前这四位气度不凡的年轻人。
时辰已至,日头略略西斜,金色的阳光透过繁密的桃花,洒下万点金斑,将整个祭坛映照得神圣而辉煌。
刘备率先上前,于香案前站定,张珩、关羽、张飞依商议好的次序,并肩立于其身后。四人相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那无比的郑重与决绝。
无需司仪,刘备深吸一口气,率先撩衣,屈膝跪于祭坛前的蒲团之上。张珩、关羽、张飞紧随其后,齐刷刷跪倒。
霎时间,整片桃园鸦雀无声,唯有清风拂过花枝的细微声响,以及檀香燃烧的噼啪微鸣。所有的仆役皆屏息凝神,垂手恭立,连张平也不自觉地挺直了身躯。
刘备双手高举过顶,然后缓缓下拜,伏于地。张珩、关羽、张飞亦随之叩首。如此再三,是为再拜大礼,以示对皇天后土的无限敬畏。
礼毕,四人直起身,依旧跪姿。刘备目光炯炯,仰望苍天,声音清朗而沉凝,带着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一字一句,清晰地在这桃园之中回荡开来:
“念刘备、张珩、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与重量,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击在众人的心坎上。
紧接着,张珩、关羽、张飞三人,异口同声,接着刘备的话语,用尽全身的气力,发出了震彻桃园的誓言: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四人的声音合而为一,如同滚滚雷霆,冲霄而起,震得桃花簌簌而落,仿佛天地也在为之动容!
最后,四人再次同声,完成了这庄严肃穆的盟誓: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这最后八字,更是带着一股惨烈的决绝,如同利剑,直指本心,不容丝毫回头与背叛!
誓毕,四人再次深深叩首,良久方起。
起身后,四人相视,眼中已不仅仅是兄弟情谊,更多了一份以天地为证的沉重责任与不可分割的命运联结。
接下来,便是叙齿排位。
刘备朗声道:“备,今年二十有八。”
关羽抚髯:“关某,二十有五。”
张珩接口:“珩,痴长二十有二。”
张飞大声道:“俺老张,整二十岁!”
年齿既明,序位遂定。
刘备居长,为大哥。
关羽次之,为二哥。
张珩再次,为三哥。
张飞最幼,为四弟。
“大哥!”
“二弟!”
“三弟!”
“四弟!”
四人相互执手,依照新的名分郑重称呼。每一声呼唤,都带着滚烫的温度与坚不可摧的信诺。张飞虽屈居末位,却毫无芥蒂,反而因终于名正言顺地成为兄弟而激动得满脸红光,抓着张珩和关羽的手摇晃不已。
“礼成——!” 随着张平作为观礼长者,带着激动颤音的高声宣告,这场简单却足以影响未来天下格局的结义仪式,终于圆满完成。
霎时间,桃园之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与祝贺之声。张飞早已按捺不住,招呼仆役抬上早已备好的美酒。
四人各持一碗,刘备举碗过顶,环视三位义弟,豪情万丈:“今日既为兄弟,当共勉之!匡扶汉室,拯救黎民,自此始!”
“共勉之!” 张珩、关羽、张飞轰然应诺,将碗中烈酒一饮而尽!
酒碗碰撞之声,与朗笑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这桃花烂漫的园中。阳光正好,将四人并肩而立的身影长长地投映在芳草地上,那影子仿佛不再是四个人,而是一个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即将在乱世中掀起滔天巨浪的誓言与梦想的结合体。
桃园四结义,礼成!名分既定,誓言已立,一段崭新的、波澜壮阔的传奇,就此拉开了它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