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冀大地沉浸在厉兵秣马、积蓄力量的紧张与希望之中,十五万大军的雏形初具,仿佛一头休憩中的巨兽,正在缓缓积蓄着力量。然而,乱世从不会因一方的和平愿望而止息刀兵。来自东方青州的一则紧急军情,如同突如其来的寒流,打破了这份相对的宁静。
“报——!主公,青州急报!百万青州黄巾余孽,在其渠帅司马俱等人率领下,因饥荒所迫,再度聚众作乱!其势浩大,已连破郡县,青州形势危殆!”
传令兵的声音在州牧府议事厅内回荡,带着风尘仆仆的焦急。刘备与麾下文武闻言,神色皆是一凝。黄巾之乱,这个曾是大汉王朝噩梦的名字,虽经多年镇压,其残余势力依旧如同野火,稍有机会便会死灰复燃,尤其是在青徐这等饱经摧残、民生多艰之地。
“百万之众?恐有虚张声势之嫌,然其势定然不小。”戏志才沉吟道,“青州毗邻我冀州渤海郡,若任其坐大,或流窜入我境,必成祸患。”
张飞哇哇大叫:“大哥!还有什么可商议的!黄巾贼寇,乌合之众,待俺老张率一支兵马,去把那什么管亥的脑袋拧下来,看他们还敢不敢作乱!”
张珩道:“四弟不可轻敌。黄巾虽多为裹挟之民,然其众若真达百万,其中必有悍勇亡命之徒,且为生存所迫,其战意不容小觑。”
就在众人商议是否出兵、如何出兵之际,数日后,又一骑快马自西而来,带来了来自长安朝廷的正式诏令——或者说,是如今把持朝政的李傕、郭汜以天子名义发出的命令。
宣旨的使者依旧是那副西凉武人的倨傲模样,但在刘备面前也不敢过于放肆,展开绢帛,朗声宣读:
“制诏:咨尔左将军、领幽州牧刘备,东郡太守曹操!今青州黄巾复起,荼毒生灵,攻掠州郡,势甚猖獗。着刘备、曹操,各整本部兵马,火速进兵青州,会同剿贼,务必克期平定,以靖地方!钦此——”
旨意宣读完毕,厅内一时寂静。李傕、郭汜此举,用意颇深。一方面,青州黄巾确实是心腹之患,需要剿除;另一方面,让刘备和曹操这两位在关东声望日隆、且都与袁绍有过节的势力共同出兵,既可借助他们的力量平乱,又可借此观察甚至挑动二人之间的关系,可谓一石二鸟。
使者离去后,议事厅内气氛更加凝重。
“李傕、郭汜,倒是打得好算盘。”张珩冷笑一声,“让我与曹操共同出兵,是想看我二人鹤蚌相争,他好渔翁得利吗?”
戏志才分析道:“此诏虽出于权臣私心,然于我等而言,出兵青州,亦有其利。其一,可解北海孔融之围,结交名士,彰显我军仁义;其二,可练兵实战,检验新军成色;其三,黄巾所携钱粮人口甚众,若能缴获,可补我军用;其四,”他顿了顿,“亦可借此机会,近距离观察那曹孟德,其人其军,究竟如何。”
刘备点了点头:“志才所言在理。于公于私,青州之乱,不可坐视。只是,与曹操协同作战……”他微微皱眉,显然对与这位心思难测的“英雄”合作,心存顾虑。
张珩道:“大哥,协同作战,未必需要紧密无间。我等可依诏出兵,但行军路线、作战方略,当以我为主。曹操那边,想必也是同样想法。只需约定大致进攻方向与目标,避免误击即可。最终,还是要看谁能在平乱中获取更大的战果与声望。”
“三弟之言甚善。”刘备下定决心,“既然如此,我便亲提一军,前往青州平乱!”
“大哥不可!”张珩与戏志才几乎同时劝阻。
戏志才道:“主公乃一州之主,幽冀根基所在,不可轻动。青州黄巾虽众,毕竟流寇,无需主公亲征。当遣一大将前往即可。”
张珩也道:“大哥,北冀新附,南有袁绍虎视,您需坐镇中枢,协调各方。青州之事,交给小弟便是!”
刘备看了看张珩,又看了看关羽、张飞等人,沉吟片刻,道:“三弟还需总揽军政,云长需镇守北冀,翼德性情急躁……子龙!”
“末将在!”赵云白袍银甲,英姿勃发,应声出列。
“命你为主将,统兵两万,其中幽州老兵八千,新兵一万二千,即日启程,东进青州,平定黄巾!戏志才为参军,随军参赞军机!”刘备点将道。赵云性格沉稳,武艺高强,且有大将之风,足以独当一面。戏志才善于谋,可为赵云出谋划策。
“末将领命!”赵云与戏志才齐声应道。
“此外,”刘备看向张珩,“三弟,你需密切关注曹操动向,以及袁绍、袁术等人反应。同时,传令北冀云长,加强戒备,以防不测!”
“遵命!”张珩拱手。
就在幽州紧锣密鼓调兵遣将之时,位于东郡的曹操,也接到了同样的诏令。
曹营之中,曹操拿着诏书,对麾下郭嘉、荀彧(此处我将二人的出场时间提前了)、夏侯惇、夏侯渊等人笑道:“李傕、郭汜,欲使我与刘玄德相争耶?殊不知,此正合我意!”他目光锐利,“青州黄巾,乃天赐之兵源粮草也!刘玄德既出兵,吾亦当往!传令,整点军马,兵发青州!此番,定要叫天下人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平乱英豪!”
一时间,两支分别来自北方和西方的强军,如同两股即将汇流的钢铁洪流,共同指向了烽烟再起的青州大地。刘备与曹操,这两位在未来的历史舞台上将扮演最重要角色的枭雄,虽未正式会面,却因这一纸诏令,即将在青州的战场上,展开一场另类的、关乎实力与声望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