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难得这么齐,周晚慧是拿出了看家的本领,做了满满一大桌菜。
一家人围坐一桌,边吃边聊,说到马上就要秋收了,今年的雨水足,天气也好,粮食收成肯定不错。
听到秋收,云乐想到自己没和向烽成亲之前,他来家里帮忙,就联想到自己三哥,打趣的说:
“三哥今年怕帮不上家里忙,要去未来岳父家了吧?”
众人一听,都笑起来打趣,让他去未来岳丈家里干活勤快点。
云茂山也主动开口说:
“家里今年用不上你,你去林家那边帮忙。”
向烽也开口:“家里今年还和去年一样,人我早早的找好了,还有乔山和我,三哥不用担心。”
云竹一开始被他们打趣还有点不好意思,可是想到向烽就是因为有眼力见,主动来帮忙,才讨的他阿爹阿娘的欢心。
笑着应下了,“那就多谢弟夫了!”
秋收的天,又忙又热,日头毒得很。
“云安骑射场”早早关了门,贴了告示。
向烽大手一挥,给大家都放了假——这节骨眼上,谁家田里不缺人手?
就连他自个儿,也换下了平日利落的骑射服,穿了身半旧的粗布短打,一头扎进了田里。
最叫人津津乐道的,还得是云家老三云竹。
平日里瞧着有点不着调,这回可算是开了窍。
天还没大亮,他就收拾得人模人样,提着早就备好的点心匣子,赶着驴车直奔临水村未来的老丈人家去了。
到了地里,话不多说,接过林老爹递来的镰刀就闷头干起来。
虽说动作比不上老把式利索,可那股子实诚劲儿,汗水顺着下巴颏往下滴也顾不得擦,倒是让原本心里还有点打鼓的林家二老,脸色缓和了不少。
林家小哥儿林清清偶尔来送水,瞧见他那样儿,抿着嘴低头笑,耳朵尖都红了。
云家这边,连同向烽自家和云家啊的地,就全落在了向烽肩上。
好在他早有打算,提前雇好了短工,工钱给得痛快,饭食管饱。乔山夫夫更是得力,领着人起早贪黑地忙活。
向烽自己也下了地,指挥着哪里先收,哪里后收,人手怎么调配最省力。
割稻、捆扎、运回晒场、脱粒……他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天下来,身上的衣裳汗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结了一层白花花的盐霜。
这天下午,日头偏西,暑气还没散尽。云乐提着个大大的食盒,怀里抱着咿咿呀呀的小云安,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了田埂上。
“夫君!歇会儿,吃点东西!”他扬声道,声音在空旷的田野里传得老远。
向烽正弯腰捆着稻子,闻声直起腰,用手背抹了把额上的汗,朝田埂望去。
只见自家夫郎站在那儿,脸颊被热气蒸得红扑扑的,眼里带着关切。
小家伙云安在他怀里不安分地扭动,伸着小手指向地里金灿灿的稻谷,“啊啊”地叫着。
向烽心里一暖,紧绷的嘴角不自觉就松了下来。他放下手里的活计,大步走过去。
“这么热的天,你怎么抱着孩子过来了?”他接过沉甸甸的食盒,语气里带着心疼。
“看你忙得脚不沾地,怕你吃不消。”云乐拿出汗巾,自然地给他擦着脖颈上的汗,“我熬了绿豆汤,清热解暑,还烙了你爱吃的葱油饼,快尝尝。”
他打开食盒,里面除了绿豆汤和饼,还有几样清爽的小菜。食物的香气飘出来,勾得人肚子咕咕叫。
向烽也确实饿了,接过饼大口吃起来。云乐就抱着孩子坐在田埂边的树荫下,看着他吃,时不时把水囊递过去。
小云安看着爹爹吃得香,也咂巴着小嘴,伸出胖乎乎的手想去抓。
向烽看得好笑,用指尖沾了点饼上掉落的芝麻碎,小心地抹到儿子嘴边。小家伙立刻伸出小舌头舔了舔,尝到味道,眼睛一亮,咯咯地笑起来。
夕阳的余晖洒在一家三口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田里收割的喧嚣仿佛成了背景,这一刻,只有食物带来的满足和家人相伴的宁静。
“慢点吃,别噎着。”云乐轻声说着,眼里满是温柔的笑意。
向烽咽下嘴里的食物,看着夫郎和孩子,只觉得浑身的疲惫都消散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