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关中平原的盛夏,毒辣的日头悬在半空,炙烤着大地,连空气都带着灼热的气息,可金黄的麦浪却如海浪般随风翻滚,泛着耀眼的光泽,将整个平原铺成一片金色的海洋。田埂间,农夫们赤着臂膀挥镰收割,黝黑的脊梁上渗满汗珠,顺着沟壑般的纹路滑落,砸在干裂的土地上,瞬间蒸发成一缕细微的白气。“快些割!早收完早入仓,好给前线的将士们送去!”田头的里正高声吆喝,粗糙的嗓音里满是干劲,额头上的汗珠顺着皱纹滚落,他却抬手一抹,继续催促。农夫们应声附和,镰刀挥舞间,麦秆断裂的“唰唰”声此起彼伏,散落的麦芒在阳光下闪烁,如细碎的金粉漫天飞舞。咸阳城的相府内,却透着与外界截然不同的沉静,正堂的窗棂敞开着,穿堂风裹挟着浓郁的麦香涌入,拂动案上堆叠的竹简,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萧何身着素色官袍,袍角下摆略显陈旧,却浆洗得干干净净,他佝偻着身子对着账本细细核对,手中的刻刀在竹简上轻轻刻划,每一笔都沉稳有力,刻痕深浅均匀。案几上的竹简堆得足有半人高,最上层的几卷摊开着,上面用朱笔标注着粮草、兵甲的收支明细,字迹工整娟秀,朱红与墨黑在泛黄的竹片上格外清晰。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堂内的宁静,一名小吏浑身是汗,官帽歪斜地挂在头上,帽带松垮地垂在肩头,跌跌撞撞闯入正堂,连门槛都被绊得一个趔趄,险些摔倒。“萧丞相!荥阳急报!”小吏扶着门框大口喘气,胸膛剧烈起伏,脸上满是焦灼,“楚军围城三月,城中断粮已两日,士兵们连战马都快杀尽了,有的士卒饿极了只能挖野菜、剥树皮充饥,不少人都晕倒了!主公催粮的使者已在门外候着,浑身是伤,甲胄都被血污浸透了,急得快要哭了!”

萧何闻言,手中的刻刀微微一顿,刀尖在竹简上留下一个细小的浅痕,却并未抬头,目光依旧专注地落在竹简的刻痕上,指尖轻轻摩挲着纹路,仿佛在确认每一个数字的准确性。待小吏的喘息声渐渐平稳,他才缓缓放下刻刀,将其搁在案边的铜制刀架上,发出“叮”的轻响。他抬起头来,脸上不见丝毫慌乱,眼神沉静如深潭,不起半分波澜:“慌什么?天塌不下来。越是危急,越要沉住气,乱了阵脚,才真会误了大事。”他起身走到堂中,负手而立,目光扫过案上摊开的关中粮仓分布图,图上用墨笔圈出了各个粮仓的位置,朱笔标注着存粮数量。沉吟片刻,他抬手指向图上渭水沿岸的两处标记:“传我命令,即刻打开渭水沿岸的新丰、栎阳两大粮仓,调粮十万石。命民夫分五批押送,每批配备两百名士卒护卫,走渭水转黄河水路运往荥阳——水路比陆路快捷三成,还能节省民力,减少途中损耗。”他顿了顿,转身走到兵器工坊的名册竹简前,指尖在竹简上快速划过,最终停在两处工坊的名字上:“另外,命城西、城南两大工坊暂停打造农具,全力加快打造箭簇、盾牌,三日内务必凑齐五千副甲胄、三万支箭,随第二批粮草一同出发。告诉工坊主,若能按时完成,赏百金,再给工坊每人加发半斗米;若延误工期,按军法处置,绝不姑息!”小吏连忙掏出随身携带的空白竹简和炭笔,膝盖跪在地上,将竹简搁在腿上飞速记录,炭笔在竹片上划过的“簌簌”声不绝于耳,生怕遗漏半个字。待小吏写完,起身拱手领命要走,萧何又补充道:“等等!再备上五十箱伤药、两百匹粗布,一并装车。荥阳将士伤亡惨重,这些东西和粮草一样重要,万万不可少。”小吏应声“诺”,匆匆离去。萧何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忙的街道,往来的马车满载着粮食、兵器部件,车夫的吆喝声、马蹄的“哒哒”声交织在一起。他眉头微微蹙起,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棂,发出“笃笃”的轻响——十万石粮虽能解荥阳的燃眉之急,可关中刚从战乱中恢复生机,百姓的存粮也不算充裕,后续的供应怕是要吃力,得尽快想办法补充粮源才行。

自刘邦去年东出函谷关,与项羽争夺天下以来,关中便成了汉军稳固的大后方,粮草、兵源皆从此出。可萧何初入关中时,眼前的景象堪称惨不忍睹:咸阳城的宫阙被项羽一把火烧得残破不堪,断壁残垣间杂草丛生,焦黑的木梁斜斜地支棱着,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劫难;城外的田野大多荒芜,地里的野草长得比人还高,根系盘根错节,将肥沃的土地啃噬得贫瘠不堪;沿途的村落十室九空,偶尔见到的百姓也都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眼神里满是对战乱的恐惧。府库更是空虚得可怜,除了几堆锈蚀的兵器和空荡荡的粮窖,几乎一无所有,连老鼠都不愿多待。面对这般残局,萧何却未有丝毫退缩,他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关中稳固,刘邦在前线才能无后顾之忧。他连夜起草法令,用蝇头小楷写在竹简上,次日便命人抄写数十份,贴遍关中各县的城门、集市:凡是返乡的流民,皆可获得朝廷分配的土地、种子,还能领到三个月的口粮;开垦荒地者,免五年赋税,收获的粮食尽归己有;年老体弱、无依无靠者,由官府设立的粥棚每日供应两顿稀粥,保证不饿死一人。为了鼓励农耕,他还亲自带着官吏到田间查看墒情,踩着泥泞的田埂,弯腰拔起野草查看土壤湿度,请来有经验的老农给流民传授耕作技巧,手把手教他们犁地、播种。同时,他大刀阔斧地推行轻徭薄赋,废除秦朝留下的苛捐杂税,将百姓的赋税从“十税五”降至“十税一”,百姓的负担大大减轻。不到一年时间,关中便焕发出勃勃生机:田间耕作的农夫多了,田埂上随处可见挥镰劳作的身影,连孩童都提着小篮子跟在后面捡拾掉落的麦穗;工坊里的工匠忙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刨木声从早到晚不绝于耳,成品的兵器、农具堆积如山;渭水之上的运粮船往来不绝,帆影点点,将粮食、兵器源源不断地运往前方战场;昔日破败的咸阳城,街道渐渐被商铺填满,绸缎庄、粮铺、铁匠铺鳞次栉比,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渐渐恢复了秦时的繁华盛景。百姓们脸上的愁容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安稳的笑意,提起萧丞相,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就在萧何盘算着如何扩大粮产、补充储备时,主簿轻手轻脚地走进正堂,手中捧着一卷竹简,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打扰到沉思的丞相。他走到案前,躬身将竹简奉上,脸上满是为难:“丞相,城外的流民营又收留了三千多从关东逃过来的百姓,都是躲避楚军战乱的,老弱妇孺占了大半。如今营里的粮食只够支撑三日了,若再不想办法调拨粮食,怕是要出乱子,万一有人饿死或闹事,影响就不好了。”萧何接过竹简,展开细细翻看,上面详细记录着流民营的人数、男女老幼比例以及每日的粮食消耗情况,字迹清晰,统计得十分详尽。他手指摩挲着竹简上的数字,眉头皱得更紧了——流民是隐患,若不能妥善安置,轻则滋生盗贼,重则引发民变,动摇关中根基;可若是开仓放粮,本就紧张的军粮储备又会雪上加霜,前线的将士们还在等着粮草救命。沉吟片刻,他猛地一拍案几,下定决心:“打开后备粮仓!先让百姓吃饱,饿着肚子可没法做事,更没法安稳。”主簿一惊,连忙上前一步劝阻:“丞相,万万不可啊!后备粮仓是应对灾年和紧急军情的救命粮,若是动了,万一前线再要大批粮草,或是关中遭遇天灾,我们拿什么应对?”“无妨。”萧何摆手打断他,眼神坚定而果决,“百姓是根本,保住百姓,才能保住关中的安稳。告诉流民们,凡是年满十五至六十、身强力壮者,皆可报名参与耕作或工坊劳作:参与耕作的,除了管饱三餐,秋收后还能按收成的三成领粮食;进工坊的,每日发半斗米,干满一个月再给一匹粗布做衣裳。家中有老人孩子的,可送入官府设立的临时安置点,由官府派专人照料,保证每日有粥喝、不受冻。”他顿了顿,走到地图前,指着西南方向的巴蜀之地道:“再派两名精明的使者,快马去巴蜀,调一批蜀锦、盐巴和茶叶。关东的临淄、邯郸等地虽属诸侯管辖,却缺这些特产,定能卖个好价钱,用卖得的钱财再从当地粮商手中收购粮食,运回来补充粮仓。另外,通知关中各县的粮商,允许他们适度提价,但严禁囤积居奇,若有违者,抄没全部粮食!务必保证军粮和民粮都不短缺,两者缺一不可!”

几日后的清晨,天刚蒙蒙亮,渭水码头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数十艘高大的运粮船停靠在岸边,船身被漆成深褐色,防水的桐油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光泽,船头插着绣有“汉”字的杏黄色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码头上,民夫们赤裸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肤在晨光中发亮,他们扛着沉甸甸的粮袋往来穿梭,粮袋上印着醒目的“萧”字印记,每袋粮食足有百斤重,压得他们脚步微微发沉,脚下的青石板被踩得“咚咚”作响。“嘿哟!加把劲!早运完早回家陪婆娘孩子!”领头的民夫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额头上青筋暴起,高声吆喝着号子,众人跟着齐声应和,“嘿哟嗬!加把劲哟!”号子声雄浑有力,回荡在码头上空,盖过了水流的“哗哗”声。工匠们则抬着崭新的甲胄、兵器往船上装,甲胄泛着冷冽的铁光,兵器上的铁锈被打磨得干干净净,刃口锋利,透着慑人的寒气。押粮官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将领,姓赵,是跟着刘邦从沛县出来的老卒,身着一套厚重的铠甲,腰间佩着一柄长刀,铠甲的缝隙里还嵌着些许旧战痕。他走到萧何面前,双脚并拢,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如钟:“丞相放心!末将已清点完毕,十万石粮、五千副甲胄、三万支箭,还有五十箱伤药、两百匹粗布,一应俱全,分毫不差!末将定当拼死护送,将粮草安全送到荥阳,若有半分差池,甘愿提头来见!”萧何上前一步,伸手拍了拍赵将军的肩膀,指尖触到铠甲上的冰冷,他目光扫过船上堆叠如山的物资,又望向远处雾气弥漫的黄河渡口,语气凝重:“赵将军,路上切不可大意。楚军知晓粮草对荥阳的重要性,定然会在沿途设伏劫粮,尤其是三门峡一带,两岸山势险峻,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最易藏兵,是劫粮的绝佳之地。”他顿了顿,从怀中掏出一枚虎符,虎符由青铜铸就,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分为两半,他将其中一半递给赵将军:“若遇险情,切记优先保护粮草,不必与楚军死拼。我已命沿途的华阴、弘农等郡县派兵在险要处埋伏接应,届时以三堆火为信号,援兵便会即刻出动。持此虎符,可调动沿途郡县所有兵力,若有官吏敢违抗军令,延误时机,你可先斩后奏,无需请示!”赵将军双手接过虎符,紧紧攥在手中,再次拱手:“末将谨记丞相教诲!定不辱使命!”

运粮船队顺流而下,船帆鼓满了风,如展翅的雄鹰,速度飞快,船身划破水面,激起层层白色的浪花。行至三门峡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被两岸高耸的山峰遮挡,山谷内迅速陷入昏暗,只有少许光线从山缝中透入,照亮湍急的水流。两岸的山峰高耸入云,陡峭的崖壁如刀削斧劈般直立,岩石裸露,呈深褐色,上面布满了青苔和水流冲刷的痕迹。狭窄的河道内水流湍急,漩涡密布,水势汹涌,船只在水中剧烈颠簸,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散架。赵将军站在船头,紧握着腰间的佩刀,刀柄被手心的汗水浸湿,他眯着眼睛,警惕地观察着两岸的动静——这里正是萧丞相反复叮嘱的险地,容不得半分松懈。突然,一阵清脆的梆子声从两岸的山林中响起,“梆梆梆”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格外刺耳。紧接着,无数楚军士卒从山林中冲出,手持弓箭、长刀,密密麻麻地站在崖壁上和岸边,高声呐喊:“留下粮草,饶你们性命!”为首的楚将身披银甲,甲胄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光,他手持长戟立于岸边的一块巨石上,眼神凶狠如狼,高声喝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识相的赶紧弃船投降,留下粮草,或许还能饶你们一条狗命!否则定让你们葬身鱼腹,尸骨无存!”赵将军早有准备,脸上不见丝毫慌乱,他冷笑一声,高声下令:“按丞相部署行事!点火为号!”话音刚落,几名士卒立刻点燃了船上早已备好的火把,三支火把被高高举起,火光冲天而起,在昏暗的山谷中格外醒目。那名楚将正得意洋洋地看着慌乱的汉军,以为胜券在握,却突然听到两岸的山林中响起震天的锣鼓声,“咚咚锵”的声响震得山谷都在微微颤抖。紧接着,无数汉军士卒从山林中冲出,手中的弓箭早已拉满,“咻咻咻”的箭雨如暴雨般射向楚军。原来,萧何早已料到楚军会在此处劫粮,提前半月便命沿途郡县的守军在三门峡两岸的山林中埋伏,备好锣鼓和弓箭,只等运粮船发出信号便发动攻击。楚军猝不及防,被箭雨射得晕头转向,不少人被箭射中,惨叫着滚下山坡,摔进湍急的河流中,瞬间便被漩涡吞没。赵将军趁机下令:“船队加速前进!士卒们做好防御,守住船舷!”运粮船的船工们奋力划桨,船帆被风鼓得更满,船队顺着湍急的水流直冲而下,如离弦之箭般冲过三门峡。楚军在后面紧追不舍,却被两岸的汉军死死拦住,箭矢、滚木不断从山林中落下,楚军伤亡惨重,只能眼睁睁看着运粮船队远去,最终只得丢下数十具尸体,溃不成军,仓皇逃窜。

当运粮船队历经艰险,终于抵达荥阳城外的黄河渡口时,荥阳城早已断粮两日,城内的情况惨不忍睹。城头上的守军饿得头晕眼花,连举弓的力气都快没了,不少人拄着兵器勉强站立,脸色蜡黄,嘴唇干裂出血,有的士卒实在支撑不住,便瘫坐在城墙边,靠挖来的野菜、剥下的树皮充饥,甚至有几个体弱的士卒因营养不良晕倒在城头,气息微弱。刘邦正站在城楼上,扶着城墙的垛口,望着城外楚军连绵数里的营寨,营寨内的火把如繁星般闪烁,空气中弥漫着楚军的呐喊声。他眉头紧锁,脸上满是焦虑,心中更是悬着一块巨石——若再无粮草支援,荥阳怕是撑不过三日,到时候不仅自己性命难保,整个汉军的基业都可能毁于一旦。“主公,您都一天没吃东西了,多少吃点吧。”身旁的侍卫捧着一碗稀粥,粥里几乎全是野菜,只有寥寥几颗米粒,声音带着哀求。刘邦摆了摆手,连说话的力气都有些不足:“我不饿,将士们都快饿死了,给他们分了吧。”就在这时,一名士兵突然指着远处的黄河方向,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甚至带着哭腔:“主公!快看!是船队!是我们的运粮船!是插着‘汉’字旗帜的运粮船!”刘邦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数十艘插着杏黄色“汉”字旗帜的运粮船正缓缓驶来,船帆在夕阳的余晖中格外醒目,如同一道希望的光。他激动得浑身颤抖,双手紧紧抓住垛口,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险些从城楼上跌下去。“快!快打开城门!我要亲自去迎接!”刘邦高声下令,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他甚至顾不上召集随从,便快步走下城楼,带着张良、樊哙等人匆匆赶往河边渡口。船刚靠岸,踏板还未放稳,刘邦便快步冲上前,一把握住跳上岸的赵将军的手,他的手因激动而不停颤抖,声音也沙哑得不成样子:“可算来了!可算来了!赵将军,你们可算来了!”他顿了顿,看着船上堆积的粮袋和甲胄,眼中满是感激,“萧丞相真是我的肱骨之臣啊!不,他比张子房还重要!有他在关中,我何愁项羽不破!何愁天下不定!”赵将军躬身行礼,将萧何的亲笔信递给刘邦:“主公,这是萧丞相的亲笔信,里面详细说明了粮草、兵器的数量,还叮嘱主公注意安抚士卒,坚守荥阳,他在关中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物资。”刘邦接过竹简,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看完后,他长舒一口气,脸上的焦虑终于散去,露出了多日来的第一个笑容。粮车驶入城内时,百姓和士兵们看到粮袋上醒目的“萧”字印记,纷纷围拢过来,欢呼雀跃,不少老兵抚摸着崭新的甲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哽咽着说:“有了粮食和兵器,我们就能把楚军赶跑了!萧丞相真是我们的救星啊!”原本疲惫不堪的士兵们重新挺直了腰杆,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眼神里重新燃起了斗志,守城的士气瞬间高涨到了极点。

深夜,咸阳相府的烛火依旧亮着,如同一颗坚定的星辰,照亮了寂静的夜空。萧何坐在案前,正在批改各县上报的粮产竹简,案上的烛台里,烛油已凝固了厚厚的一层,烛火跳动着,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墙壁上。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连日来的操劳让他眼底布满了血丝,可手中的刻刀却依旧沉稳,在竹简上批改着数字。就在这时,一名信使快马加鞭赶到相府,身上的披风还带着夜露的寒气,他跌跌撞撞地闯入正堂,将一封封漆封口的竹简递给萧何:“丞相,荥阳急信!是主公亲笔写的!”萧何连忙放下刻刀,接过竹简,用小刀挑开封口的漆印,展开细细阅读。信中除了对萧何的感激之词,更详细描述了荥阳的战事——楚军兵力雄厚,攻势猛烈,汉军伤亡惨重,虽然粮草和兵器已送到,缓解了燃眉之急,但兵力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急需增派新兵支援。萧何看完信,将竹简放在案上,再次揉了揉太阳穴,沉思片刻后,当即命侍从:“速去召集所有属官,到正堂议事,不得有误!”三更时分,相府的正堂内灯火通明,十几名属官端坐两侧,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倦意,眼下有着浓重的黑影,显然是被从睡梦中叫醒的,但他们都挺直了腰杆,神色肃穆,不敢有丝毫懈怠。萧何将刘邦的回信传阅下去,待众人都看完后,他沉声道:“荥阳战事吃紧,主公急需新兵支援,此事刻不容缓,关乎汉军生死存亡,绝不能延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传我命令,明日起,在关中各县全面征召新兵,凡年满十六至四十、身体健康者,皆可参军。参军者,免三年赋税,家中田地由官府派人代耕,不用百姓自己操心;父母妻儿由官府按月发放粮食,每人每月两斗米、一斤盐,保证衣食无忧,绝不亏待。”属官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名负责户籍的属官起身拱手,脸上带着些许迟疑:“丞相,关中百姓刚安稳下来,若有百姓不愿参军,担心家中老小无人照料,该如何处置?”萧何眼神一沉,语气严肃:“乱世之中,覆巢之下无完卵。你去告诉百姓们,若荥阳失守,楚军定会杀入关中来,到时候烧杀抢掠,家破人亡,谁也逃不掉。参军不仅是为了主公,更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守护自己的妻儿老小!”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补充道:“另外,从各县的猎户、武师中挑选勇士,组成一支精锐部队,人数不少于五千人。这支军队要配备最好的甲胄、兵器,由我亲自训练,务必练成一支能以一当十的劲旅,尽快送往荥阳。这支部队,要成为主公的尖刀,打破楚军的包围!”

月光如水,洒在咸阳城的练兵场上,将场地照得如同白昼。萧何身着一身轻便的短打,取代了平日里的官袍,腰间系着粗布带,正站在练兵场中央,看着士卒们操练。他虽为文官,却对兵法颇有研究,年轻时也曾舞枪弄棒,此刻指点起士卒们的动作,竟丝毫不输武将。“出拳要快!要狠!直击要害!”“弓箭要拉满!瞄准了再射!浪费一支箭,前线就可能多一名兄弟牺牲!”他一边巡视,一边高声指点,额头上渗满了汗珠,却浑然不觉。一名属官捧着茶水走上前,不解地问:“丞相,您乃文官,掌管着关中的民政、粮草,已是日理万机,为何还要亲自来练兵?交给武将们便是了。”萧何接过茶水,喝了一口,目光望向远处的函谷关,夜色中,关隘的轮廓隐约可见,那是关中的门户,也是汉军的屏障。他放下茶碗,眼中满是坚定:“你不懂。关中是汉王的根基,根基稳固,汉王才能在前线安心征战。我送粮送兵,只能解一时之困,若送的兵都是不堪一击的草包,再多也没用。我亲自训练,就是要让他们明白,他们肩上扛的不仅是兵器,更是关中百姓的希望,是汉室的未来。我要送一支能打仗、敢拼命、守得住阵地的精锐之师到荥阳,让主公知道,无论前线多么艰难,关中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月光下,他的身影虽不算高大,却透着一股不容动摇的力量,如练兵场上的界碑,沉稳而坚定。月光如水,清澈的银辉洒在咸阳城的练兵场上,将场地照得如同白昼,连地面的碎石都清晰可见。练兵场上,数千名挑选出来的精锐士卒正在操练,呐喊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的宁静。萧何身着一身轻便的短打,取代了平日里的官袍,腰间系着一根粗布带,布料上还沾着些许尘土。他站在练兵场中央的高台上,目光锐利如鹰,紧紧盯着下方操练的士卒,不时高声指点:“出拳要快!要狠!直击敌人要害,不要浪费力气!”“弓箭要拉满!瞄准了再射!每一支箭都要射向目标,浪费一支箭,前线就可能多一名兄弟牺牲!”他一边巡视,一边纠正士卒们的动作,遇到动作标准的士卒,还会上前拍一拍对方的肩膀,以示鼓励;遇到动作生疏的,便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他虽为文官,却对兵法颇有研究,年轻时也曾舞枪弄棒,一套基础的拳脚功夫打得有模有样,指点起士卒们的动作,竟丝毫不输武将。一名负责训练的属官捧着一碗茶水走上前,递到萧何面前,脸上带着不解:“丞相,您乃文官,掌管着关中的民政、粮草,已是日理万机,每日睡眠时间不足三个时辰,为何还要亲自来练兵?交给我们这些武将便是了,您也能歇歇。”萧何接过茶水,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滋润了干裂的喉咙,他望向远处夜色中隐约可见的函谷关轮廓,那是关中的门户,也是汉军的屏障,眼神中满是坚定:“你不懂。关中是汉王的根基,根基稳固,汉王才能在前线安心征战,没有稳固的后方,前线再勇猛也只是空谈。我送粮送兵,只能解一时之困,若送的兵都是不堪一击的草包,再多也没用,只会白白牺牲,还会拖累前线的战事。”他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操练的士卒身上,看着他们挥汗如雨的身影,语气沉重:“我亲自训练,就是要让他们明白,他们肩上扛的不仅是兵器,更是关中百姓的希望,是汉室的未来。我要送一支能打仗、敢拼命、守得住阵地的精锐之师到荥阳,让主公知道,无论前线多么艰难,关中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永远有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力支持他!”月光下,萧何的身影虽不算高大,却透着一股不容动摇的力量,如练兵场上的界碑,沉稳而坚定,照亮了汉军的后方,也照亮了楚汉相争的前路。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大唐:我,晋阳知府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