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早朝。
太和殿的空气,像是被抽干了所有杂质的冰,沉重地压在每个人的肩上。百官分列两侧,文东武西,像两片沉默的森林。高高的龙椅之上,皇帝身着十二章纹的龙袍,面容威严,目光如炬,俯瞰着他的江山与臣子。
林若微站在殿中央,是这片森然肃穆中,唯一的、不和谐的色彩。
她身上穿着御医院院使的官服,那身代表着新权势的绯红色官袍,穿在她身上,却显得有些单薄。她能感觉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像无数根细密的针,扎在她的身上。有嫉妒,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不加掩饰的敌意。
“林若微,”皇帝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带着帝王特有的、不容置疑的威严,“你救皇后有功,朕已下旨封赏。今日,你还有何所求,但说无妨。”
这是恩赐,也是最后的试探。所有人都以为,她会谦卑地谢恩,然后顺理成章地接受这份泼天的富贵。
孙太医站在文官之首,脸色铁青。他身旁的几个老臣,也早已准备好了奏折,准备等林若微接受封赏后,立刻以“女子干政”、“以妖术惑众”为由,发起攻讦。
林若微抬起头,迎向皇帝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她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但她的声音,却异常平稳。
“启禀陛下。臣女……斗胆,不敢受此封赏。”
“什么?”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连皇帝都微微挑起了眉头。他见过求官的,求财的,求田地的,却从未见过,有人当面拒绝他的封赏。
“哦?为何?”皇帝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些许不悦。
“陛下,”林若微没有丝毫畏惧,她向前一步,声音清亮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里,“臣女以为,医者之功,非在个人,而在天下。臣女救皇后娘娘一人,不过是治标。若想治本,便需让这天下,少一些需要被拯救的‘皇后娘娘’。”
这番话,立意之高,瞬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她不等众人反应,继续说道:“臣女不要官职,不要金银。臣女今日,只求陛下一件事。”
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句将改变历史的话。
“臣女恳请陛下,下旨,在京城建立一所‘皇家医学院’!”
“皇家医学院?”
这个词,对在场的所有人来说,都是陌生的,闻所未闻的。
“臣女恳请陛下,赐地、拨款,由臣女亲自执教,面向全社会招生!”
“臣女不求学生出身贵贱,不问男女,只要有志于医道,有天分者,皆可入院学习!”
最后那句话,像一道真正的惊雷,在太和殿内轰然炸响!
“荒唐!简直是荒唐至极!”
第一个跳出来的,正是孙太医。他激动得满脸通红,指着林若微,声音都在发抖。“医道乃圣人之学,岂能与贩夫走卒、乡野村夫共学?女子更是无才便是德,让她们抛头露面,学习医术,成何体统!这……这是要乱了我们大周的纲常伦理啊!”
“孙太医所言极是!此事断不可行!”
“男女同校,不分贵贱,闻所未闻!此乃动摇国本之举!”
一时间,反对之声如潮水般涌来。那些守旧的老臣,仿佛看到了末日降临,一个个义愤填膺,痛心疾首。
林若微站在风暴的中心,却异常平静。她知道,她会面对这些。她要做的,就是击碎它们。
她转向皇帝,声音铿锵有力:“陛下!兵强,则国强。然兵强之本,非在兵器,而在兵卒之体魄!民健,则国盛。然民健之本,非在五谷,而在医术之昌明!”
“如今我大周之医道,知识被少数世家垄断,医术凭经验口耳相传,毫无章法,错漏百出!一个良医,可救百人。一个庸医,可杀千人!我们每年在战场上,因伤口感染而死的士兵,不计其数!我们每年在民间,因庸医误诊而死的百姓,数不胜数!这,难道不是在动摇国本吗?”
她的话,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每个人的心上。尤其是那些武将,他们想起军中那触目惊心的伤兵死亡率,脸色都变得无比凝重。
“臣女所求的医学院,就是要统一医典,规范诊疗,培养出成百上千个合格的医者!让他们去军中,去民间,去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这,才是真正的强国之本,盛世之基!”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
“本王,支持林院使。”
是萧绝。
他从武将队列中走出,站到了林若微的身边,与她并肩而立。这个动作,无声地表明了他的立场。
“强兵必先强民。林院使所见,乃百年大计。其心可嘉,其志可佩。”他看着皇帝,眼神坚定,“此事,利在千秋,陛下应准。”
有了靖王的支持,那些原本动摇的官员,也开始陷入了沉思。
皇帝坐在龙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的扶手。他看着殿中那两个并肩而立的身影,一个代表着革新与理想,一个代表着权力与铁血。他们的组合,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忌惮,也感到了些许……心动。
建立医学院,培养只忠于自己的医官体系,这对他来说,诱惑巨大。
但他更看到了其中的风险。不分贵贱,男女同校,这会彻底撕裂这个社会脆弱的平衡。
他沉默了。
整个太和殿,也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至高无上的男人身上。
林若微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知道,她已经将这个时代的棋盘,搅得天翻地覆。
而接下来,是落子,还是掀桌,只在那帝王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