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的气氛格外热络,老太太亲手炖的红烧肉端上来时,油香飘满了整个屋子。琥珀色的肉块裹着浓稠的酱汁,颤巍巍地卧在盘子里。
周晋冀夹了一块放进嘴里,软烂入味,比肉联厂食堂的手艺还多了几分家常的暖意。“婶子;您这红烧肉做得也太香了,比我在食堂吃的还地道!”
张震山的妻子笑得眼睛都眯了:“喜欢就多吃点,知道你忙;平时在厂里也未必能好好吃饭。”
她一边给周晋冀夹菜,一边看向坐在对面的女儿张巧巧,语气突然转了个弯,“说起来,上次我让你给晋冀介绍对象;怎么大半年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你是不是把这事抛到脑后了?”
这话一出,满桌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张巧巧身上。
张巧巧正夹着一块排骨,闻言差点把筷子掉在桌上,连忙放下碗喊冤:“妈!我哪能忘啊!上次我特意托协和医院的同事,物色了好几个女医生和护士,都是知书达理的好姑娘,只是她们太热情;都去周秀兰阿姨家里拜访!是晋冀自己没动静,同时也担心影响不好;怎么能怪我?”
周晋冀放下筷子,笑着帮腔:“婶子,这事不怪巧巧姐,是我的问题。那几位姑娘都挺好的,可当时肉联厂刚开工,天天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要盯生产,一会儿要跑养殖场,连跟人好好聊会儿天的时间都没有,我怕耽误人家姑娘,就没再往下谈。”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我刚在院里立足,要是马上谈对象;怕有人说闲话,影响不好,就想着先把厂子稳住再说。”
张震山的妻子听了,脸上的嗔怪渐渐变成了理解;却还是不依不饶地看向张巧巧:“就算晋冀忙,你也得多盯着点啊!他一个人过日子,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咱们做长辈的,能不操心吗?下次再找机会,多留意些好姑娘,不能让晋冀一直打光棍!”
“知道了妈!”张巧巧无奈地应着,偷偷给周晋冀递了个“你看我多冤”的眼神,惹得桌上众人都笑了。
李怀德在旁边打趣:“巧巧姐,下次找对象可得把好关,得找个能理解晋冀忙、还能跟他一起过日子的;可别找个娇气的,到时候嫌他天天在厂里待着。”
“还用你说!”张巧巧白了他一眼,却也认真点头,“我心里有数,肯定给晋冀找个最合适的!”
午宴就在这样热热闹闹的氛围里结束了。周晋冀看了看表,已经下午两点多,肉联厂下午要盘点冷库的肉品库存,还得跟新联系的养殖场签合同,实在耽误不得。
他起身跟张震山夫妇告辞:“叔,婶子;多谢您二位的招待,我厂里还有事;就先回去了,改天再来看您。”
张震山也没挽留,起身送他到门口,拍了拍他的肩膀:“厂里忙归忙,也得注意身体,别总熬夜。家属院的事你放心,有我在,没人能瞎议论。”老太太还塞了个布包给周晋冀,里面装着刚炖好的红烧肉和几个白面馒头:“带回去当晚饭,别总在食堂对付。”
周晋冀接过布包,心里暖得发烫:“谢谢您,婶子,您也注意身体。”张巧巧夫妇和李怀德夫妇送他到胡同口,李怀德叮嘱:“下次要是厂里不忙,咱们哥俩找个时间喝两杯,别总把自己绷得那么紧。”张巧巧也说:“晋冀;对象的事你别着急,我这阵子再帮你打听,有合适的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周晋冀笑着应下,转身钻进吉普车。车子发动时,他回头看了一眼,张震山夫妇还站在院门口挥手,李怀德和张巧巧也在胡同口望着他。阳光洒在胡同的青石板上,透着股久违的温情;让他想起了在部队时,战友们互相牵挂的日子。
车子驶离机关家属院,朝着肉联厂的方向开去。周晋冀握着方向盘,心里满是踏实——不仅是因为张震山的支持解决了家属院的顾虑,更因为这份来自长辈和朋友的关心;让他在四九城这座陌生的城市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他摸了摸副驾上的布包,红烧肉的香味透过布缝飘出来。或许,等肉联厂的事情再稳一点,真该考虑个人问题了。不过眼下,还是先把厂里的事办好,不辜负身边这些人的信任与期待,才是最重要的。
吉普车渐渐加速,窗外的景色快速后退;周晋冀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肉联厂的生产、家属院的二期工程、生猪供应的稳定……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他不能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