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播种完毕,心头一块大石暂时落地,林小薇立刻将注意力转向了同样至关重要的建房工程。
工地上,号子声此起彼伏,砍削好的木材堆积如山,地基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众人正在忙着搭建房屋的主体框架。
林小薇找到负责木工的大堂哥林子杰和木匠林子深,再次仔细交代了她构思的“围房”细节:“两位哥哥,这围房是咱们未来安身立命之所,得考虑周全。”
我的想法是,“二楼全部设计成住房和存放重要物品的杂物间,干燥通风。”
最外围的一楼,我们建成猪圈, 就在外面相应位置挖上深坑,方便收集猪粪沤肥。猪圈外面,再连着用篱笆围出鸡鸭圈。
中间一圈的一楼,分配给每家每户做厨房,集中在一起,既安全又方便。
最里面的一楼,则是各家的堂屋和日常活动空间。这样布局,紧凑安全,还能互相照应。
两人一边听一边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种集中居住、功能分明的设计,他们闻所未闻,只觉得既新奇又无比实用。
交代完木工活,林小薇忽然想起一个重要环节——屋顶!她设计的这种联排围房,需要大量瓦片覆盖两面坡形的屋顶。她立刻找到了泥瓦匠林大根叔。
“大根叔,您看!这是我要建造的屋子。林小薇仔细给林大根解释房屋的各个细节。”
“大根叔,这房子的结构和样式您大概清楚,您给估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瓦片才够?”
林大根叔搓着粗糙的手掌,面带难色:“小薇啊,你这个想法是好,可是……咱们这儿没有现成的瓦窑啊!这瓦片,没地方弄去。”
林小薇早有所料,微微一笑,语气却十分坚定:“大根叔,我正是为这事来找您。既然没有,不如我们自己建瓦窑,烧制瓦片!您看需要多少人手,尽快把瓦窑弄起来,建房进度可不能等。”
“自己建窑烧瓦?”
林大根叔先是一惊,随即眼中爆发出专业工匠被委以重任的光彩,他略一沉吟,计算道:“要是抓紧的话,给我十个壮劳力,我先带人去找合适土质的地方挖窑!”
“但这选土、和泥、制坯、晾干、装窑、烧制……一套流程下来,就算日夜赶工,最少也得五个月,才能出第一批合格的瓦片。”
五个月?林小薇心中默算,那时已是秋末冬初,正好能在过年之前让大伙儿搬进温暖结实的新房。
“好!五个月就五个月!人手我马上给您安排!”
她雷厉风行,当即调拨了十名壮劳力给大根叔。大根叔也干劲十足,立刻带着人勘察地形,筹备建窑事宜去了。
解决了瓦片问题,林小薇的目光投向了那片已经开出雏形的半山坡荒地。
她小心查看那些精心催芽的棉花种子,只见不少种子已经冒出了细小的、白生生的根芽,发出迫不及待的生长信号。
“不能再等了!”林小薇深知农时紧迫,立刻组织起那些暂时没有固定任务的劳动力,“乡亲们!棉花种子已经发芽,时机稍纵即逝!咱们加把劲,尽快把山坡上的地全部开垦出来!”
在生存希望的驱动下,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到了极致。
锄头挥舞,汗水挥洒,原本杂草灌木丛生的山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整理成一片片整齐的梯田。
仅仅一个星期后,半山坡上所有规划内的荒地都被开垦了出来。
“乡亲们!”林小薇站在坡顶,声音清亮,“拿出你们最后的力气,开始挖地!棉花种子等不及了,我们必须尽快种下去!”
众人齐声响应,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立刻投入到挖坑的工作中。
两三天功夫,整片坡地上便被整理的妥妥贴贴。
接下来是关键一步——施肥下种。
这天夜里,月朗星稀,山谷中一片寂静。
林小薇带领着几十个村民,小心翼翼地在开垦出的坡地上,将之前砍伐晒干的芦苇、杂草堆积起来,点燃了火把。
“大家分散开,盯紧了!绝不能让火势蔓延到山林!”
林小薇低声命令,神情严肃。火焰噼啪作响,映照着人们紧张而专注的脸庞。
他们连夜守着这堆“篝火”,直到所有杂草芦苇化为灰烬,又仔细检查确保没有半点火星残留,才松了口气。
白天不敢烧,就是怕这冲天的浓烟会暴露他们的位置。
收集起来的草木灰,装了满满几十个大箩筐,这可是天然的钾肥和杀虫剂!
第二天,半山坡上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播种景象。
村民们自发组成两人小组,一人在前面用锄头挖出浅坑,另一人紧跟其后,抓一小把珍贵的草木灰撒入坑底,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入两三颗带着嫩芽的棉花种子,再轻轻覆上一层薄土。
有婶子好奇地问:“小薇呀,为啥非要放这把灰呢?怪麻烦的。”
林小薇直起腰,笑着给大家科普:“婶子,这草木灰可是好东西!它既是上好的肥料,能让棉花长得壮实,又能杀死地里的一些小害虫,保护棉苗!这叫一举两得!”
“哎呦!还有这说法?”
众人听了啧啧称奇,“以前咱们真是白瞎了那么多草木灰了!感觉曾经错过了太多!”
就这样,半山坡上,播种的队伍如同雁阵般缓缓推进,形成了一道充满希望的劳动风景线。
不过几天功夫,整片山坡都种上了寄托着过冬希望的棉花。
林小薇还指挥大家在棉花地的边缘、田埂上,见缝插针地点种上了大豆。
又有人不解:“小薇,这豆子和棉花种一起,不会抢养分吗?”
林小薇耐心解释:“不会的。这大豆的根很特别,它能自己制造一种肥料(她避开了根瘤菌固氮的专业术语),不但不抢地力,还能帮旁边的棉花肥地呢!咱们这样套种,一块地既能收棉花,又能多收一季豆子,不是更划算吗?”
“哎呀!原来是这么个道理!”婶子们恍然大悟,脸上满是钦佩,“小薇啊,你这脑子是咋长的?种地这门学问,婶子以后就服你!”
紧接着,在靠近未来居住区的空地上,大家又开垦出几块菜园,种上了各种生长快、产量高的蔬菜,以及能当菜又能当粮的南瓜。
看着眼前这片从无到有、初具规模的田园,林小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粮食终于在这片隐秘的山谷中,扎下了希望的根。接下来的,就是精心照料,等待收获的季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