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但阳光已有了几分暖意,洒在睿城之南一片刚刚平整出来的辽阔土地上。这里,便是未来“百家学宫”的所在。今日,旌旗招展,甲士肃立,一场简单却意义非凡的奠基仪式即将举行。
刘睿一身玄色常服,负手立于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身后站着沈万三、霍去病、苏檀儿等核心班底,以及特意请来的韩老将军韩铮——他的出席,本身便是一种无声的支持与表态。公输衍与端木青则站在稍前一些的位置,神情激动。赵千钧亦一身戎装,肃立在霍去病身侧,目光坚定。
台下,除了各级官员,更多的是被召集而来的能工巧匠、部分表示愿意入驻学宫的学派代表,以及无数闻讯赶来围观的睿城百姓。人头攒动,窃窃私语声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吉时已到——”礼官高亢的声音划破喧嚣。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高台之上,聚焦于刘睿身上。
刘睿没有冗长的讲话,他只是向前一步,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扫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今日,于此地,我等并非仅仅奠下一座学宫之基。”
他顿了顿,让话语在空气中沉淀。
“我等所奠,乃北疆未来强盛之基!乃破除门第之见,汇聚天下英才之基!乃融汇百家智慧,开创前所未有之局之基!”
他的声音逐渐高昂,带着一种令人心潮澎湃的感染力:
“自今日始,此地,不同出身,无论贵贱,但有才学,皆可入此门墙!”
“自今日始,此地,不同学派,无论显隐,但有真知,皆可发声争鸣!”
“自今日始,此地,学问不再束之高阁,必将格物致知,学以致用,反哺于民,强兵富国!”
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重锤,敲击在人们的心头,尤其是那些怀才不遇的寒门士子、被视为“贱业”的匠人方士,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眼眶发热。
“现在,”刘睿的目光落在公输衍和端木青身上,“便请公输先生,端木先生,与孤一同,为此基业,打下第一根桩基!”
早有准备的力士抬上一根粗壮无比、象征着“栋梁”的百年巨木,其顶端已被削尖,裹着红绸。
刘睿率先走下高台,来到那划定好的基坑前。公输衍与端木青紧随其后。公输衍看着那根巨木,又看了看旁边堆放的各种新奇工具,激动得手指微微发抖。端木青则神色肃穆,从药囊中取出一小撮据说能驱邪避秽、保佑平安的草药,轻轻撒入基坑之中。
刘睿接过工匠递来的象征性大锤,并未立刻挥下,而是对公输衍道:“公输先生,学宫建造,一应规制,便托付于你了。望你妙手,铸就此不朽基业。”
公输衍深深一揖,声音哽咽:“殿下放心!衍必竭尽所能,穷毕生所学,使此学宫,成天下机关之圣地,不负殿下厚望!”
刘睿点头,又看向端木青:“端木先生,医者仁心,未来学宫‘济世阁’,需你撑起一方天地,福泽北疆军民。”
端木青敛衽一礼,清丽的面容上满是郑重:“檀儿……定不负殿下所托。”
交代完毕,刘睿不再多言,深吸一口气,举起那沉重的大锤。阳光下,锤头划出一道耀眼的弧线。
“咚——!”
一声沉闷而厚重的响声,伴随着地面的轻微震动,那裹着红绸的巨木桩基,被稳稳地砸入了基坑深处,屹立不倒!
这一声,仿佛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开工!”
随着刘睿一声令下,早已等候多时的公输衍立刻像是换了个人,他猛地跳上一处高地,手中挥舞着一面小小的令旗,声音因激动而尖锐却充满了力量:
“各就各位!按照甲字三号图纸,格物院区域,先行开挖地基!力士组上前!滑轮组准备!测量组,盯紧水平,误差不得超过半指!”
刹那间,整个工地如同一个庞大的机器,轰然启动!
令人惊奇的一幕出现了。想象中的数万民夫肩挑手抬、号子震天的场面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效而富有节奏的忙碌。
只见数十名力士推动着公输衍改良过的、带有轮轴和刹车的大型运土车,往来穿梭。更有借助简易滑轮组和杠杆原理打造的起重装置,将沉重的石材轻松吊起,精准安放。测量人员使用的,是带有水平珠和清晰刻度的新型矩尺,效率远超传统的目测绳墨。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规划中的“天工坊”区域,几台利用附近溪流初步建成的水力锤和锯木机已经开始了试运行,沉重的锤头在水流带动下规律起落,发出“哐……哐……”的巨响,将巨大的原木轻易破开;旋转的锯片则将木板切割得平整光滑。
这哪里是在建造?这分明是在展示!公输衍在用实际行动,向所有围观者,尤其是那些心存疑虑者,展示着机关术所带来的、颠覆性的生产力!
“这……这速度……”一位围观的老石匠看得目瞪口呆,他干了一辈子营造,从未见过如此高效的方式。
“看那锯木!竟如此平整!若用斧凿,不知要费多少工夫!”另一人惊叹。
韩铮站在高台上,默默地看着下方那片热火朝天却秩序井然的工地,看着那些闻所未闻的机关器械,看着公输衍如同指挥千军万马般调度着一切。他心中的最后一丝芥蒂,在这一刻,终于烟消云散。他不得不承认,殿下是对的。这种力量,确实能改变很多东西。
沈万三更是双眼放光,他已经在心中飞速计算着这种建造方式所能节省的时间和成本,以及未来这些技术推广开来,所能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
刘睿没有在工地久留。打下第一根桩基,定下基调,剩下的事情,他相信公输衍和沈万三能处理好。
他转身离开,苏檀儿和霍去病等人紧随其后。
走出不远,他回头望去。夕阳的余晖为忙碌的工地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那根最先立起的红色桩基,在夕阳下格外醒目。夯土声、号令声、水流声、机械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充满希望与力量的乐章。
“快了。”刘睿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这座学宫,将如他预期般,成为北疆真正腾飞的起点。而它的第一根桩基,今日,已深深扎下。它不仅扎在了这片土地上,更扎在了无数人的心中。
思想的种子已经播下,只待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而远方,胡人即将南下的阴云,也使得这片工地上的忙碌,更多了几分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