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暴毙的消息,如同飓风般席卷长江两岸,将本就暗流汹涌的天下局势,彻底搅成了一锅沸腾的滚粥。武昌上空权力的巨大真空,瞬间吸引了所有野心家的目光,一场围绕湖广乃至整个南明未来命运的“争鼎”之战,骤然拉开序幕。
瓜洲,帅府。战争的阴云并未因左良玉之死而散去,反而变得更加浓重。林慕义制定的分化、拉拢、整合之策,迅速化为一道道具体的指令,通过信鸽、快马、快船,投向那片混乱的漩涡中心。
池州前线,李贵接到了新的命令。他麾下的部队,性质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固守池州的铁壁,更是一支携带了政治使命的“先遣经略使”武装。一面继续对残余的、仍试图负隅顽抗或意图投清的左军部队保持高压打击,另一面,则对愿意接触、表现出归顺意向的左军将领,敞开了谈判的大门。
一时间,池州至安庆一线的江面上,出现了奇特的景象:一边是依旧剑拔弩张的对峙和零星交火,另一边,却是打着白旗、往来穿梭的谈判小船。李贵坐镇中军,既要指挥作战,又要接见形形色色的左军使者,许以官爵、钱粮、保全其部众等条件,忙得不可开交。
“将军,金声桓派来的使者又到了,这次口气软了不少,但还是要求保留其全部兵马,独立成军,只听调不听宣……”孙铨拿着刚收到的谈判纪要,向李贵汇报。他如今已不仅是参谋,更承担了大量与左军降将沟通的文牍工作。
李贵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冷笑道:“金声桓?他还做着拥兵自重的美梦呢!告诉他,要么接受我江北军制整编,军官入讲武堂受训,士卒打散重编;要么,就等着被北虏吞并,或者被其他红了眼的左军旧部火并!我们没有太多时间跟他耗!”
他对这些旧式军阀的套路看得透彻。左良玉一死,树倒猢狲散,但每只猢狲都想占据最大的那根树枝。唯有凭借更强的实力和更明确的未来图景,才能压服这些骄兵悍将。
与此同时,王五麾下的夜不收和策反人员,也如同水银泻地般,渗透进左军控制的区域。谣言与真实消息混杂传播:江北军待遇优厚,军械精良,前程远大;北虏残暴,降将如刘良佐等皆不得善终;马士英无能,江南朝廷日薄西山……这些信息,如同慢性毒药,不断瓦解着左军残部的抵抗意志,也为李贵的招降纳叛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瓜洲的动作并非没有竞争者。
北面,多铎在得知左良玉死讯后,先是惊愕,随即大喜过望。他立刻调整战略,一方面严令叶臣、刘良佐等部向江北施加压力,牵制林慕义的主力;另一方面,派出多路使者,携带更加优厚的条件——王爵、世镇、金银无数,疾驰武昌,争抢左良玉留下的遗产。清廷的使者甚至公开宣称,凡率众来归者,不仅赦免前罪,更可“裂土封疆”。
南面,南京的马士英在短暂的惊慌后,也迅速行动起来。他深知若让江北或北虏吞并了左部,下一个就轮到他了。他一边以朝廷名义,连发诏书,痛斥左良玉“叛国”,宣布由其子左梦庚“戴罪立功”承袭爵位(试图扶植傀儡),并派出心腹大臣携带粮饷,前往武昌“安抚”诸将,实则分化拉拢;另一边,则加紧与江北的暗中较劲,甚至不惜放出风声,暗示愿与北虏暂时妥协,共拒“江北之患”。
天下鼎沸,群雄逐鹿。
瓜洲,咨议局内,气氛空前紧张。巨大的舆图上,代表各方势力的箭头和色块不断变化,令人眼花缭乱。
“帅爷!最新军情,金声桓部发生内讧,其副将王允成率五千余人向我投诚!李将军已予以接纳,正在整编!”
“报!马士英派往武昌的钦差,在九江被左部乱兵所劫,下落不明!”
“北虏使者已抵达黄州,正在与马进忠部接触!”
好消息与坏消息交织,机遇与风险并存。每一次情报的更新,都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陈忠看着纷乱的局势图,忧心道:“帅爷,如今三方角逐,北虏势大,马士英阴险,左部残军心思各异,李将军那边压力巨大,进展恐怕难以迅速。”
林慕义凝视着舆图,目光最终落在武昌的位置,沉声道:“乱局之中,快刀斩乱麻固然痛快,但易留下隐患。我们求的不是最快,而是最稳,最能消化。告诉李贵,不必急于求成,稳扎稳打,消化一处,再图下一处。对于真心归附者,务必妥善安置,彰显我新政气度;对于首鼠两端者,保持压力,耐心周旋;对于死硬投虏者,坚决消灭,不留后患!”
他顿了顿,又道:“另外,以咨议局名义,发布《告湖广士民书》。不必过多提及军事,重点阐述我江北新政之要义——清丈田亩,均平赋役,兴修水利,广开蒙学。让湖广的百姓和士人知道,归附江北,并非简单的易主,而是迎来一个更有希望、更讲秩序的明天!”
这是攻心为上。与北虏的野蛮掠夺、马士英的腐朽统治相比,江北新政所展现出的生机与秩序,本身就是最具吸引力的旗帜。
就在陆上争鼎日趋白热化之际,海上,也传来了新的动向。
施福的船队再次抵达瓜洲,这一次,他带来的不仅仅是硝石和闽铁,更有郑芝龙一封语气更加热络的亲笔信。信中,郑芝龙对林慕义“砥柱中流”、挫败左良玉的“壮举”大加赞赏,并隐晦提出,愿在“漕粮改海”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包括共同开拓南洋贸易,甚至……共建一支“足以纵横四海”的新式水师。
显然,左良玉之死和江北展现出的强大潜力与稳定性,让这位海上霸主的天平,进一步向瓜洲倾斜。
林慕义看着郑芝龙的信,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他吩咐钱广源:“好好款待施将军,合作细节,可以谈得更深入一些。告诉他,大海广阔,容得下更多的豪杰。未来的海上格局,未必不能重新划分。”
争鼎之局,已从长江蔓延至大海,从疆场扩展至人心。
林慕义和他所代表的江北势力,正以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与魄力,在这乱世的棋盘上,与各方豪强,争夺着那决定华夏未来命运的——至高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