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元正刚回到王府,霍雷便前来求见。
“世子。”他恭敬地行了一礼,“您明日就要前往高要县,除了刘健之外,我还为您安排了一位新的贴身护卫。”
话音未落,他朝身后轻声一唤,“进来吧。”
只见一位和刘健差不多高的女子缓步走入,对着应元正躬身行礼,“世子好。”
“刘健已将他们在高要县的经历告知我。听完之后,我觉得世子身边或许需要一位……丫鬟。”
与其说是一位丫鬟,不如说他们觉得应元正身边需要一位女性。
“在许多场合中,女子的身份往往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无论是收集情报,还是麻痹敌人,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应元正难得听他说这么长一串话,忙向他道谢,“多谢霍大人提点。”
霍雷颔首,“那世子还有其他需要的人手吗?尽管开口。”
应元正想到了那帮土匪,“麻烦派十个能打的护卫。”
霍雷毫不犹豫地答应,“没问题。”
等他离开后,应元正看向那位新来的护卫,“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喻容。”无论是长相还是声音,都很普通。
“你会些什么?”他问得直接。
“侦查、潜伏、毒杀……皆有涉猎。”
不愧是王府培养出来的。
应元正语气平静地说:“我这里一般不需要你伺候,也请不要随便进入我的房间和书房。”
对方立即答道:“我从刘健那里已经了解过世子的忌讳,自当谨记。”
应元正点头,“那行,麻烦你去通知他们一声,明早我们就出发。”
“是。”
待她退下,应元正才缓缓坐回椅子,端起茶盏,慢慢饮了一口。不一会儿,小东儿敲响了房门。
“世子,四海珍藏的王掌柜到了。”
“让他进来吧。”应元正放下茶杯。
昨天听了何江和刘健的汇报后,本想亲自去一趟四海珍藏,但他想了想,还是偷偷将人请过来详谈。
“王掌柜,何江和刘建多亏了你的照拂才能平安归来,多谢了。”
王掌柜刚坐下,又站起来行礼,“大人折煞老朽了。”
应元正摆手,直入主题,“接下来还得麻烦你。我想知道,除了高要县外,其他县是否也有类似土匪横行的情况?”
王掌柜沉吟片刻,“各地的治安情况,主要还是看各县县令的态度。有些县会组织官兵剿匪,但也有一些县根本无力应对。”
“是因为财政紧张,无法承担剿匪费用?”应元正追问,“那为什么不向上级上报?府里为何也不派人清剿?”
王掌柜低声道,“一个府管好几个县,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那些贫困县,剿匪的花费远高于从当地收上来的税收,多数府衙也不会轻易拨款。”
“可据我所知,高要县并非贫困县。县令应当有能力组织剿匪,更何况县中还有大户人家。”应元正给王掌柜斟了一杯茶。
王掌柜礼貌地接过,“这县确实有些不一样,虽然我们四海珍藏偶尔会派人去收粮,但更多时候,是当地大户主动把粮食运到我们的铺子里。”
应元正眉头一挑。
明明土匪横行,这大户却宁愿自己运送,很明显和土匪是一伙儿的。那这样的话,土匪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难道是……为了阻拦?
高要县里的土地比较集中,按理说税收应当很快完成。可无论是今年还是去年,这里的税赋总是最晚上报。
【应该是将大户的土地税收平摊到其他的农户身上,借此逃税,花了不少时间计算。】
‘这个县真的好适合做,我杀鸡儆猴的那只鸡啊。’
【宿主,你别高兴得太早。能让布政使卢怀远都特别关照的陈家,十有八九背景不简单,多半是京城的人。】
‘京城的人……姓陈又有权势的话,户部尚书陈明礼,内阁次辅陈远。这两人都算。’
应元正端起茶杯,掩饰住眼底的波动。
‘不过,我管他是谁。有本事就来岭南和我对质!’
他抿了一口茶,放下杯子,“那王掌柜怎么看待各民族的税收政策?”
王掌柜吓了一跳,“在下只是一介商人,哪敢对朝廷政策妄加评论。”
“这里只有你我二人,王掌柜不必拘谨。”看他还是不愿意开口,应元正便换了一种说法。
“那您有没有去过各族部落收购货物?”
王掌柜点头:“有的,我常从山地民族那里收购山货或优质木材,而疍民也会来店里卖鱼货。”
“那你有没有问过他们,是怎么交税的?”
“山地民族大多是按山林面积交税,因为山林本就是他们世代居住之地,官府也只是象征性征收一点。至于疍民,因无固定居所、生计依赖渔猎且极不稳定,各地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这确实是个难点,如何合理分配他们的税负,既不过重,又不失公允。宿主,你得好好想想。】
‘你觉得该怎么处理?’
【建议亲自拜访各部首领,了解他们的实际状况后再做决策。但在此之前,有一个关键前提。】
‘什么前提?’
【你必须先解决内部各县的问题。只有当你秉公处理好汉地各县的事务,展现出公正与能力,各部族才会真正信服于你。届时你再着手处理他们的问题,才能事半功倍,顺理成章。】
‘有道理。’
【所以,第一仗至关重要,我们得打漂亮点。】
‘没问题!’
他站起身,对着王掌柜行礼,“多谢掌柜解惑。日后说不定还有需要您的地方,还请不要嫌麻烦。”
王掌柜受宠若惊,连忙回礼,“世子言重了,老朽定当效劳。”
送走王掌柜后,小东儿进来禀报,“东西已经收拾好了。”
“那行,明早就出发吧。”
另一边,卢怀远正在家中等着妻子为他整理出行衣物。
他看到自己的小厮回来,“信送出去了吗?”
对方点头,“都送出去了,加急件。”
卢怀远松了口气,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我倒要看看,这位钦差大人怎么应对。”
次日,他们在巡抚衙门集合。
应元正一身便装,身后跟着小东儿、刘健、喻容,以及霍雷安排的十名护卫。
而卢怀远只有三名书吏。
他原本还指望靠巡抚衙门的兵丁撑场面,一看应元正身边的壮汉,就知道对方信不过巡抚衙门。
这人也就8岁,心眼子怎么那么多。
“出发吧。”应元正一声令下,“我们要一路疾行,赶往高要县。”
“疾行?”看到应元正冰冷的眼神,卢怀远立即闭上了嘴。
但他心里暗暗叫苦,这一招打的他措手不及,只能祈祷信再快一点送到。
就在他们整队出发的同时,朝堂上也终于收到了关于辽阳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