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捻诀的余温尚未散尽,云瑨望着洞府内壁上流转的灵光,心中那片曾被迷雾笼罩的修行之路,终于如破晓时分的天际般逐渐清晰。
此前在龙暴禁区生死间的顿悟、与五福如意的灵识共鸣、对十大元素法则的反复推演,此刻尽数凝结成一条坚实的路径——不仅要让自己突破桎梏,更要带领身边众人踏入更高阶的修仙历程。
这份信念不再是缥缈的念想,而是如铸剑炉中淬炼的精钢,带着沉甸甸的笃定,在他胸腔中愈发炽热。
他素来带着学者般追本溯源的执拗,越是触及修行的核心,便越想探究那藏在法则背后的真理。此刻这份思维模式再度活跃起来,如同运转的星轨般,将散乱的感悟串联成线,开始琢磨起修行的具体日程与细节。
按照修仙界流传千年的常规认知,修士毕生追求的“乾坤大道”或“混沌大道”,本质便是构建属于自己的内世界,进而掌控世界之力。
这内世界的构成,说穿了便是以时空道则为撑起天地的骨架,以五行法则为孕育万物的基石,再将修士对天地大道的种种感悟——或是对风的灵动、或是对雷的刚猛、或是对水的包容——一点点填入其中,如同为空白的画卷添上色彩,让这片空间从虚无走向丰满,从贫瘠走向繁盛。
而修士的修为,便随着这份丰满一同成长。
每一次对法则的更深层感悟,都会化作内世界里新增的灵植、流淌的溪流,或是更稳固的山峦;每一次境界的突破,都是内世界疆域的一次扩张。
到了最后,修士能调动内世界的全部力量,抬手间引动天地风云,凝出掌控混沌的大神通——这便是世人所说的“天地乾坤,乾坤天地”,是无数修士终其一生追逐的目标。
可云瑨却在这公认的真理中,嗅到了一丝“断层”的气息。
天地乾坤本是世界大道的具象,带着天地自然的运转规律;而修士要做的,是认识、感悟、把握乃至掌控这包罗万象的天地万道。
可这两者之间,究竟靠什么联系、融合、贯通?反过来想,那无穷无尽的大道法则,又是如何作用于修士的灵识与肉身,让凡人之躯得以承载神性之力?
他不信这中间是虚无的空白。必定有一根看不见的主线,如同连接天地的虹桥,将修士与大道紧紧系在一起,唯有如此,修士才能借由这根线触摸法则、役使神通、掌握力量。
这个疑问如同一颗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云瑨闭上眼,灵识沉入记忆深处,开始回溯自己数次进阶的历程——筑基时借雷电之力劈开经脉、金丹期以火焰淬炼神魂、元婴初期凭冰系法则抵御心魔,每一次突破的关键时刻,都有“生机”在暗中牵引。
那是雷电中蕴含的毁灭后的新生、是火焰里藏着的燃烧后的孕育、是冰层下涌动的蛰伏后的苏醒。
更遑论他此前将“以生机为核心”的修行理念分享给云屏、梦莹仙子及五福如意时,众人皆能从中受益,甚至有人借此突破了卡了数年的瓶颈。
这些亲身经历与实证,如同钥匙般,终于打开了那扇隐藏的大门——
那连接修士与大道的主线、那融合法则的纽带、那沟通天地的桥梁、那调和万力的介质,正是“生命、生机、生发”的存在与作用。
云瑨猛地睁开眼,洞府内的灵光仿佛被他眼中的亮光驱散几分。
他忽然明白,这不仅是连接两者的纽带,恐怕还是天地乾坤、无数大道得以存在的根源。
试想,若没有生机,五行法则不过是死寂的元素,时空道则不过是冰冷的轨迹;若没有生发之力,大道法则只会永远停留在初始状态,不会演化出山川草木、鸟兽虫鱼。
而对于修士而言,这“生机”既是认知大道的唯一手段,是调和多法则冲突的关键机制,更是修行的终极目标——让自己的内世界,成为能孕育无限生机的真正天地。
念头通达的瞬间,云瑨终于确定了自己未来的修行道路:
以生命、生机、生发为根本驱动力,如同为内世界点燃永不熄灭的火种;
辅以“阴阳两极”平衡法则,让光与暗、刚与柔、神魂与肉身达成完美的和谐,避免法则冲突反噬自身;
再配合“时空之力”与十大元素——基础五行之外,再加上光、暗、风、雷、冰这五种变异元素——以五福如意赠予的禄菡空间为根基,一点点将体内那片虚无的空间,淬炼为能自主运转、承载万物的“体内新世界”。
他要的不是简单的内世界,而是能“生衍万物,界纳天地”的真正疆域。
通过这片新世界的构建与完善,打破修仙界数千年来“先修境界再筑世界”的常规桎梏,形成一套只属于自己的专属修炼体系——而这套体系,终将成为他在修仙界立足,乃至站上巅峰、获得尊崇地位的基石!
这份规划并非空中楼阁。
他的“万法之体”,早已解决了多元素、多法则兼容的根本矛盾,不必像寻常修士那样,因灵根单一而只能专精某一种法则,而是能同时承载十大元素与时空法则的融合;
如意神莲孕育的禄菡空间,更是天生的“内世界胚胎”,不仅提供了稳定的容器,更自带一丝世界本源的气息,省去了从虚无中开辟空间的千难万险;
前段时间龙暴禁区之行,他不仅感悟到了基础的世界之力,还收获了十大元素灵晶、空间碎片与岁月神钟碎片——这些都是构建内世界的珍稀材料,足以让他在短时间内快速推进,不必受限于资源匮乏的困境。
思路逐渐清晰时,云瑨便想为这套功法取个名字。
初时他想到“灵犀”二字——既暗合了对生命生机那细腻入微的感知,如同心有灵犀般与法则共鸣;也藏着对爱侣何煦影仙子的思念,每次感悟生机时,总会想起她曾说过“万物有灵,生机为魂”的话语;
更包含了他设计这套功法最基础、最直接的目标:
以灵犀通大道,以生机衍世界。
而“坤乾”二字,则是为了凸显功法的格局——以生命为核心的内世界,本就该如坤地般包容,如乾天般广阔,能容纳天地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