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宏门从前未曾与朝廷有过交集,在这件事情上却表现得格外反常。
皇上道,“这件事发生后我便让老五去解决了,他之前经常在外行走,也认识了不少江湖人,他出面事情或许要好上许多。
只是他前两天传回来的消息说,江湖诸人对朝廷意见极大,个别势力甚至有了反心,若真如你所说根源出在万宏门,那这万宏门绝对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万宏门。
万宏......
听着这个名字皇上突然想起前朝皇室有一位王爷名字里就带了宏,只是当初太祖皇帝血洗皇宫的时候,这人已经杳无音讯多年,最后也一直没有被找到,很多人都认为他或许已经不在人世了。
想到着,皇上突然唤了一声,“来人。”
影卫从暗处落下,“参见皇上。”
皇上道,“你去细查查万宏门,事无巨细。”
见此情景太子道,“父皇可是想到什么?”
皇上摇摇头,“无事,你刚回来,先回东宫休整休整,这件事朕先让老五去做。”
太子拱手行礼,“是。”
太子又去坤宁宫陪皇后用了一顿饭才回东宫,回到东宫管家就将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都事无巨细的汇报上来,包括但不限于朝中局势,各位王爷私底下的动作,还有小王爷大闹打马游街,马场遇险,还有前两天的七夕被绑事件。
太子就这样静静的听着,一直等到管家说完了,才摆了摆手,“好,孤知道了, 你先下去吧。”
管家欲言又止,太子眉头一拧,“还有什么事,你细细说来。”
管家又道,“是还有两件事。”
“嗯,你说。”
管家道,“瑞王殿下好像看上了大理寺卿颜大人家的姑娘。”
太子对长乐公主这个长姐是尊敬爱重,对瑞王殿下这个幼弟是呵护备至,也有一直派人跟着他,不是什么重要的事,瑞王殿下的消息几乎上是一旬一送。
所以早在很久之前这件事就报在了管家这里。
太子挑眉,“哦,那为何这次父皇的赐婚没有他?”
管家飞快地抬头看了太子一眼,又低下头去道,“大概是因为颜姑娘已经订亲了吧。”
太子无语了,默了一会他才道,“所以小九这是看上了人家的未婚妻?”
管家把头低得更低了,“瑞王殿下不止看上了,还打算抢。”
计划都制定几版了。
闻言太子厉喝一声,“胡闹。”
“他堂堂王爷,怎能抢夺人妻,这让世人怎么看他。”
“今儿天色已晚,明天我亲自去看看。”
说完太子又道,“还有一件事是什么?”
管家开口,“今年新入詹事府的探花郎卫镧与齐王殿下有来往。”
太子道,“可曾探听到是什么事?”
“没有,只是下头的人看见他们私底下见过两回,但最后好像都不欢而散。”
沉思了一会,太子似是想起什么,“我记得卫镧的老家在梧州。”
“对,在梧州惜福县。”
“此事先不用放在心上,你让人稍加注意就行。”
“是。”
“行了,下去吧。”
“是。”
管家应声而退,室内就只余下了太子一人。
他记得,大皇兄以前在梧州待过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因为王妃病重才回的京城。
这不是什么大事,他从不看轻谁,或许卫镧今后会有所建树,但如今他不过是一个小人物。
他只是不明白,卫镧一个刚入朝堂的新人,既入了东宫,为何还要同齐王纠缠。
太子一回去,东宫就热闹了起来,原先太子没在,各佳人都歇了争奇斗艳的心思,现如今太子回来了,一个个的别提打扮的多卖劲了。
但打扮的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太子回来的第一晚,自然要歇在太子妃宫里。
许久不见,太子又正值壮年,夫妻敦伦完,太子说起了一件事,“你改日寻个由头,将大理寺卿颜大人家的女儿叫来,看看其品性如何。”
虽说她已经订婚,但乐桉心思单纯,却身份尊贵,若此人品行不端,难保她不会利用乐桉在某些事情上达到她的目的。
闻言太子妃也不问什么,直接就应下了。
太子看她一眼,道,“睡吧。”
太子回京了,且一下早朝就被皇上留下问话,回府后又赐了太医前去请平安脉,还在国库中挑了许多补品赐了下去。
当然这并不包含在太子此次任务的奖赏里。
这些都被很多原本因太子不在朝中而心思摇摆不定的人看在眼里。
太子回来的第五日,也就是七月二十六,是安王与鸿胪寺卿温大人家嫡长女温乔大喜的日子。
王爷成亲,按照规矩王爷在府中等着就好,所以是王府的人前去温家迎新娘子,接亲的场面很是盛大。
今天的天气也很给力,太阳很好,仔细感受能感觉到细碎的微风从指尖拂过。
突然队伍前头跑出来几个打闹的小孩,稳步前进的队伍乍然停了一下,原本轻轻掀起盖头看外面热闹景象的温乔,一个没坐稳,脑袋磕在了花轿上,明明并不严重,可她就这么昏了过去。
在外面的人看来轿子不过是轻轻晃悠了一下,当是没有什么事。
队伍继续前进,轿子里的人也悠悠转醒,她不出声、也不动作,没有像刚刚一样不安分的想要看有多少人来恭贺她新婚。
花轿顺利到了安王府门前,安王踢了轿门,新娘子由喜婆搀着下了花轿,跨过火盆、马鞍,一直到正堂两位新人一起拜了天地,高堂。
安王的生母贤妃早故,所以今天坐在高堂上的就只有皇上和皇后。
“夫妻对拜。”
两位新人拜完,随着一声“礼成”温乔被人搀扶着送进了洞房。
接着安王来揭了盖头,喝了交杯酒,新房内就剩下温乔一个人了,陪同温乔嫁过来的丫鬟有四个,其中两个是一直跟在她身边长大的,另外两个是温夫人刻意挑选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