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小队带着一身风雪和沉甸甸的发现返回了“希望前哨”。那沉睡观察者的影像资料和微观符号的高清扫描图,立刻成为了苏婉工作的绝对核心。她几乎将自己完全封闭在兼作实验室的房间里,周围堆满了从各处搜集来的、与远古符号学、天体物理、甚至神秘学相关的残破资料,试图破解那繁星般符号背后的含义。
阿雅则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回前哨的防御。雪山基地的发现意味着潜在的威胁等级再次提升,她必须确保前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拥有足够的自保和反应能力。她加强了快速反应小队的训练强度,并开始规划在更远距离上建立预警前哨站的可能性。
小七在回来后,明显沉默了许多。那次近距离接触沉睡的庞大意识,似乎在她敏感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她不再轻易动用感知能力,偶尔尝试,也变得更加谨慎和节制。苏婉没有强迫她,只是让她帮忙整理一些简单的资料,或者去温室照看那些日益茁壮的绿苗,希望通过接触熟悉的、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安抚她。
几天后,苏婉的研究取得了初步进展。她发现,那些微观符号的排列方式,与她在南极遗迹中接触过的、用于标记宇宙坐标和时间的某种古老编码体系有部分相似之处,但更为精简和抽象。
“……这不是完整的讯息,”苏婉在核心会议上,指着投射在粗糙墙面上、经过她放大和处理的符号图像,向玛莎、克罗宁以及阿雅解释道,“它更像是一个……索引,或者一个指向特定‘时间段’和‘空间点’的标签。”
她切换了图像,展示出另一组复杂的演算:“我尝试用已知的几种模型进行反推,结合北塔信号中提到的‘周期性能量读数’,得出了一组概率最高的时空坐标。这个坐标指向的……并非我们所在的星系,甚至不是邻近的星系团。它位于一个非常遥远、人类观测记录中几乎空白的宇宙深空。”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这个结论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理解范畴。克罗宁眉头拧成了疙瘩,显然对这些“星啊空啊”的东西感到不耐烦,但他保持了沉默,因为雪山基地的实景影像让他无法否认某些超常事物的存在。
“这个坐标意味着什么?”玛莎问出了关键问题。
“不确定。”苏婉摇头,脸上带着困惑,“可能是观察的目标区域,可能是信号的来源地,也可能是……某种定期报告的接收点。但结合‘溪谷镇’被精准‘清除’的痕迹,我倾向于认为,这个沉睡的观察者,其任务是监控那个遥远坐标点发生的某种现象,并定期向某个地方汇报。而‘溪谷镇’的居民,可能意外接触或发现了与这个观察任务相关的、不该被知晓的东西,导致了被‘清除’。”
这个推测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一个沉睡在地球的外星造物,却在监控着宇宙深空的某个角落,并且会冷酷地抹除任何可能干扰其任务的本土生物?
“那我们呢?”阿雅突然开口,声音冷静,“我们发现了它,甚至进入了它的巢穴。我们是否也已经在它的‘清除’名单上?”
这个问题如同冰锥,刺破了短暂的学术氛围。
苏婉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目前没有迹象表明我们触发了它的防御或清除机制。小七感知到的是‘沉睡’和‘做梦’,而非敌意。或许,只要我们不试图破坏它的休眠,或者不触及它任务的核心秘密,我们暂时是安全的。但这只是猜测。”
她看向众人,语气变得无比严肃:“我们现在掌握的,只是拼图的碎片。观察者的目的、它监控的对象、它向谁汇报、以及它是否会醒来……所有这些,都是未知。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
“北塔。”阿雅立刻意识到了方向,“那个观测站,他们监测到的‘深空异常能量读数’,很可能与这个坐标有关。”
目标再次明确。北塔观测站,必须去。那里可能藏着将所有这些碎片连接起来的关键信息。
“这次,我带队。”苏婉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她看着阿雅和玛莎,“解读这些信息需要我的专业知识在场。而且,如果观测站还有幸存者,由我进行接触和沟通更合适。”
阿雅眉头微蹙,但没有立刻反对。她知道苏婉说的是事实,但让苏婉亲自涉险……
“太危险了!”克罗宁终于忍不住出声,“你是我们这里最聪明的脑袋,要是出了事……”
“正因为如此,我才必须去。”苏婉的态度异常坚定,“有些信息,无法通过远程传递和转述。我们需要第一手的判断。而且,”她看向阿雅,眼神中带着信任,“我相信阿雅和我们的队伍。”
玛莎权衡良久,最终沉重地点了点头:“好吧。但行动计划必须万无一失。阿雅,苏婉博士的安全,是此次任务的第一优先,高于一切信息获取。”
“明白。”阿雅的回答简短而有力。
会议结束后,苏婉回到房间,看着桌上林默留下的那本边缘磨损的笔记本,轻轻抚过封皮。她低声自语,仿佛在向那位逝去的战友承诺:
“我们找到了线索,林默。虽然前路更加莫测,但我们会继续走下去,弄明白这一切。为了你守护的这个世界……”
新的远征计划,围绕着苏婉的亲自参与,开始紧锣密鼓地制定。团队即将再次出发,向着北方那可能隐藏着宇宙秘密的雪山之巅,带着更多的疑问和更重的责任,踏上征程。
拼图之路,通向更高处,也通向更深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