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初兴,根基未稳,他无法就此放手。
女娲静静地听着,面上圣洁光辉不变,心中却掠过一丝微澜。
她敏锐地察觉到,兄长拒绝的背后,不仅仅是责任,更是一种选择——一种更紧密地与这新生的人道、与这自强不息的人族绑定在一起的选择。
这选择,无形中在她与兄长之间,划下了一道微妙的界限。
或许,当初就不该送兄长伏羲进轮回。
她沉默片刻,绝美的容颜上看不出喜怒,终究没有强求,只是轻轻颔首,声音恢复了那份属于圣人的空灵与距离:
“兄长所言在理。既是如此,小妹便不再叨扰。娲皇宫之门,永远为兄长敞开。”
她的目光再次转向轩辕,语气淡然超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
“轩辕,你以武证道,开辟新途,于人族乃大幸,于洪荒亦是变数。望你好自为之,善用此力,莫要辜负此番造化,亦莫要行差踏错。”
这话语,既是告诫,也是提醒,更隐含着一丝来自天道圣人的审视。
轩辕神色肃穆,踏前一步,拱手行礼,身躯挺拔如松,不卑不亢:
“轩辕谨记圣母娘娘教诲。武道生于人族,亦将守护人族,导人向强,护族卫道,此心此志,天地可鉴,亦不负伏羲、神农二位兄长所托,不负万民所望。”
他的回应,不仅是对女娲,更是对身后两位人皇,对整个人族的承诺。
女娲不再多言,深深看了伏羲一眼,那目光中似乎有万语千言,最终却只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
周身霞光流转,身影渐渐淡化,最终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火云洞天之中,只留下一缕淡淡的造化清气,缓缓融入洞天蓬勃的生机里。
她来得突然,去得也干脆。
女娲离去后,火云洞天短暂地陷入一种奇异的寂静。
那并非空无,而是某种紧绷的弦松弛下来后的宁和。
神农看向伏羲,语气带着真挚的关切:
“伏羲兄长,您其实……不必因我等……”他想说,不必因为他们而放弃与妹妹团聚的机会。
伏羲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脸上露出豁达而睿智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历经沧桑后的通透:
“神农贤弟,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他目光扫过洞天内外那愈发浓郁、欢腾的人道气运,
“与妹妹团聚,日后自有时日。你我皆为人族皇者,当知此刻乃人族气运蜕变之关键节点,岂能因私废公?我留于此,非仅为坐镇,更是为亲眼见证,亲身参与这人道新篇。”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
“况且,妹子她……身为天道圣人,立场超然。我与人道绑定越深,有些界限,反而越需要明晰。今日之选择,于我,于人族,或许才是长远之道。”
这番话,透露出他更深层的考量,关乎圣人与人皇,天道与人道之间那微妙的平衡。
神农闻言,神色一凛,缓缓点头:
“兄长深谋远虑,神农明白了。”
他不再纠结于此,转而看向轩辕,眼中带着询问。
伏羲的目光也转向轩辕,变得锐利而充满期待:
“轩辕,你感觉如何?这混元之境,与武之大道融合可还顺畅?有无滞碍之处?”
轩辕收敛心神,沉声回应,眉宇间虽有意气风发,却也带着深知重任在肩的沉稳:
“回禀二位兄长,这段时日的夯基,境界已然稳固,混元道果与武道本源交融无隙。只是……”
他微微蹙眉,
“此番证道,感悟太过浩瀚磅礴,武之大道虽立,其中诸多精微分支、运用法门、传承体系,尚需大量时日细细梳理、构建。譬如炼体之极致,杀伐之真意,心神锤炼之法,以及如何与我所立‘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的人道精神更深结合,皆需完善。”
“嗯,此乃应有之义,急不得。”
伏羲颔首,表示理解,
“大道初立,千头万绪,正需沉淀。你便在此闭关,全力梳理武道。火云洞如今禁制已去,但有你这位混元人皇坐镇,比任何禁制都更安全。我与神农,以及诸位先贤,会为你护法,同时引导日益增多前来朝圣、修炼的族人,筛选英才,为你将来传播武道,储备根基。”
“正是此理。”
神农接口道,他抚着长须,眼中闪烁着务实的光芒,
“武道传承,非一日之功。需有典籍,需有师承,需有适合不同资质的修炼法门。你闭关时,我与伏羲兄长亦可先着手,将你证道前后所展露的武道精义,结合我等对人族体质、心性的理解,整理出一些基础框架与入门法诀,供初来者参悟,也为武道传承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轩辕听着二位兄长已然开始为他筹谋未来,心中暖流涌动,更感责任重大。
他再次郑重行礼,声音铿锵:
“轩辕,拜谢二位兄长鼎力相助!有劳兄长为吾护法,为武道铺路!”
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
他承载的,是人族通往更强未来的道路开拓之责,绝非一人之力可成。
就在这时,洞天之外,隐隐传来喧嚣之声,那声音由远及近,如同逐渐汇聚的浪潮。
那是感知到火云洞剧变、从洪荒各地星夜兼程汇聚而来的人族修士、部落首领、乃至有潜力的年轻子弟。
他们带着激动、虔诚与对力量的渴望,想要朝拜这新生的圣地,觐见他们证道混元的皇,感受那传说中的武道气息。
伏羲与神农相视一笑,那笑容中带着欣慰与迎接挑战的从容。
“看来,我们有的忙了。”
神农笑道,眼中并无厌烦,反而充满活力。
“忙些好,忙些好!”
伏羲眼中睿智的光芒更盛,他抬手虚引,仿佛在拥抱那来自洞外的蓬勃人气,
“人气汇聚,信念凝聚,方能使我人道愈发昌盛,使人族气运如烈火烹油,愈发兴旺!这正是我等所愿!”
轩辕感受着洞外那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炽热的人道信念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洞天,与他自身的武道意志、混元道果产生强烈共鸣,心中豪情与使命感交织升腾。
他不再犹豫,对着伏羲、神农及周围逐渐显化而出、气息同样因人道解放而昂扬的数位人族先贤虚影,再次深深一揖。
“如此,轩辕便去闭关了。外界之事,拜托二位兄长与诸位先贤!”
话音落下,他身影一闪,化作一道流光,没入洞天深处一座新生的、通体萦绕着浓郁武道意志、仿佛由无数战斗烙印汇聚而成的赤色山峰之巅。
那里,将成为他梳理武道、构建体系的道场。
而伏羲与神农,则相视点头,各自整理了一下衣冠,脸上带着和煦而威严的笑容,并肩沉稳地走向洞天入口。
他们身后,几位气息或苍劲、或锋锐、或厚重的先贤虚影亦步亦趋,准备共同迎接那些满怀希望与憧憬的族人。
火云洞天,这人族又一祖庭,在经历了禁锢解除、人皇证道、圣母来访的层层波澜后,并未归于沉寂,反而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充满活力的姿态,迎接着属于它的、也是属于整个人族的新时代。
洞外,人声鼎沸;
洞内,武道意志冲霄。
洪荒风云,因武而动,因人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