娲皇宫悬于天外,万千霞光流转不息,宫阙巍峨,雕梁画栋间造化道韵自成循环。
正殿内云霞铺地,灵雾氤氲,气氛却凝滞得近乎粘稠。
女娲端坐主位云床,圣容恬静,气息已与整座宫殿乃至洪荒天地隐隐共鸣,臻至不可思议之境。但她清澈眼眸中,含着一丝极淡的无奈。
客位上,三清并肩而坐。
太清老子面色古井无波,只唇角抿紧些许,泄露出心绪不宁;
玉清元始背脊挺得笔直,眉宇间锁着深深困惑与难以化解的焦躁;
上清通天看似随意,手指却无意识敲击膝盖,眸中锐光闪烁,显出内心不平静。
尴尬弥漫在圣人道场。
三清一者为盘古正宗,二者为女娲师兄,如今师妹已成圣,他们却困守准圣巅峰,还要前来请教。沉默压得殿内灵雾都迟滞了几分。
元始终究按捺不住,深吸一口气打破沉寂,声音带着金石质感和急迫:
“女娲师妹,吾等今日冒昧来访,实因道途困顿,心焦如焚,特来请教成圣之法!”
他语速渐快,似要倾吐郁结:
“自从依老师所传斩却三尸,迈入准圣巅峰,至今岁月流转,修为却如陷泥沼,再难寸进!鸿蒙紫气虽躁动不安,却始终如雾里看花,无门可入!更令人心惊者,洪荒骤变,地道崛起,世界升格…然也摸不到成圣之机。”
通天接过话头,语气沉重:
“正是如此。斩尸之前,吾等法力神通增长迅猛,然斩尸之后,虽法力更为精纯磅礴,然于大道感悟,于自身位格,竟觉前路茫茫。老师处亦再无指引,只言‘缘法’二字。吾等…实不知下一步该踏向何处。”
他下意识朝不周山方向瞥了一眼,
“尤其见那巫族,补全地道,气运滔天,竟隐隐有后来居上之势……”
一直闭目不语的老子,缓缓睁开双眼,眼底无为清气流转,又似有万千算计沉浮。
他声音低沉舒缓,却字字千钧:
“师妹,你已证道成圣,超脱物外。吾等三人,承盘古遗泽,本有证道混元大罗金仙之望。然则,如今困守准圣巅峰,前路断绝。吾等心中…实有疑虑。”
他微微一顿,将那句盘旋已久的疑问轻声问出,
“莫非,老师所传这斩三尸之法,于吾等而言,并非坦途,反是…歧路?”
最后“歧路”二字,轻若尘埃,却重如山岳,砸在殿内每一位心头。
连最是桀骜的通天,闻言也面色一凛,目光灼灼看向女娲。
女娲面对三清连番诘问与那近乎直指道祖的质疑,绝美面容浮现一抹苦笑。
她轻叹一声,声音温润却坦诚:
“三位师兄,非是女娲藏私。吾之成圣,机缘巧合占据大半。乃是得…高人点拨造化真谛,明悟创生之机,而后造化人族,功德天降,恰合天道运转,补全其至关重要一环,方得以功德牵引鸿蒙紫气,一举冲破桎梏。”
她目光扫过面露期待的三清,轻轻摇头:
“于那鸿蒙紫气之玄妙,于老师所传斩三尸终极合一之关窍,吾之理解,恐怕未必能深于三位师兄苦心钻研。至于成圣法门…”
她再次阖眼,圣人神念微动,试图于天道长河中窥视三清前路,片刻后再次睁眼,无奈道,
“天机依旧混沌一片,晦涩难明。或许,老师所言‘各自缘法’,确非虚言。吾之道,未必是三位师兄之道。”
三清闻言,脸上难以抑制地掠过浓重失望。元始眼中光彩都黯淡了几分。
老子沉吟片刻,复又开口,语气更为恳切:
“师妹已成圣,视角境界已非吾等准圣可比。即便无具体法门,可否请师妹分享一番,于圣人眼中,这煌煌大道究竟为何等光景?功德之运用,法则之极致,又是何等气象?或许,能为我等拨开些许迷雾。”
女娲神色稍霁,点头道:
“师兄此问,倒不难解答。此乃境界感悟,非关具体秘法,与三位师兄分享,亦是应有之义。”
她稍作沉吟,周身圣韵微微荡漾,缥缈道音自其口中流淌而出,并非刻意宣讲大道,却字字句句引动法则共鸣:
“圣人眼中,万物非万物,法则非法则,皆为道之显化。一念动,可调天地之力,非是强行御使,而是顺应其势,如臂使指。天地灵气,法则丝线,皆如自身延伸…”
她首先阐述圣人境界与天地的关系,那是一种近乎“合道”的视角。
接着,她重点区分功德与气运:
“功德乃天道嘉奖,亦是因果凭证,用之弥补根基、提升感悟、淬炼灵宝,无往不利,然其核心在于‘契合天道’。气运则为势力、命数之聚合,可助修行,护持道统,然易聚易散。功德如薪,可点燃自身道火;气运如风,可助火势,却非火本身。”
随后,她结合自身造化法则,描述法则感悟到极致之象:
“法则并非死物,有其性,有其灵。悟其本源,方可称掌控。如吾之造化,非仅创物,更是赋予其‘生’之规则,定其命数轨迹,此乃更深层次之运用…”
女娲并未传授任何具体神通法门,所讲皆是自身成圣后对大道本质的认知和理解。
然而,这些高屋建瓴的阐述,如同为三清推开一扇窥见更高境界的窗牖。
元始听得目光灼灼,他对天道秩序的理解本就深刻,此刻闻听圣人调动天地之力乃“顺应其势”,顿觉以往许多关于如何梳理洪荒规则的困惑豁然开朗,对“秩序”二字的领悟更深一层。
通天眉飞色舞,女娲所言法则有其“性灵”,深合他截取一线天机、有教无类的理念,只觉对“截”之道的把握更为精妙,脑海中无数剑道、阵道灵感迸发。
老子虽依旧沉默,眼底却有无为清气剧烈翻腾,女娲所言“功德如薪”、“法则非死物”,让他对“无为”背后那“无不为”的宏大力量有了全新认知,体内太极图道韵都自发流转加速。
他们的法力修为并未瞬间暴涨,但道基却被圣人级数的感悟洗礼冲刷,变得愈发浑厚扎实,以往修行中许多晦涩难通之处此刻茅塞顿开,对于自身力量的掌控和未来道途的方向。
虽然具体路径依旧模糊,但大体的框架和感觉却清晰了许多。这是一种底蕴的加深,潜力的提升。
良久,女娲止住讲道,殿内道韵余波缓缓平息。
三清仍沉浸在那玄妙感悟之中,各自体悟。
半晌,老子率先回过神来,起身,对着女娲郑重一揖:
“多谢师妹解惑授道之恩,此番论道,受益无穷。”
元始和通天亦紧随其后,郑重行礼,脸上失望尽去,取而代之的是沉静的思索和一丝增强的信心。
“三位师兄客气了,同门论道,理所应当。”
女娲起身还礼。
三清告辞,转身步出娲皇宫。
离开那片圣境,重回洪荒天地,三人互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未散的感悟和重新燃起的探究之光。
老子望向苍茫大地,缓声道:
“女娲师妹之道,终非吾等之道。然其言‘各自缘法’,确有其理。”
他目光似乎穿透无尽空间,落在那巍峨的不周山,
“或许,吾等之机缘,不在天外,而在这洪荒之内。”
元始眉头微皱,他对巫族印象不佳,但此刻却并未反驳,只是沉吟道:
“盘古殿…父神遗泽…或许,真该去寻那巫刚一问。即便无成圣之法,或能明了地道之变,于吾等亦非坏事。”
通天眼中锐光一闪,抚掌道:
“大善!那巫刚能帮后土补全地道,绝非寻常祖巫!找他聊聊,说不定真能有所得!”
三人计议已定,化作三道清光,便欲往不周山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