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班的日子,是在汗水、泥土与无声的角逐中度过的。王二娃这个副班长当得名副其实,他不仅自己训练刻苦,对班里的战士要求也极为严格。他深知,侦察兵是部队的眼睛和耳朵,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付出血的代价。
他将自己琢磨出的那套训练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山谷里,经常能看到战士们身披插满杂草树枝的伪装网,在泥地里一趴就是半天,学习如何与环境融为一体;能看到他们练习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攀爬岩壁和树木;能看到他们互相扮演敌我,进行残酷的近距离格斗和捕俘演练。
王二娃尤其强调“感觉”的培养。他让战士们蒙上眼睛,仅凭听觉和嗅觉判断周围环境;让他们在漆黑的夜里,不带任何照明穿越复杂地形;让他们学会分辨不同武器发出的声音,判断距离和方位。
起初,一些从战斗连队抽调来的老兵还有些不服气,觉得王二娃年纪轻,仗着几次功劳和“小聪明”瞎指挥。但几次对抗演练下来,他们彻底服气了。王二娃带领的小组,总能神出鬼没地“摸调”他们的哨兵,总能提前预判他们的行动路线,总能利用他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任务。
一次夜间渗透演练,王二娃带着狗子、铁蛋三人,愣是在一个自诩防守严密的老兵排眼皮底下,将一面小红旗插在了其排指挥所的屋顶上,而对方直到天亮才发现。自那以后,再无人敢小觑这个年轻的副班长。
狗子在王二娃的刻意培养下,前方侦察能力愈发精湛,一双眼睛毒得能分辨出地上被踩过和自然折断的草茎有什么区别。铁蛋和石柱则成了班里的强击手,徒手格斗和冷兵器使用让老兵都发怵。栓柱则凭借着细心和不错的记忆力,成了班里的“活地图”和情报整理员。
王二娃自己,也在这种教学相长中不断巩固和提升。他将老班长传授的传统侦察经验,与自己带来的现代理念不断融合,形成了一套更适合当前八路军条件、也更高效的侦察作战体系。他甚至开始尝试着绘制更为精细的战术沙盘,用泥土和树枝模拟出周边关键地域的地形,带着全班一起推演各种可能的敌情和应对方案。
这种新颖直观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战士们的兴趣和战术思维。连老班长和周教导员来看过之后,都大加赞赏,认为值得在全支队推广。
随着训练的深入,王二娃感觉时机渐渐成熟。他需要一个契机,让一件关键的装备“合理化”地出现。
这天,他带领全班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野外生存兼远距离渗透训练,目标是在不被“敌方”(由支队另一个连队扮演)发现的情况下,抵达五十里外的一处预定地点并返回。
训练进行得很顺利,王二娃小组凭借着高超的潜行和伪装技巧,成功绕过了数道“敌方”封锁线。在第二天傍晚,他们潜伏在一处可以俯瞰一条重要山谷的山脊上休息。
王二娃借着整理装备的时机,假装从那个一直随身携带的、破旧但却被他视若珍宝的帆布挎包(空间依附的掩饰)里翻找东西,然后,他“意外”地摸出了一个用油布包裹的长条状物体。
“咦?这是啥?”他故意发出疑惑的声音,吸引了狗子几人的注意。
他小心地打开油布,里面是一个沉甸甸的、带着皮革外壳的双筒物件。
“二娃哥,这是……望远镜?”狗子眼尖,认了出来,但语气带着不确定,因为他见过的望远镜都是单筒的,而且没这么精致。
王二娃“仔细”端详着,脸上露出“恍然”和“惊喜”的神色:“我想起来了!这是……这是上次在鬼子营地搞破坏的时候,从一个军官帐篷的角落里顺手摸的,当时黑灯瞎火,以为是啥铁疙瘩,就塞包里了,后来受伤养伤,都给忘了!”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他上次大闹敌营,情况混乱,顺手牵羊点东西太正常了,而且他养伤期间行李确实没人动过。
他拿起望远镜,按照“常识”拉开,凑到眼前,向着山谷下方望去。
“嗬!”他故意倒吸一口凉气,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好东西!看得真清楚!连那边树上鸟窝里有几个蛋都看得清!”
狗子、铁蛋几人顿时围了上来,好奇地轮流观看。当他们透过那清晰得令人震惊的镜片,看到远处如同近在眼前的景物时,都发出了阵阵惊叹。
“天爷!这比咱支队那架老掉牙的强太多了!”
“二娃哥,你这手顺得太值了!”
王二娃心中暗笑,脸上却一本正经:“这事先别声张,等回去后交给支队。这可是侦察的利器!”
他成功地将这架来自后世的、性能远超这个时代的高倍军用望远镜的出处,归结于那次混乱的敌营之行。有了它,侦察班如虎添翼。
训练结束,侦察班圆满完成任务,全员安全返回,还“意外”地带回了一架性能卓越的望远镜,再次让支队首长们惊喜不已。参谋长亲自试用了望远镜后,爱不释手,但最终还是下令配发给侦察班使用,毕竟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王二娃和他带领的侦察班,凭借着严格的训练、新颖的战术和 now 这架“意外”获得的先进装备,迅速成为了雁北支队手中一把真正的、锋利无比的尖刀。
而磨砺已久的刀锋,渴望着饮血。山外的鬼子似乎也调整了策略,扫荡的规模虽然缩小,但针对性更强,小股部队之间的侦察与反侦察、渗透与反渗透战斗日趋频繁。
终于,支队的命令下来了:侦察班全体,配合主力一连,前出至根据地边缘的某区域,对一股频繁活动的鬼子精锐侦察队进行清剿,务必获取其活动规律和可能掌握的根据地情报。
真正的战斗,在召唤着这把已然砺就的利刃。
王二娃抚摸着那架冰凉的望远镜,眼神锐利如鹰。
出击的时候,到了。
(第四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