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天机阁江南总部议事厅。
巨大的沙盘几乎占据了整个厅堂,山川河流、城池关隘被微缩得栩栩如生。沙盘四周,天机阁核心成员肃然而立,目光都聚焦在沙盘上那些颜色各异的标记上。
诸位,黄蓉手持一根细长的玉杖,站在沙盘前,经过数年经营,我天机阁势力已遍及天下。今日请诸位前来,便是要明确我阁当前版图,以便制定后续方略。
玉杖首先点在江南区域,这里密密麻麻插满了红色小旗。
江南为我阁根本之地。黄蓉声音清越,以太湖总部为核心,苏州、杭州、扬州等重镇皆在我掌控之下。通过商业网络、武林同盟及官府渗透,江南八州二十二县,政令皆出我阁。
玉杖西移,指向大理故地。
滇南分阁已正式成立,以朱丹臣为镇守使。原大理国土尽数纳入,设三府九县,推行我阁新政。此地盛产药材、矿产,更是通往吐蕃、天竺的要道。
接着,玉杖北上,落在西夏境内。
西夏虽名义上仍由李乾顺统治,但一品堂高手尽数归附,军政要职半数由我阁人员担任。可以说,西夏已是我阁附庸。
萧峰抱臂而立,沉声道:西夏铁骑骁勇,若能善加整编,可成一支劲旅。
黄蓉点头,玉杖继续移动,划过广袤的中原大地。
中原地区,我们采取渗透策略。开封、洛阳、长安等重镇皆有我阁商号、武馆。通过金钱开路、武力震慑,已与六大门派达成盟约,各地绿林豪杰也多愿听我阁号令。
阿朱补充道:影堂在中原设有七十二处分舵,消息灵通。宋廷的一举一动,皆在掌握。
玉杖转向北方,在金国与蒙古交界处轻轻一点。
金国日衰,内部腐败。我们已暗中扶持几位将领,必要时可助其稳定局势,延缓蒙古南下。至于蒙古......
黄蓉神色凝重起来:铁木真统一漠北,号称成吉思汗。其势正盛,恐非金、宋所能挡。萧部长已率北疆先遣军前往雁门关外建立前哨,联络契丹旧部,试图在草原上制造牵制。
程灵素指着沙盘上几处绿色标记:灵鹫宫掌控天山南北,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皆听号令。西域商路已初步打通,可直通波斯。
王语嫣轻声道:还有一处不可忽视——吐蕃。我们通过商队与当地高僧建立联系,已获部分贵族支持。吐蕃地势高峻,若能掌控,可成西南屏障。
沙盘上,红色标记从江南向外辐射,如同一个巨大的蛛网,覆盖了大半个天下。西至天山,东临大海,北抵草原,南达滇南。
南宫宸静静听着汇报,目光在沙盘上缓缓移动。这天机阁的版图,比他预想的还要广阔。这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江湖门派,而是一个横跨多国、影响亿万生灵的庞然大物。
财政状况如何?他忽然问道。
沈青阳立即上前:回阁主,我阁主要收入来自三块:一是江南的丝绸、茶叶、瓷器贸易;二是西夏的矿产、战马;三是大理的药材、玉石。去年总收入,约等于宋廷岁入的三成。
兵力部署?
萧峰答道:直属兵力约五万,其中江南两万,西夏一万五千,大理一万,灵鹫宫五千。若算上可调动的附庸势力,总兵力可达十万之众。
黄蓉总结道:综合来看,我阁如今已是一个政经军一体、横跨多国的超级组织。论财力,富可敌国;论武力,独步天下;论势力,遍及四海。
厅内一时寂静,众人都被这庞大的版图所震撼。
南宫宸缓缓起身,走到沙盘前。他伸出手指,轻轻划过那些红色标记覆盖的区域。
还不够。他声音平静,却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蒙古铁骑终将南下,届时生灵涂炭。我们要做的,不是偏安一隅,而是要在这乱世中,建立一个新的秩序。
他的手指点在沙盘上空白的北方:草原需要平衡,不能任由铁木真一家独大。
手指移向中原:宋室腐朽,需要一场变革。
最后,他的手指划过整个沙盘:我们要建立的,不是一个王朝,而是一个超越王朝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各国可以保持自治,但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战争受到制约,贸易自由流通,文明得以传承发展。
王语嫣眼中闪过明悟之色:就像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南宫宸摇头,比那更加紧密。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真正的天机联邦,以天机阁为核心,各国为成员。联邦负责外交、军事、贸易规则,各国负责内政。
黄蓉若有所思:如此一来,既避免了统一战争的残酷,又能形成合力对抗外敌。更重要的是,可以逐步推行我阁的理念。
正是。南宫宸目光扫过众人,如今我们的版图已经足够庞大,是时候考虑如何将这些分散的势力,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了。
他指着沙盘:下一步,我们要在雁门关外建立北方总部,作为经营草原的支点。同时,要加快西域商路的建设,打通与欧洲的贸易通道。在江南,要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作为联邦的样板。
众人听着这宏大的蓝图,都不禁心潮澎湃。这已经超越了寻常的争霸天下,而是在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格局。
诸君,南宫宸声音提高,天龙之局已定,逍遥之世已临。接下来,我们要创造的,是一个真正能够御使风云、定鼎乾坤的新秩序!
厅外,阳光正好。沙盘上的红色标记,在日光下熠熠生辉,仿佛预示着这个新兴势力不可限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