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太师府。
闻仲立于堂中,望着桌上的战报,脸色铁青,刚从东海回来,就遇上战败了的消息。
魔家四将与九龙岛四圣,还是自己请来的,如今命丧西岐,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头上。
闻仲那只竖眼开合间,金光中满是怒火与凝重,案上的青铜爵,被指节捏得咯咯作响。
“西岐竟有如此能人?连魔家四将与九龙岛,八位道友都折在了那里……”闻仲沉声自语,声音里带着压抑的震怒。
闻仲深知这八人皆是太乙金仙,尤其魔家四将的法宝神通,寻常仙人也难以抵挡,如今却落得个身陨上榜的下场,可见西岐城中藏龙卧虎。
旁边的吉立、余庆两位弟子垂首侍立,大气不敢出,他们跟随闻仲多年,从未见太师如此失态。
闻仲深吸了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竖眼之中金光渐敛:“看来,本太师不出马是不行了。”
闻仲转身看向了两位弟子,“传令下去,点齐三十万大军,本太师要亲自兵伐西岐!”
“师尊!西岐如今势大,且有高人相助,是否需向碧游宫求援?”吉立小心翼翼地问道。
闻仲摆了摆手,沉声道:“师祖有法旨: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投身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动。”
闻仲自信凭借自己的神通与威望,未必讨不到好处,更何况,他隐隐觉得,此次西行或许能遇上些,意想不到的助力:
“本太师本太师亲自前去会会他们,若真有棘手之处,再做计较也不迟。”
三日后,三十万商军在朝歌城外集结,旌旗蔽日,甲胄如林。
闻仲跨下墨麒麟,手持雌雄双鞭,立于阵前,威风凛凛。
那墨麒麟乃是上古异兽,踏云而行,吼声能震慑万灵,光是站在那里,便散发着慑人的凶威。
大军开拔,一路向西,所过之处,各地无不迎送,不敢有丝毫怠慢。
这日,大军行至黄花山附近,忽闻山中传来阵阵厮杀之声,夹杂着金石交鸣与异兽咆哮。
闻仲勒住墨麒麟,竖眼微开,望向山中,只见妖气与煞气交织,显然是有精怪争斗。
闻仲眉头微蹙,正欲命人绕道而行,却见山中冲出四员大将,个个形貌奇特,正被一群山妖围攻。
为首一人面如蓝靛,发似朱砂,手持一柄开山斧,正是邓忠。
紧随其后的是辛环,生有双翅,手持双锤,在空中盘旋。
张节则手持长枪,枪法凌厉,陶荣骑着一头花斑豹,挥舞双锏,四人虽身陷重围,却毫无惧色,奋勇厮杀。
闻仲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能看出来,这四人皆是修炼有成之人,却并非为恶之辈,身上带着一股刚正之气。
闻仲当下怒喝一声:“何方妖孽,敢在此地放肆!”
说罢,闻仲催动墨麒麟,雌雄双鞭脱手飞出,化作两道金光,直扑那群山妖。
闻仲得双鞭乃是后天极品灵宝,金灵圣母所赠,威力无穷,那些山妖哪里抵挡得住,瞬间便被打得魂飞魄散,剩下的见状不妙,纷纷四散奔逃。
邓忠四人见状,皆是一愣,随即上前对着闻仲躬身行礼:“多谢太师出手相救,我等感激不尽!”
闻仲打量着四人,问道:“你等是何人?为何会在此地与山妖争斗?”
邓忠抱拳道:“我等乃黄花山的土匪,分别是邓忠、辛环、张节、陶荣。”
“此地山妖不知为何,无缘无故就对我等出手,等我们反应过来时,却不想被他们围攻了。”
“若非太师相救,我等今日怕是很难脱身了。”
闻仲闻言,心中微动,他见四人都有异术在身,虽然是土匪,自己也正是用人之时。
如今西岐战事吃紧,正需要人手,这四人神通不凡,若能收入麾下,必能战力大增。
闻仲开门见山,“本太师正欲前往西岐,平定叛乱。”
“你等虽为土匪,何不随我建功立业?他日功成,必有封赏。”
邓忠四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意动。
他们久居黄花山,虽有修行,却难有出头之日,闻仲乃是商朝太师,地位尊崇,能得他赏识,正是天赐良机。
辛环展开双翅,在空中盘旋一圈,朗声道:“闻太师乃国之柱石,我等愿追随太师,共讨西岐逆贼!”
邓忠、张节、陶荣也纷纷应和:“我等愿效犬马之劳!”
闻仲哈哈大笑道:“好!有你四人相助,大事可期!随我一同出征,待平定西岐,本太师必向大王为你等请功!”
当下,邓辛张陶四人,便加入了商军阵营,闻仲命他们为先锋,大军继续向西进发。
有了这四员大将,商军士气更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抵达了西岐城下。
而此时的西岐城内,正迎来几位特殊的客人。
这日,西岐侯府外,两道金光落下,现出两位少年将军。
一人身着黄金甲,手持遁龙桩,面容英挺,正是文殊广法天尊之徒金吒。
另一人身披青木甲,手持吴钩剑,身姿矫健,乃是普贤真人之徒木吒。
两人刚落地,便被守将引入府中,姜子牙见二人到来,喜出望外:“金吒、木吒两位师侄,你们怎么来了?”
金吒躬身行礼:“奉师尊法旨,特来相助师叔,共伐商纣。”
木吒也跟着行礼:“我等愿听从师叔调遣。”
姜子牙抚须大笑:“有你二人前来,真是如虎添翼!”
正说着,又有两道流光落在府外,化作两位年轻人,一个手持水火锋,一个肩扛降魔杵,正是清霄洞道德真君的弟子,韩毒龙与薛恶虎。
“姜师叔,我二人奉师命前来,助西岐一臂之力!”韩毒龙朗声道。
薛恶虎也道:“我等带来了师尊的仙粮,可解军中缺粮之忧。”
姜子牙更是欣喜,连忙命人将仙粮收好,对众人道:“有诸位贤侄相助,何愁商军不破!”
陈槊四人立于一旁,见阐教弟子接连下山,心中了然。
封神量劫已到关键时候,阐教显然是要加大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