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刘海忠忍不住问道:“杨师傅,您别卖关子了,赶紧说说,为啥非要八百块买零件?”
“是,到底咋回事?”杨建哲也一脸困惑。
杨师傅一听,眉头拧成了疙瘩,“我有点后悔了,你们连这个都没想清楚就行动了,我真怀疑跟你们合作能不能赚到钱。”
一听杨师傅这么说,易忠海急了,连忙说:“老杨,是我们考虑得不够周全,不过这件事肯定能赚钱,不然你也不会答应吧?”
见杨师傅点头,易忠海继续说:“我们就是好奇,这些零件真的这么贵吗?”
“行,那我给你们讲讲。”杨师傅翻了个白眼,开始解释。
其实事情很简单,外面现在根本找不到卖收音机和电视机零件的地方,要想买,只能去工厂,还得有关系,否则工厂是不会对外卖的。
一次买一两个或者几十个零件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大批量买才行。
所以,杨师傅一直以来都以为易忠海他们准备的钱,一部分是为了回收旧物,另一部分则是购买零件所用。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易忠海他们压根儿就没往这方面想。
听完杨师傅的阐述,易忠海三人的脸色都变得不太好看,
因为这代表着成本要增加了,相应地,能赚的钱就变少了。
好在问题不算太大,只要把收音机和电视机修好再卖出去,依然有利可图。
这么一想,几人的脸色又缓和了些许。
“你们说这事儿该怎么办?”易忠海望向刘海忠和杨建哲两人。
“还能咋办?”刘海忠开口说道:“给钱呗,能赚点总比一分不赚强。”
杨建哲也跟着点了点头。
见此情形,易忠海深吸一口气,把钱递给了杨师傅。
接过钱的杨师傅面露不满地说:“搞得好像这钱是我自己的似的。”
“老杨,你误会了。”易忠海连忙解释,“我们就是感慨一下,之前确实没想到这一层。”
“行了。”杨师傅不想听他们解释,“那我先回去了,明天早上还得去买零件,下午回来就开修。”
易忠海他们还能说啥?啥也说不出来,眼瞅着杨师傅都快生气了。
看着杨师傅开门走出去,离开了院子,易忠海三人面面相觑,只能坐在凳子上唉声叹气。
看来,还得再等一天才能开始赚钱。
“那个,明天还继续收吗?”杨建哲突然问道。
“还收个啥,你出钱?”刘海忠没好气地说。
杨建哲张了张嘴,不再吭声。
另一边,许大茂他们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
送走了师傅后,一个个坐在何雨柱家里唉声叹气。
不过他们这边的情况比易忠海那边稍微好点,因为他们还没定价,所以成本少一些,大多数的收音机都是几块钱收来的。
然而,这笔突如其来的、不在计划内的开支,无疑是让他们少赚了不少钱,这也让他们更加郁闷。
可无论是易忠海他们,还是许大茂他们,都不知道接下来还有更让他们郁闷的事儿等着他们。
当天晚上,王锴就把刘传武等人收来的收音机和电视机全都修好了。
收音机和电视机的维修成本只有五块钱,买零件时的那些烦恼压根儿就不值一提。
他压根儿就不用费劲到处找零件,这样一来既省了不少时间,又能省下不少钱。
王锴给每台收音机和电视机都贴上了价格标签,然后就去休息了。
第二天,他又继续去“捡破烂”了。
而满院子的人则坐在家里,焦急地等着两位电视机厂的师傅把零件买回来。
这一等,就是一上午。
到了下午,两位师傅竟然一块儿来了。
走到中院的时候,他们互相看了看,然后分别走进了何雨柱和易忠海的屋子。
杨师傅一进屋,易忠海立刻站起身,满脸笑意地接过他手里的大箱子:“老杨,都买齐了吗?”
“放心吧,够用一阵子了,我歇会儿,马上就开始修。”杨师傅坐到凳子上,给自己倒了杯水。
“好嘞!”易忠海笑得合不拢嘴,终于可以开始赚钱了。
一旁的刘海忠和杨建哲也是一脸喜悦。
接着三个人的目光一直盯着杨师傅,看他端起茶杯,喝水,放下杯子。
杨师傅被他们看得有点不自在,只好苦笑着走到简易的工作台前,开始修理。
看到这情景,易忠海三人又互相看了看,都能看出对方眼里的兴奋。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三个人连话都不敢说,生怕打扰到杨师傅。
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兴奋劲儿慢慢消失了,脸上的笑容也不见了,开始变得焦躁起来。
因为已经过去了十几分钟,杨师傅连一台收音机都没修好。
他们还记得王锴把收音机送进去,不过几分钟就修好了拿出来。
怎么到了杨师傅这儿就变慢了呢?
但他们不敢催,怕惹恼了杨师傅,让他不干了,只能继续等着。
终于,半小时后,杨师傅修好了第一台收音机,接上电源调试了一下。
听到收音机里传出的声音,杨师傅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到这一幕,易忠海三人也松了口气,几十块赚到了。
接着,三人又对视一眼,易忠海开口问:“老杨,熟悉了吧?”
他没有直接问杨师傅为什么修得这么慢,而是绕了个弯子提醒他。
“还行,多修几台就会快一点了。”杨师傅明白他的意思,便这样回答。
一听这话,易忠海几人立刻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安静地等待着。
又过了半小时,杨师傅修好了第二台。
第三台只用了27分钟。
之后杨师傅站起来在屋里活动了一会儿,足足十分钟才重新坐下开始修。
就这样一直干到晚上六点,
杨师傅一共干了五个小时,只修了七台收音机。
然后他就准备走了,
也不是真的走,只是表示要回家了,他在工厂上班也只干到这个时候。
看着杨师傅离开,易忠海几人愣住了,
但看着修好的七台收音机,想着至少能回本几百块,他们也没再说啥。
总之总算是能赚钱了。
从明天开始,杨师傅就能全天干活,到时候赚得更多。
可一看满屋子还有一百多台没修的收音机和电视机,几人又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他们不知道的是,
此时的杨师傅正和许大茂请来的师傅一块儿走出院子,两人好像提前商量过似的。
走出四合院一段路后,杨师傅小声问:“小刘,你在零件上赚了多少?”
“三百多。”小刘露出一口白牙,“杨师傅你呢?”
“我!”杨师傅得意地笑了,“不多不少,刚好四百!”
“嘶——”小刘吸了口气。
“杨师傅,您比我还狠!”小刘忍不住说道。
“这话怎么讲的。”杨师傅不满地说:“要不是我们,他们能从哪买零件?还赚钱?赚个屁。”
“也是。”小刘点头同意,接着问:“杨师傅,您真觉得这事儿赚不到钱吗?”
杨师傅居然冷笑一声:“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这事儿肯定能赚,只是不是他们赚罢了。你信我没错。”
“那您说我们明天还来不?”小刘好像一直跟着杨师傅走。
“来,为啥不来?”杨师傅立刻回答:“不来不就等于我们不对了吗?等他们赚不到钱,自然就不需要我们了,还得给我们道歉。”
“行,那我全听杨师傅的。”小刘重重地点了点头。
听到这话,杨师傅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开始回忆起来。
那天易忠海来找他时,他确实被消息吓了一跳,酒桌上就答应了。
可第二天酒醒了之后,仔细一想,他就发现了问题。
哎,你说一个人咋可能在一天里修好那么多收音机和电视机呢?就连他们电视机厂的大师傅也做不到。
所以他就起了疑心,想去瞅瞅王锴,顺便观察观察。
在院子门口碰见了王锴,本来杨师傅还想看热闹呢,结果他注意到王锴瞅见他身上的东风电视机厂标志时,竟然露出一丝冷笑。
当时杨师傅就觉得事情不对劲,王锴明显知道他是东风电视机厂的,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猜出易忠海打的啥主意。
可王锴却表现得满不在乎,甚至还笑了,好像看不起他似的。
毕竟到现在他都不明白,王锴是咋做到一天修那么多收音机和电视机的,简直不是人干的活儿。
不过杨师傅觉得这不是重点,王锴更像是在嘲笑易忠海想插手回收收音机这“买卖”,换句话说,王锴根本不怕易忠海抢他饭碗,甚至可能还在琢磨着怎么让易忠海他们吃亏呢。
这时候杨师傅就警觉了,心里也开始盘算,所以当晚没提醒易忠海他们零件的事儿,还发现许大茂他们也请了小刘,就找小刘合计着先在零件上捞一笔。
看情况呗,反正也不用他们出钱,要是顺利就拿一份分成,要是出事也没啥损失,至少已经在零件上赚了好几百,够好几个月工资了。
怎么算都不亏!
易忠海和许大茂他们压根不知道杨师傅和小刘的小九九,此时正瞅着两人修好的收音机和电视机,又激动又发愁。
激动的是,只要把这些修好卖出去就能赚钱,发愁的是,杨师傅和小刘修得太慢,根本比不上王锴。
这样一来,王锴赚的钱还是比他们多。
不过这也算不错了,多亏了王锴“帮忙”想出这法子,他们自己还想不到能这么赚钱呢!
于是这一晚上,王锴发现院子里的负面情绪少了不少。
他非但不着急,反而还有点乐呵,因为现在负面情绪越低,过两天反弹就越大。
他很期待那一天。
第二天,王锴照例去“捡破烂”,刘传武他们也照例回收旧电器,不过现在得走老远才能收到点东西,基本上都快到四九城另一边了。
而易忠海和许大茂他们等不及了,带着修好的那点收音机和电视机出门卖。
虽然附近需求饱和,让他们走老远才卖完,但终究是卖出去了,卖出去就代表赚到钱了。
虽然离回本还差得远,但他们脸上还是露出了笑容。
今天两位师傅又各自修好了十几台收音机和电视机,更高兴了,对王锴的不满也少了点。
因为今天易忠海和许大茂没收废品,所以刘传武他们收获不小,带回一百多台收音机和十几台电视机。
不过刘传武的脸色不好看。
因为他们已经快把四九城走遍了,明天之后收回来的家电数量肯定大幅减少。
“王主任,这可咋办?”刘传武忧心地问王锴。
“别急,明天先把这两天的货卖出去再说。”王锴神色平静地回答,他早就料到这一点,这事本来就不打算长久干。
“昨天的都修好了?”刘传武惊讶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