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一观点源自于老子所着的《道德经》第五章,它表达了一个判断性的陈述,即天地对待所有生命并无偏私,任其自然发展与消亡;若非大明长公主所言,又有谁敢于提出此等观点。
听着屋外天宇传来的轰轰雷声,听着屋外地面传来的刷刷雨声,满屋子的人都有些说不出话来。
好一会,朱徽媞才在一屋子静寂中回过身道:“怎么?都没人能说些什么吗?这可太令本宫失望了。”
秋试的诗会不同于春试的诗会,春试诗会上还有不少平民秀才,对于那些平民秀才来说,无论再艰险的局面都不会轻言退缩,因为那就是他们展现魄力和才干的最好机会。可身为官员之子及豪绅之子,谁又敢在这种杀气腾腾的话语下轻言方寸。
即便朱徽媞现在的态度好像很和善,那些参与诗会的官员、勋贵也不敢轻易发言。
知道场中不能没人回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的话,知道场中没人比自己更合适回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的话。柳如是定了定神,轻轻在手中拍了拍巴掌说道:“公主殿下的词句果然有如惊天动地般发人肺腑,这类圣人圣言更是世间少见。”
“只不知公主殿下可否告知我等,此等词句又是公主殿下从那处幽僻古迹中寻得出来?”
随着柳如是提醒,众人纷纷回醒过来,王子平也赞叹道:“君姑娘所言甚是,此等词句唯有圣人圣言才能发出,公主殿下当浮一大白。”
朱徽媞却微微一笑,不紧不慢道:“怎么?你们想知道这词句的来历吗?不过恐怕要让你们失望了,因为这词句并非出自圣人之口,也并非得自什么古迹,而是某个武林高手从江州县带回的原话。想那武林高手身份,比起本宫而言,更不可能妄言。”
江州县?
突然听到这话,不仅地异星白面郎君郑天寿,甚至王子平的双脸也刷一下变白了。
能让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在这时用江州县暗指之人,也就唯有江州学究吴用一人。而在江州县中,相信除了吴用外,谁也说不出此等狂放话语。
毕竟学究吴用早就有遥尊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为正室的狂言妄语,再说出此等肺言,也并不会令人意外。
不过,不说柳如是,王子平先才却偏偏跟着说了这是什么圣人圣言的蠢话,立即大感尴尬地狠狠瞪了柳如是一眼。而柳如是在知道此话乃是出自吴用之口后,更是当即低下头去,也就不必再去面对王子平的暗恨目光了。
朱徽媞却望也不望陷入尴尬的王子平,转向一旁若有所思的朝议大夫朱升道:“朱议郎,想通此话可用在何处了吗?”
“臣想通了,此句果然大赞。”
没有任何犹豫或迟疑,朱升当即从座上站起道:“想那吴学究果然乃一时人杰,不管此句是否圣人所作,但都可当得上圣言二字。既是圣言,我等自当扶帚随允之。”
“好!说的好。只恨那老狗却仍在路上磨蹭,以至此句迟迟见不得光。本宫记得那老狗乃是朱议郎的座师吧!既如此,你也快些将他给本宫催进京来,免得他在外面转悠愈久,世人就愈不明所以然。”
老狗?
一听这话,朱升就满脸汗颜。因为吴用的奏折迟迟不能提请朝议,正是因为奏折的另一发起人龙虎山洪信还未到京的缘故。
而龙虎山洪信正是朱升的座师,难怪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会当面催促。
不过,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能以“老狗”来称呼龙虎山洪信,也可见其欣赏之意。毕竟所有人都知道,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颇有些市井风范,不仅骂人经常用老狗、老东西、老家伙一类辞藻,就是赞人也经常会吐出老狗、老东西、老家伙一类词句。
只是不知龙虎山洪信重新得到朝廷重用,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是否又在后面做了推手。
即便心中不明白,朱升仍是毕恭毕敬鞠了一躬道:“下官明白了,下官即日便启程请尊师速速归朝议事。”
“知道就好,既如此,今日就散了吧!”
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带着畅快语气挥了挥手,然后也不理会众人,直接就离开了诗会会场。
看到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就这样离开了,众人都有些愕然,只有几个朝中文散官或是勋贵纷纷站起来向朱升道喜道:“朱议郎,恭喜恭喜,看来朱议郎不日便又要高升了。”
“同喜、同喜,此事原本就不是朱某及家师一门、一户之事,到时还望各位大人同襄共举之。”
“……那是,那是,不消朱议郎提醒,现在还有哪个朝官不知该怎么做。但还是公主殿下说对了一句话。未免今日一样多出事端,朱议郎还是早些去将尊师请回朝廷为妙。”
不去管那些莫名其妙的应试秀才及美妙佳人,几名官员都仿佛遇到喜事般纷纷相互道贺起来。
毕竟有了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如此论调的支持,他们也不再担心宫中会不会传来反对声音了。
但这对于一旁的应试秀才们来说,看上去总觉得有些傻眼,王子平忍不住问道:“朱议郎,各位大人,你们都在这里说些什么啊!难道你们不觉得公主殿下先前的词句有些过于狂放吗?难道是朝廷又要有什么异动?”
“朝廷是不是有异动,本官不敢说,但本官却敢断言,那吴学究虽非圣人,今日此句却绝对堪称圣言。如果二公子真不明白,那便回去问问你家丞相吧!或许丞相大人此次也唯有说上一个赞字了。”朱升,字允升,大明南直隶徽州府休宁人,军事家、文学家,大明谋臣,官至翰林学士,后避弃官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
与朱升一样,解缙同样是正六品的文散官朝议大夫,只是与朱升的温顺从达不同,解缙的官不大,脾气却不小,平日就喜好与王丞相对扛。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大明文学家,升至内阁首辅,后因得罪权被锦衣卫纪纲用酒灌醉,埋在雪中致死,终年四十七岁。
虽然解缙今天的话同样不好听,可作为王丞相的一贯政敌来说,今天这话却已经相当客气了。
不过不仅解缙没等王子平追问下去,甚至那些朝廷官员,京城勋贵也在这时纷纷告辞了,竟没有一人愿把事情说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