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的后续课程,在一种表面平静、内里紧张的氛围中进行。伊拉严格按照她的“务实”策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农业技术的讲授中。她讲解选种的关键、育苗的细节、病虫害的识别与土法防治,内容详实,操作性强,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这个讲台无关。
多数学员是带着求知欲来的基层骨干,他们很快被伊拉传授的实用技术所吸引,认真地记着笔记,提出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伊拉耐心解答,偶尔还会用她特有的、带着童真却一针见血的比喻,将复杂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课堂气氛甚至比第一天还要活跃几分。
然而,暗流始终存在。以王卫东为首的几个激进学员,虽然无法在技术内容上找到攻击伊拉的把柄,但他们的目光始终带着审视和不满。课间讨论时,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将话题引向“两条路线斗争”,质疑某些传统农业经验是“小农意识”,鼓吹要“打破坛坛罐罐”、“大搞群众运动式生产”。
伊拉对此保持沉默,不接话,不争论。她只是更加专注地解答那些真正关乎庄稼收成的问题。她的态度感染了大多数学员,大家渐渐形成了默契:在课堂上只学技术,不谈其他。
培训接近尾声时,发生了一件小事。在进行病虫害防治实操课时,伊拉带领学员到县农场的一片试验田识别玉米螟的危害。王卫东突然指着田边几棵被农工精心养护、用作研究的矮化果树苗,大声说:“看看!这就是资产阶级研究路线!不把精力放在提高粮食产量上,却搞这些花花草草!应该拔掉种玉米!”
周围几个跟他要好的学员也跟着起哄。农场的技术员气得脸色发白,却又不敢争辩。
伊拉看着那几棵在风中摇曳的果苗,它们代表着农业科技的另一种可能性。她走上前,没有理会王卫东,而是对那位技术员和周围的学员平静地说:“这几棵树苗,是农科所的老师用来研究果树矮化密植的。如果成功了,以后咱们房前屋后都能种上结果多的果树,社员就能多吃上水果,补充维生素,对身体有好处。搞农业,不光要盯着粮食,也要想着怎么让社员的生活更好一点。”
她的话朴实无华,却点出了农业科研最根本的目的——为人民生活服务。几个起哄的学员讪讪地不再说话。王卫东瞪了伊拉一眼,但也没再坚持。
这件事让伊拉意识到,极端思潮已经开始侵蚀具体的生产领域。她必须更加小心地守护那些可能被视为“无用”或“资产阶级”的、但却对未来有益的种子——无论是作物种子,还是知识种子。
培训班终于结束了。伊拉带着一身疲惫和复杂的思绪,回到了红星生产队。屯子里的气氛也比往日紧张了些,墙上出现了新的标语,但总体还算平静。社员们更关心的是地里的庄稼和圈里的猪鸡。
李大夫、张书记和伊拉父母见到她平安归来,都松了口气。伊拉没有过多描述培训班上的风波,只简单说了说授课的情况,重点强调了学员们对实用技术的欢迎。
她最关心的,还是她的药圃和实验田。药圃里的草药长势良好,新扩种的部分也已成活。实验田里,采用新法种植的玉米更是郁郁葱葱,明显优于对照田。看到这片充满生机的绿色,伊拉的心才感到一丝安宁。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几天后,公社通知各生产队,要开展“破四旧、立四新”运动,清理“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矛头直接指向了农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甚至包括一些民间偏方和祭祀活动。
张书记召开队委会,传达精神,要求各生产队自查自纠。会上,有人提出,李大夫用的有些中医理论(如阴阳五行)是不是“四旧”?伊拉整理的《手册》里提到的一些民间偏方,算不算“旧文化”?
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伊拉和李大夫。
李大夫脸色铁青,握着烟袋的手微微发抖。伊拉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但她知道,此刻绝不能退缩。
她站起身,声音清晰而镇定:“各位叔伯委员,李伯伯用的方子,治好了咱屯子多少人?我的手册上记的偏方,都是经过验证、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咱们搞运动,是为了破掉那些真正害人的、迷信的东西,比如跳大神耽误治病。但能治病救人、能增产增收的经验,这是好东西,是宝贝,不是‘四旧’,应该留下来,传下去!”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加重了语气:“要是把能治病的东西当‘四旧’破了,以后社员生病找谁?要是把增产的经验当‘旧习惯’改了,秋天打不出粮食,咱们怎么向国家交代?向老少爷们交代?”
伊拉的话,句句砸在实处,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队委们沉默了。张书记磕了磕烟袋锅,一锤定音:“拉拉说得在理!运动要搞,但生产不能停,日子还得过!能治病、能增产的法子,就是好法子,咱们红星生产队,得保住!”
这次队委会,暂时为红星生产队抵挡住了第一波极端浪潮的冲击。但伊拉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更大的风暴,或许还在后面。
晚上,伊拉在油灯下,将她那本《手册》和所有重要的笔记、实验数据,仔细地誊抄了一份,用油纸包好,藏在一个谁也想不到的、绝对安全的地方。这是她必须守护的“种子”,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只要这些知识的种子还在,就有希望。
她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忧虑,但也更加坚定。她或许无法改变时代的洪流,但她可以竭尽全力,守护好脚下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赖以生存的知识与希望。她的战斗,从培训班讲台,转移到了更加复杂和隐晦的战线。守护,成了她在这个特殊时期最重要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