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西域此前历经冒顿的劫掠,又遭孔雀王朝征伐,如今再被秦军占据,早已满目疮痍。
故而,大秦若要发动全面进攻,必先安抚西域,将其打造成一座巨大的兵站与粮仓。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再强大的军队,没有粮秣也难以取胜。
因此,冒顿断定:大秦至少一个月内不会大举来犯,即便有动作,也仅是小规模袭扰或试探。
大规模进攻,最早也要一个月后才会启动。
“那大单于究竟在担忧什么?”左贤王困惑不解。
冒顿在忧虑什么?
并非边疆的威胁,那便只能是内部的隐患了。
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道雪白的身影。
那道身影足踏莲台,掌结法印,眉心之处,燃烧着一团金色的火焰印记。
没错,正是梵音天。
撤退之时,冒顿看得分明——那孔雀王朝婆罗门教的圣女梵音天,逃遁的速度丝毫不逊于他,甚至似乎还要更快几分。
他先行撤离尚可理解,毕竟他并非孔雀王朝之人,总不能陪着孔雀王舍利输伽一同赴死。
可那个女子却是孔雀王朝的臣民!
她明明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却对舍利输伽的生死置之不理,独自离去。
这怎么看都像是早有预谋。
自逃亡以来,冒顿心中便一直萦绕着这个念头。
而当他重返孔雀王朝后,这一猜测更是被彻底印证。
那名为梵音天的女子,在归来之前仿佛早已洞悉一切局势。
她提前布局,准备周全,轻而易举地平息了朝中动荡,随即便登上了发号施令的高位。
至于孔雀王舍利输伽……
如今还有谁记得他是谁?
这一切越是细想,冒顿越觉得,极有可能是这女子故意将舍利输伽遗弃战场。
她的心机与手段,令冒顿对她生出一丝忌惮。
他并未将此事向属下吐露半分。
然而,正当冒顿沉思未来该如何应对之际,
一阵令人心神安宁、不由自主放松的梵唱,从营外缓缓传来。
冒顿抬眼望去,只见一队人影正朝他所在的方向走来。
队伍前方,是几名身披白纱的孔雀王朝女子。
她们肩扛一具由白色莲花制成的宝座,其上垂着白纱帷帐。
梵音天端坐其中,一手结印,静如止水。
她的两侧,是赤足而行、手持黑铁棍的婆罗门教苦行僧!
她来此何意!
冒顿心头一紧,立刻站起身,向身旁的左贤王使了个眼色。
可不知是否受那梵音影响,左贤王神情恍惚,仿佛陷入幻境,毫无反应。
见状,冒顿更加警觉。
他强压住脑中不断传来的“安心”之意,一手紧紧握住腰间的刀柄。
“尊敬的圣女,冒顿恭迎您的驾临!”他低头躬身,向着梵音天的方向行礼。
队伍在他面前停下。
两名女子缓缓掀开宝座前的纱帐。
梵音天赤足跃下莲台,却并未落地,整个人凌空悬浮,仿若御风而行。
她原本微闭的双眸倏然睁开,瞳孔之中金光流转,宛若神明降世。
玉臂轻抬,她伸出一根纤指,直指冒顿眉心。
冒顿大惊失色,身体本能欲退。
在精绝国时,他曾亲眼目睹实力滔天的蒙恬,几乎折戟于梵音天之手——而当时,她用的正是此招!
此刻见她再次伸出一指,冒顿立刻明白:这女人是要对他出手!
纵然未必能胜,他也绝无束手就擒的道理。
“轰!”
“轰!”
就在冒顿身形暴退、同时高声召唤狼骑支援的刹那,
两名持棍苦行僧骤然发动。
他们脚下地面寸寸崩裂,瞬息之间已掠至冒顿身侧,一人一边,牢牢将其制住。
“放开我!”
冒顿怒吼挣扎,试图挣脱束缚。
然而未等他发力,
梵音天的指尖已然轻轻点落在他的额前。
刹那间,方才还奋力反抗的冒顿,双目顿时失神,眼神涣散,茫然无措。
西域。
在彻底剿灭孔雀王朝大军及运粮民夫之后,大秦已掌控整个西域疆域。再加上原属匈奴与大月氏的土地,大秦帝国的版图一举扩张了一倍有余。
然而,这种控制目前仍仅停留在名义之上。
若要真正实现稳固统治,还需经历漫长的岁月。
其关键在于两大难题。
其一是道路。
其二是百姓!
无论是匈奴,还是西域诸地,疆域皆极为辽阔。
且并无固定的通行路线。
西域与匈奴皆地广人稀,若想有效治理这两片区域,所需处理的事务极为繁杂。
此刻,在精绝国境内,扶苏已从蒙恬手中接管了整个西域的政务。
尚未抵达西域之前,扶苏便已被任命为西域安抚使。
此行肩负重任,旨在统御西域全境,并实现安定安抚。
表面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
西域大小邦国共计数十个。
虽曾遭匈奴与孔雀王朝吞并部分,但总体仍存者居多。
欲实现有效治理,首要难题便是融合。
如今,西域已归属大秦版图。
继续沿用“此国”“彼国”的称呼显然不合时宜。
因这片土地将拥有一个统一的名称——秦国。
而生活于此的百姓,也将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秦人。
始皇帝的目光投向更远的西方。
在未来的日子里,秦军必将翻越葱岭,进军孔雀王朝。
因此,作为后方支撑的西域,必须保持稳定。
一旦后方动荡,粮道难通,远征大业便无从谈起。
这对扶苏而言,无疑是一场考验。
考验他的治世之才。
能治一地者,方有资格治一国。
若连一方土地都无法治理,何谈统领天下?
面对此局,甫一抵达西域,扶苏便将所有西域诸国的卷宗尽数搬至案前。
身披厚重铠甲的蒙恬挺直身躯,自府外步入扶苏的宅邸。
在书房门外,他驻足停下,望向两侧侍立的侍女:“长公子可在里面?”
两名侍女低首轻答:“回西成侯,长公子自清晨入书房后未曾外出,午膳亦是在内用的。”
听罢此言,蒙恬眉头微皱,随即点头,朝后院书房走去。
书房门扉紧闭,屋内却传来细微的竹简翻动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