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那群求问的百姓后,李耳的心境并未完全平静。
白日里那番关于“以武卫道”、“清静与反抗”的阐述,虽是为了开导弟子,却也引发了他自身更深层次的思考。
他的道,讲究师法自然,超然物外。
但身处这滚滚红尘、纷扰乱世,真能完全超脱吗?
“武”与“道”的界限究竟何在?
“无为”与“无不为”之间,又该如何把握那微妙的尺度?
是夜,月朗星稀。
李耳并未回到简陋的茅屋,而是独自一人登上了居所附近最高的一座山峰。
寻了一块光滑的青石,盘膝而坐,对月冥想。
他闭上双眼,心神却无比清明。
脑海中如同走马灯般,回顾着自己进入这方世界后的所有经历。
初临时的震撼,获得传承的欣喜,与孔丘、释迦的辩经,深山中的清修,百姓的求助,弟子的疑问……
他将自身的道家理念置于这纷繁复杂的现实之中,一遍遍地审视、反思、辩证。
他想到了水的柔弱与刚强,想到了树木的顺应与生长,想到了狂风的肆虐与山峦的沉默,想到了星空的浩瀚与自身的渺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古老的经文在他心间流淌,与现实中的见闻感悟相互印证、碰撞、融合。
他思考着“对抗”与“不争”的本质,思考着“力量”与“自然”的关系。
天道,难道只有“秩序”一面吗?
不,天道无情,滋养万物,亦毁灭万物;
天道运行,有春夏之生机,亦有秋冬之肃杀;
天道之下,有巍峨山岳之“静”,亦有奔流江河之“动”……
真正的“天人合一”,不应是强行让人意去契合某种固定的“天理”。
而应是让人彻底融入自然的循环,体会其阴阳变化、动静相生的玄妙。
从而自身也成为一个“小自然”,呼吸吐纳、言行举止,无不暗合天道韵律。
一种明悟渐渐在他心中清晰起来。
他的“道”,不在于建立某种人间的秩序。
而在于回归和效法那最本源的、孕育了万物的“自然”本身!
就在东方天际泛起第一抹鱼肚白,晨曦即将撕裂黑暗的那一刹那!
李耳紧闭的双眼猛然睁开,眸中不再是平日的温润平和。
而是倒映着初升朝阳的璀璨金光,仿佛有无尽星辰生灭、万物运转的轨迹在其中流转!
轰!
一股难以言喻的玄奥气息自他体内勃发而出!
与孔丘那刚正宏大、直冲云霄的浩然正气截然不同。
李耳周身的气息变得无比深邃、浩瀚、包容!
仿佛他不再是山巅的一个人,而是化为了山的一部分,化为了这片天地自然的一部分!
他同样以后天境的修为,触摸到了那冥冥中的一丝天地法则!
但他感悟到的,并非儒家那种与“秩序”、“伦理”相关的法则。
而是更为本源、更为基础的——“自然”法则!
是阴阳的流转,是生灭的循环,是能量的共鸣,是万物运作的最底层规律!
他的“天人合一”,是“我即自然,自然即我”的融合。
是“无为而无不为”的顺应与利用,而非“代天行法”的执掌与贯彻!
在这一刻,他体内原本修炼的《龟息诀》内力。
在这全新的、高远深邃的境界感悟冲击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本质的蜕变!
它不再仅仅是延年益寿、积蓄内力的养生功法,而是融入了李耳对“道”之本源的全部理解,化为了一种更为玄妙、更贴近天地本质的力量。
此功无名,李夜便以其学说根本,称其为《道经》。
其强大与潜力,丝毫不逊于孔丘的《浩然正气诀》,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李耳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这口气息竟在空中凝而不散。
隐隐呈现黑白交融的太极之象,许久才缓缓融入天地之间。
他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平和而喜悦的笑容。
心念一动,他并未使用任何武器,只是缓缓抬起右手。
对着前方一片空旷的云海,轻轻一指。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没有绚烂夺目的光华。
只见那一片翻滚的云海,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抚过,瞬间变得无比温顺平和。
并且随着他指尖的微动,自然地演化出种种形态:时而如龙腾虎跃,时而如莲花绽放,时而如太极旋转……仿佛那不是云雾,而是他掌中随意揉捏的泥巴。
他又对着身旁一块顽石轻轻一拂。
那坚硬冰冷的石头,表面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温润。
甚至隐隐透出玉质的光泽,仿佛经历了千万年的自然孕育。
“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李耳收回了手,云海恢复原状,顽石依旧,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
但他知道,一切都已不同。
他已然踏上了一条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通往至高境界的“道”。
.......
核心空间内,陈星屏息凝神,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光幕中李耳那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莫测伟力的演示。
当李夜一指点出,云海随之演化万象;当他一拂而过,顽石隐现玉光时,陈星的心脏也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
“宇宙真灵,立刻分析他此刻运转的全新功法!”陈星毫不犹豫地下达指令。
紫色的光球再次分出一缕细微的光芒,穿透虚空,对李耳体内那深邃浩瀚、与自然共鸣的全新力量进行扫描。
片刻后,冰冷的声音响起:
“分析完毕。目标功法:《道经》(独创)。”
“能量属性:极柔,极变,极融。深度契合‘自然’、‘无为’、‘阴阳’本源法则,具备极高适应性与演化性。”
“能量评级:甲上。(并列目前已观测功法最高等级,潜力评估:极高。)”
“核心特性:
本源同化:
能量与天地间最基础的阴阳、五行、生灭能量产生极高同步率。
修炼者如同自然节点,能量恢复与增长近乎自主进行,受心境与悟性直接加成。
万象模拟:
能量无固定形态属性,可根据意志模拟。
转化为各种自然现象之力,应用范围极广,诡变莫测。
领域构建:
初步具备将自身对‘道’的感悟实质化,构建微弱‘自然领域’的能力。
在领域内,可一定程度修改环境规则,极大强化自身,削弱敌人。
法则潜力:
初步具备演化‘能量形态自由转换’、‘环境同化’。
‘言出法随(自然层面)’等高等法则应用之潜质。路径与《浩然正气诀》截然不同。”
“果然……又是甲上!”
陈星深吸一口气,眼中爆发出无比兴奋的光芒。
一天之内,连续两种评级达到“甲上”、潜力近乎无限的功法诞生!这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更让他心潮澎湃的是,这两种“甲上”功法所代表的道路。
截然不同,却又仿佛构成了某种互补的太极。
《浩然正气诀》是极致的“入世”与“秩序”。
它强调人的意志与信念,以人道契合天道中的“秩序”面。
刚直宏大,代表了一种积极的、构建性的力量。
它的强大在于“凝聚”与“坚守”。
《道经》则是极致的“出世”与“自然”。
它淡化个人意志,追求与天地本源的同化与共鸣,柔韧变幻,代表了一种顺应与利用的力量。
它的强大在于“变化”与“融合”。
一者如日,光耀万物,划定规则;
一者如海,包容万象,演化万千。
“两种截然不同的‘天人合一’之路……竟然同时出现了……”
陈星喃喃自语,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
通过对比这两种巅峰功法的特性,一个更加清晰而令人激动的未来图景,在他脑海中逐渐浮现。
“本源同化”、“万象模拟”、“领域构建”、“意志干涉现实”……
这些特性,无一不在指向一个事实。
武者星辰的力量体系,正在发生质的飞跃!
当武者开始真正触摸并利用天地法则,当他们的力量不再局限于体内真气的简单爆发。
而是能够引动外界能量、模拟自然万象、甚至构建影响现实的“领域”时……
这意味着,单纯的物理手段、人海战术、乃至普通的军队,将越来越难以威胁到顶级的武者!
他们的破坏力、生存能力、以及对战局的影响方式,都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维度。
“低武世界,凭借个人勇武和内力,或许还能被军队围杀。但当‘领域’出现,当‘言出法随’(哪怕是雏形)成为可能,当攻击不再局限于拳脚刀剑,而是引动天雷地火、改变一方环境时……”
陈星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物理手段的效果将大打折扣!这个世界,正在从依靠个人身体力量和简单能量运用的‘低武’阶段,向着能够初步利用和改变自然法则的‘中武’时代,迈出最关键的一步!”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
而推动这一切的,并非什么天材地宝或上古传承。
而是这群“现代诸子”所带来的、高度发达的思想体系与这个世界武学体系的碰撞与融合!
“思想的深度,决定了武学的高度……这句话,果然一点都没错!”陈星激动地握紧了拳头。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不久的将来,武者星辰之上。
各种基于不同哲学理念发展出来的、拥有种种不可思议威能的功法将会百花齐放。
一个波澜壮阔、远超以往任何时期的中武时代,正在加速降临!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他当初那个“引入诸子百家”的决定。
“这步棋,真是走得太对了!”陈星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这个因思想碰撞而加速进化的武道文明。
最终会绽放出何等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