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府揽月轩的晨露还凝在海棠花瓣上时,司天监的灵煞师已收起最后一台探测仪。泛黄的检测报告上,“灵煞波动值 0.3(正常阈值 0-1),无怨煞余气,聚阴砂残留清除率 100%” 的字迹,被长公主的侍女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了府中 “平安档案” 的木盒里 —— 这意味着持续近月的 “闹鬼” 案,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庭院里的氛围早已不同往日。半月前侍女们路过揽月轩时的蹑手蹑脚,如今变成了端着茶点的从容笑语;廊下曾因 “哭声” 紧闭的西窗,此刻敞开着,风拂过帘幔,只带起淡淡的百合香,再无半分阴冷。长公主身着淡紫宫装,站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已无阴霾的面容,对身后的侍卫长道:“去备份厚礼,送到打更人总署 —— 若不是林总旗,这府里的阴邪不知要缠到何时,连本宫的凤纹佩,恐怕也早成了他人的棋子。”
消息传到京城各处时,正逢辰时的市井热闹起来。茶馆里,说书先生拍着醒木,将 “公主府闹鬼” 的案子新编进了《打更人断案录》:“那林总旗端的是厉害!从镜中黑影查到床脚银簪,再从鎏金发簪揪出宗人府内奸,连赵德昌那样的高官,都被他用墨粉、指纹的铁证逼得认了罪!” 台下茶客纷纷点头,有人高声接话:“前阵子静安寺的假显灵也是他破的!现在咱们京城百姓都知道,遇着阴邪事,找打更人林总旗准没错!”
朝堂之上,这份声望更显真切。早朝时,刑部侍郎周显出列奏报:“公主府‘闹鬼’案虽涉阴物,却牵连出宗人府内奸、黑鸦商会走私等要案,林越查案期间,既未遗漏阴物线索,又不放过人际勾结,最终将主谋赵德昌、执行者张武一网打尽,还公主府安宁,此等能才,当予表彰。” 宗人府丞魏谦也附和道:“林总旗查阅太庙外围档案时,细致比对值守记录与实际布防,连两年前的断墙修缮漏洞都找出,其严谨程度,令宗人府属官皆服。”
皇帝听着官员们的称赞,目光扫过殿中垂首的林越,语气带着赞许:“林越,你接连破获静安寺、公主府两起大案,既护了百姓,又保了皇室,朕此前赞你‘能臣’,果然不虚。如今公主府案结,你想要什么赏赐?”
林越躬身回道:“陛下,臣所求非赏赐。公主府案虽结,但李嵩仍在逃,太庙镇煞镜仍有隐患,五月初七的行动才是关键。若陛下允准,臣愿将所有精力投入太庙布防,待擒获李嵩、护住镇煞镜后,再谈其他不迟。”
这番话更让官员们心生敬佩 —— 旁人权势稍涨便想着邀功请赏,林越却始终记着未竟的要务。散朝后,不少官员主动上前与林越寒暄,连此前因档案之事与他有过争执的礼部官员,也拱手道:“林总旗断案为公,此前是下官拘泥规程,多有得罪。日后若需礼部配合太庙行动,下官定当全力协助。”
打更人总署里,声望的上涨则化作了实实在在的凝聚力。陈九抱着百姓送来的 “除邪安良” 匾额,兴冲冲地跑进议事厅:“林总旗!你看!城南的百姓特意请木匠做的,说要挂在总署正厅,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打更人能断阴邪案!” 苏清鸢也笑着递来一份名单:“这是司天监灵煞师自愿加入太庙行动的名单,李少卿说,有你统筹,他们放心。”
林越看着匾额上遒劲的字迹,又接过名单,心中却无半分自满。他将匾额交给下属,嘱咐挂在偏厅 —— 正厅要留着挂太庙行动的布防图;再将名单放在案上,与太庙外围档案、灵煞监测报告归在一起:“通知赵峥,让他加快追查黑鸦商会余党的进度;告诉柳如烟,继续盯紧赵德昌府中的动静,防止他旧部传递消息。五月初七越来越近,我们不能有半分松懈。”
夕阳西下时,林越站在总署门前,望着远处太庙的方向。公主府案的了结,让他收获了声望与信任,但他清楚,这不过是通往最终目标的一步 —— 李嵩的阴谋、太庙的镇煞镜、未竟的十二宝追查,还有更多挑战在等着他。而这份因断案积累的声望,终将化作布防时的助力、擒敌时的底气,支撑着他在五月初七的子时,与阴邪阴谋做最终的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