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
词条时效结束。
若非词条帮助今日实难破局,【我是路人甲】词条立大功。
也多亏宪兵嫌弃他无用,安排在边缘位置不受关注,不然哪怕借助词条都难取得如此好的效果。
情报送至药铺,已经是方天声能做的所有。
他无法再做更多。
能否避免此次危机,这要看药铺人员如何安排,方天声此刻能做的事情,唯有等待。
……
……
老中医将药方梳理整齐,放在桌面上。
同时对伙计说道:“你拎上几副中药假意出门送药,随后找机会甩掉跟踪监视的敌人,去石当等候组织唤醒。”
“您呢?”
“服从命令。”
“您走,让我来通知前来参会的同志。”
老中医看着眼前伙计,语气坚定的说道:“我们不能等组织同志一一上门。”
等参会同志登门,再暗语确认身份。
随后告知会议暴露,让同志离开。
这样是没用的。
负责布控监视的敌人,必然要将会议时间段前后登门的人员,全部记录在案。
所以此番想要让同志幸免于难,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不要登门,如何能做到这一点?
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老中医只能让伙计先走,这是让其活命的唯一机会。
但也只是一线生机。
踏出药铺就肯定会被跟踪,最终能否活命要看造化。
“走!”老中医言语不容反驳,伙计收拾好心情拎起中药。
最后深望一眼,当做诀别。
伙计刚踏出中药铺,负责监视工作的宪兵就立刻安排人员跟踪。
……
……
方天声等人还在埋伏。
天气渐凉。
警员从昨夜到现在苦不堪言。
还未等到青木和彦的新命令,就看到屯子内泛起滚滚浓烟,直冲云霄。
钱震直起身子朝着内部望去,浓烟蒸腾盘旋而起,隐有火光浮现。
屯子中喧闹四起。
青木和彦见状脸色微变,立刻安排人员前去打探,可人都还没进入屯子,在内部负责监视的宪兵先一步前来汇报。
不知说了什么。
青木和彦神情严肃,下达命令说道:“进屯。”
警员全部跟随进入屯子,青木和彦下令封锁,只许进不许出。
方天声心中有些惧怕印证猜想,可当他远远看到,已经被火光包裹的药铺时。
明白。
与猜想一致。
这一刻方天声很难形容自己的心情,尤其是当宪兵救火后,从里面抬出一具烧焦的尸体。
老中医!
仅有一面之缘的同志。
方天声突然想起一句话。
“原来我一直知道他们伟大,却依然低估了他们的伟大!”
参会人员已经开始朝着药铺靠拢,等同志上门就已经是暴露,所以只能用这种办法,让同志明白药铺出事。
才不会有人登门。
伙计和老中医不能都离开,首先已经遭受敌人包围,根本没有撤离的可能。
其次就算他们撤离,宪兵依然可以伪装药铺正常营业,诱骗参会同志登门。
所以老中医最终选择点燃药铺,付之一炬。
这样敌人就算是想要继续伪装,也不可能让药铺恢复如初,大火浓烟同样是示警。
毅然决然做出这样的决定。
伟大!
与此同时。
很多抵达屯子的人远远看到这一幕,眼神中划过一丝悲痛,便扭头离开。
封锁中无法走出屯子,却可以去忙别的事情,今日来这里理由充分。
“什么情况?”青木和彦看到惨不忍睹的药铺,声音中带着怒意。
“突然药铺就着火,而且火势很大,我们第一时间救火,但人已经烧死了。”
“还有一个人呢?”
“着火之前出去送药了。”
“你现在还觉得是送药吗?”青木和彦心里明白,他们的计划暴露,敌人这是示警。
让会议无法继续进行。
现在谁看到这样的药铺,还会进去?
除非傻子!
行动暴露。
此次行动准备的非常充分,甚至呼兰县配合暗中负责,怎么还会暴露?
青木和彦有些不明白。
且看反满抗日分子用这样的方式通知,显然是刚刚得到消息的无奈之举。
“你们在布控监视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奇怪之处?”
“奇怪?”
“有,一大早就有人进了药铺,然后又离开。”
“谁?”
“没看清长相。”
“不是给你们配备了照相机,说今日进出药铺的人,全部都要拍照记录吗?”
“说是会议时间段前后拍照记录。”宪兵小声辩解。
“你们是猪脑子吗?”青木和彦忍不住怒火骂道。
现在看来情报就是当时这个人送来的,然后才出现了后续的事情,这个人是谁?
青木和彦就算是想到死,他也想不到是自己队伍中的人。
事已至此。
只能下令调查屯子内的人员。
想来已经有参会人员抵达屯子,可想要通过这样的调查,就确认对方身份。
无疑是痴心妄想。
只是青木和彦不想放弃,命令呼兰县警员开始盘查。
方天声收拾心情参与盘查。
情报工作中能牺牲的保全不能牺牲的,算是常见的情况。
真的切身体会,却又是另一种感触。
方天声送出情报粉碎敌人阴谋,只是此刻实在是没有多少喜悦之情。
青木和彦对宪兵问道:“药铺内的伙计抓到了吗?”
“当时他已经离开屯子,我们为避免打草惊蛇没有实施抓捕,而是安排人员跟踪。”
“我问你现在人抓到了吗?”
“还没有。”
“加派人手,去给我抓。”
“是。”
钱震站在后面神色带着一点幸灾乐祸,谁叫青木和彦总是保密行动,警察署毫不知情。
这不。
行动失败。
黄世民心情和钱震差不多,但此刻瞪了对方一眼,别触霉头。
钱震也立刻收敛神情,转身前去参加盘查工作。
“长官,这消息从何泄露?”黄世民上前问道。
青木和彦不解的就是这个问题,他说道:“反满抗日分子召开重要集会,肯定会时刻关注周围军警宪特的动向,所以我们不敢大规模的调兵遣将,免得敌人如同惊弓之鸟取消会议。”
这个黄世民理解。
决定召开重要会议。
前后几日肯定会有人盯着军警宪特,看他们会不会突然集结,然后有所行动。
如果有,保险起见就会默认危险,取消会议。
正因如此,青木和彦才从呼兰县带队前来,有正当的理由作为借口。
调查地质学专家被杀一事。
这事敌人故意没有隐瞒,甚至大肆宣扬,目的就是要有一个合理的出兵借口。
青木和彦进山之后带队绕行,前来负责抓捕参会人员的任务,周围其他的军警宪特都无动作。
所以会议正常进行。
黄世民觉得这样的安排是非常巧妙的,确实不容易暴露,怎么药铺就收到消息了?
早上前来药铺的人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