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寒宫基地的量子通讯中心,是人类科技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也是应对深空威胁最为关键的神经枢纽。这里没有传统通讯站的喧嚣,只有低沉的冷却系统嗡鸣和服务器指示灯如同呼吸般明灭的幽蓝光芒。巨大的全息星图悬浮在中央,其中一条纤细的、几乎不可见的光丝,从月球延伸而出,指向太阳系边缘的深邃黑暗——那是连接地球与“旅行者”系列深空探测器的传统通讯链路,其信号以光速传播,抵达奥尔特云需要数天甚至数周,延迟巨大,且信号衰减到几乎难以识别。
而今天,测试的目标,是将这神经末梢,以另一种超越光速的方式,探向更远的深渊。
林海站在控制台前,眼中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处于一种高度亢奋的状态。发现信号携带元信息带来的震撼尚未平息,但他深知,理解它、甚至未来某一天可能与观察者进行某种形式的“对话”,依赖于一种全新的、打破物理桎梏的通讯方式。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特性,是理论上唯一可能实现瞬时跨星系通讯的途径。
然而,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将一对纠缠粒子分离,一者留在地月系统,另一者发送至极其遥远的深空,并确保其在漫长旅途中和极端环境下维持纠缠态,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次测试的目标,是部署在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的一颗代号“远哨”的小行星上的量子中继站。它携带了与月球基地主量子阵列纠缠的粒子对。距离约50天文单位,光速往返延迟超过13小时。如果量子通讯成功,理论上延迟应为——零。
“所有系统最终自检完成。‘远哨’中继站状态稳定,纠缠粒子储存器温度、压力、磁场屏蔽均在最佳阈值。”首席工程师报告,声音因紧张而有些干涩。
陈锋、雷将军、艾莉丝和萨米尔等人也都在控制室旁观。这项测试的意义远超技术本身,它关乎人类未来能否真正地将感知和触角延伸到太阳系之外,关乎对观察者威胁的早期预警能力,甚至关乎林海对那元信息更深层次的解读。
“开始测试序列。”林海下令,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控制室内,所有人员屏息凝神。工程师输入指令,激活了月球基地的量子发射阵列。一束极其特殊、承载着特定编码能量的激光,射向阵列中心那对处于纠缠态的粒子之一。几乎在同一瞬间——
遥远的柯伊伯带,“远哨”中继站的探测器捕捉到了其内部那个纠缠伙伴的瞬间变化!信息,在零时间内,跨越了数十亿公里的虚空!
“收到响应!信号清晰!解码成功!”通讯官激动地大喊,声音几乎变调。
中央屏幕显示,从月球发出指令到“远哨”接收并传回确认信号(通过传统激光通讯,光速需要数小时),其时间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完全在设备处理时间的误差范围内。
成功了!真正的超距作用!
控制室内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和掌声。陈锋紧握的拳头微微松开,雷将军冷峻的脸上也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这是对抗那未知深空威胁的一线曙光。
然而,林海的表情却没有丝毫放松。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反馈数据的细微之处。
“不对……”他喃喃自语。
“什么不对?”陈锋立刻注意到他的异常。
“响应太‘干净’了。”林海快速调出数据流,手指在虚拟屏上划过,“量子纠缠的信息传递是即时的,但它的编码、调制、解码过程,依然需要时间,会产生极其微小但可测量的本地处理延迟。你看这里,‘远哨’反馈信号的处理时间戳,与月球发出指令的处理日志对比,存在一个……极其恒定且无法用现有设备误差解释的微小偏移量。”
众人安静下来,目光聚焦在那放大到纳秒级别的数据对比图上。确实,存在一个非常非常小,但严格重复出现的差值。
“这意味着什么?”萨米尔皱眉,“设备误差?或者是相对论效应引起的计时差异?”考虑到“远哨”与月球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和时间膨胀效应,虽然极其微小,但并非完全为零。
“已经排除了已知的所有物理效应和设备误差模型。”林海摇头,眼神变得锐利而深邃,“这个偏移量……它不是一个随机误差,它像一个……固有常数。仿佛在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之上,还存在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宇宙尺度的‘底层延迟’或者说……‘信息传递的最小时间单位’?”
这个想法太过骇人听闻。如果连量子纠缠这种看似违反定域性的现象都存在一个普适性的最小延迟,那将颠覆现有物理学的根基。
“启动第二轮测试。”林海毫不犹豫,“这次,发送一段元信息中解析出的基础数学结构编码。看看这个‘偏移量’是否会发生变化。”
“林博士,这太冒险了!”一位物理学家反对,“我们还不清楚元信息的本质,用它作为测试信号,可能会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
“观察者用它来通讯,我们必须理解它如何运作。”林海的态度异常坚决,“执行命令。”
指令被再次发出。这一次,承载着外星文明数学语言根基的编码,通过量子纠缠的桥梁,射向“远哨”。
控制室内寂静无声,所有人都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
数分钟后(传统通讯确认时间),“远哨”传回了响应。
数据出现在屏幕上的那一刻,林海猛地吸了一口凉气。
那个原本恒定的微小偏移量……消失了。
这一次的响应,真正做到了在测量精度范围内的零延迟!
“这……这怎么可能?!”首席工程师失声惊呼。
所有人都惊呆了。同一个量子通讯系统,发送人类自己的编码存在微小延迟,发送元信息编码却完全没有延迟?
林海的脸色变得异常苍白,又瞬间涌上一股异样的潮红。他死死盯着那完美零延迟的数据,一个可怕却又无比诱人的猜想在他脑中成型。
“不是量子通讯存在底层延迟……”他缓缓说道,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而是……我们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我们对量子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方式,本身存在一种‘先天不足’或者说……‘兼容性’问题!我们无法完全‘榨干’量子纠缠的全部潜力,我们的操作方式,引入了一个极其微小的、我们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效率损耗’!”
“而这个元信息……”他指着屏幕,“它所代表的编码方式、或者说它背后蕴含的物理规律理解,是一种更高级、更本质、更‘契合’宇宙底层运行法则的语言!用它进行通讯,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毫无损耗的瞬时传递!”
这意味着,人类自以为掌握的量子通讯,其实只是摸到了门槛,而观察者文明,早已登堂入室,掌握着完全形态的、真正零延迟的超距通讯技术!
这个差距,不仅仅是技术代差,更像是维度层面的理解差距!
“立刻分析两次通讯的量子态坍缩细节和能量图谱!”林海急切地命令道,“我要知道我们的‘损耗’到底发生在哪个环节!”
庞大的数据被调取,超级计算机开始全速运转比对。
然而,就在初步结果即将呈现时——
刺耳的警报声再次响彻控制中心!
“警告!检测到‘远哨’中继站量子储存器异常能量波动!” “警告!纠缠态正在急剧退相干!” “警告!与‘远哨’的量子连接……中断!”
屏幕上的量子连接状态图标,从稳定的绿色瞬间变为刺目的红色,最终彻底灰暗。
远程诊断数据显示,在完成第二次通讯后的极短时间内,“远哨”中继站的量子储存器仿佛承受了某种无法理解的能量过载,其内部的纠缠粒子对在瞬间同时坍缩并失去了所有量子特性,变得与普通粒子无异。
仿佛……那承载着元信息的通讯,就像一股过于强大的洪流,冲毁了一座原本只为小溪设计的桥梁。
控制室内,成功的喜悦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震撼和寒意。
他们短暂地触摸到了神之领域的边缘,却也因此,窥见了自身与神之间那令人绝望的鸿沟。量子通讯测试成功了,但也失败了。它证明了道路的存在,却也清晰地标示出了人类在这条路上落后的距离。
林海怔怔地望着那变成灰色的连接图标,喃喃自语:“它们不仅是在用这种语言通讯……它们本身,可能就生存于这种语言所描述的物理现实之中……”
跨星系的延迟测试,测出的不仅是通讯的效率,更是两个文明之间,那宛若天堑的科技鸿沟。这条鸿沟,远比黑暗的太空更加深邃,更加令人敬畏,也更加……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