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次去宫里见太后,亲眼见到陈正与徐问嫣亲密笑谈。
而且,他还知道,七皇子母妃庄昭妃,曾去圣人眼前提过想给陈恪议徐国公府的姑娘。
庄昭妃自然不会为七皇子求庶女为皇子妃,还是为的徐问嫣。
这么一看,围绕着徐国公府大娘子的人还真不老少。
其实说起来,还真不怪这些人闻到臭味的苍蝇一样围着徐问嫣转。
四大国公府,严国公府没落,唯有一个严烨御前行走;
朱国公不必说,一窝大小纨绔;
唯定国公与徐国公,一个镇守西北,一个稳固南疆,兵权在握,位高权重。
定国公唯有两子,康平公主本想拿下顾重久,没想到被宁二娘捷足先登。
刚找回来的顾希岭尚不知如何,而余下另外两房,子女尚分量不足让他们动脑筋。
所以,想要兵权支持的,唯剩一个徐国公。
恰巧,徐国公有一个才情出众美貌绝色的嫡女,正好合了这些人的心意。
也就怪不得这几位有竞争力的皇子,使出浑身解数讨好徐大娘子了。
正应了那句话,得徐问嫣者得兵权。
得了兵权会有何好处,还用明说吗?
就连父亲这个京畿外卫营将军,都逃不过被陈正纠缠,可想而知两位国公爷是如何处境了。
昨日陈正还下帖子给他,邀他明日去金液池泛舟,被他拒绝了。
康平也邀了明钰去宫里品香,明钰倒是没拒绝,却也是恹恹得不想去。
想着皇家这些糟心事,罗承远叹气。
待放榜后,他还是继续出门游历好了。
酉时,两方人马在大鱼菜馆前碰了面。
罗明钰和杨飞飞也来了,是罗承远担心就宁小啾一个女郎会不自在。
其实他完全多虑了,在宁小啾眼里,人类只分两种,一种是小伙伴,一种是陌生人。
小伙伴还分什么男女?对吧。
她其实还让宁淮景的小厮去定国公府,去招呼顾重久来着。
因为她用兑牌换了两百两银子,分是一点都分不了的,但请他吃个大鱼还是可以安排上的。
不过顾重久这两天都忙着去大理寺——
因为他先送凶器,后送凶手,让裴寺丞很是另眼相看。
随后,经顾重久提醒,独居的户部司库官被发现被人杀害于家中。
多地多案由此合并,裴寺卿也看中了顾重久的反应敏锐,有意让他介入此案。
于是他早出晚归,成了大理寺除裴寺丞之外第二个勤奋的人,还是特邀嘉宾。
宁家的小厮压根没进得去定国公府,在门房那就直接被劝退了。
自从放了宁府王嬷嬷进来,断送了儿子终身后,袁氏就绕过太夫人,特意吩咐门房,只要是安宁伯府宁家的人,不管是谁,都要先报到她那边。
小厮可不敢说是自家姑娘想请顾公子下馆子,只说大公子有事想当面和顾公子说。
袁氏在太夫人寿宴上没给宁家脸色看,印象也有一丢丢改变,但并不代表她就认可了宁二娘是她儿媳妇。
听到是宁家来人,袁氏眼皮子抬了抬,还是让人打发了。
没见到人,可就不能怪她不请他。
宁小啾心安理得,大手一挥,“走,我请你们吃大鱼,管饱。”
一行人呼啦啦去了大鱼菜馆,把个余掌柜乐得见牙不见眼。
也是巧了,顾希岭和余同临今日休沐,此时正坐在二楼的雅室里。
听到是宁小啾来了,齐齐出声喊,“宁二姑娘,我们在楼上,上来一起。”
“好嘞。”宁小啾脆声应和。
让宁淮景先带众人上去,自己跑去后厨找余掌柜。
锅里给顾希岭两人炖的大鱼本就快好了,这会余掌柜正起另一座灶,准备把剩下的两条都摁锅里。
宁二姑娘带这么多贵客来,怎么也得三条鱼才能表示他这个掌柜的开心。
宁小啾递过去十两银子,豪气地说,“余叔,别替我心疼银子,按这个银钱给我上,一定让我的小伙伴们吃饱喝足了。”
余掌柜也不矫情,痛快接过银子,笑道:“擎着放心吧宁姑娘,保证他们宾至如归,走了还想来。”
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能抵平民百姓一家五口一年的嚼用。
余掌柜暗下决心,他定要拿出老余家珍藏版的手艺,让宁姑娘银子花得有所值,让那几位贵客吃了还想吃。
“还有米酒哦。”宁小啾又回头叮嘱。
“好嘞,米酒管够。”
整个菜馆就他们九个人,都是互为好友的年轻郎君女郎,坐在拼成一张的大桌前,不过几句话,就能聊得投机。
而这一桌子年轻人,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在大燕爆发足以影响国祚的祸事之中,成为力挽狂澜那批人中的佼佼者。
一通交流后,顾希岭和余同临也知道是怎么个事了。
顾希岭在西北摸爬滚打多年,一路见过多少不平事,他们说的这点事,在底层百姓间岂非常见?
那一家人,郎君瘫痪,余下老弱妇孺,确实生计艰难。
可比起卖一个女儿只能卖五两银子的穷苦人家,能在帝都文华街拥有一座安居之地,还有余钱做点小买卖,安分守己也未尝过不下去。
吴齐明的确不是个好东西,但客观的说,那持刀杀马的女子也难逃冲动之责。
京城居,不要小看与你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
或许和你不经意对视的那个平常人,就是说书先生拍案叫绝的传奇中人。
生若蜉蝣,身处底层却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一旦遇到硬茬就是毁灭自己生活的开端。
但看着这一群不知人间疾苦的少年男女,顾希岭笑着抿口酒。
高高在上富贵荣华的他们,肯低下头怜悯底层蝼蚁般的百姓,并不是坏事。
不过,看他们各自提出想赠银数量后,顾希岭和余同临对视一眼,在对方眼里看到了不赞同。
顾希岭抬手,笑道:“我有一句话,你们听听再谈出多少如何?”
“你说。”
对一路靠自己挣军功升职的顾希岭,罗承远很是欣赏。
许是因为顾重久的熏陶,来京才两月,顾希岭身上就有了世家公子的儒雅,糅杂着他与生俱来西北汉子的爽朗,颇有儒将之风。
看了眼宁小啾,顾希岭道:“赠银帮一把穷苦人是一片好心,但要有度,你们这几人的银两加起来足有小一百两了,一百两银子,可以购两千斗粮食,可抵寻常百姓十年嚼用,还可供六千士兵一天粮草。”
不算不知道,顾希岭这么一细说,几人面面相觑。
好像,一百两真的有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