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 阶段,我再次晋级,依旧排在第五,圈速提升到 1 分 15 秒 755,比 q1 快了半秒,但哈里森、韦弗、伦纳和阿尔瓦雷斯仍在我前面。
“我哪里还能提升?” 准备参加 q3时,我问机械师。
“安东尼在减速弯比你快 0.1 秒,你可以再激进点。” 尼基?莫里森回答。
这意味着我与队友的差距,有一半都来自这组弯道。显然,我刹车太早,在 “冠军墙” 前还不够敢拼。
当然,也不能太冒进,否则撞车后可能因 “ parc ferme” 规则需要更换部件而受罚,落得和马丁?韦弗一样的下场。
“收到,我会调整。” 我回应道,随后换上软胎、带着低油量驶出车库,准备在减速弯尽可能突破极限。
驶出后直道时,我尽可能晚刹车,降档、右打方向再迅速左回,压过内侧路肩,又蹭到外侧路肩,最终沿着 “冠军墙” 旁的出弯路肩驶出。
空气在墙与普利司通轮胎间呼啸而过,我驶离路肩,冲上直道,轰鸣着冲过计时线,开始我的圈速。减速弯跑好了一次,接下来只需在这一圈结束时复制成功。
此刻,赛道略微右倾,为左转一号弯的刹车区做准备。
驶入近九十度的一号左弯,刚给油加速,又要刹车进入二号右弯,划过半圆后再次给油,冲上短暂的直道。
直道沿着岛的边缘延伸,随后进入第一个减速弯,我短暂驶入赛道内侧,刹车、右转,再猛打方向左转,冲过这条 “几乎无坡度变化的岛屿赛道” 上为数不多的起伏路段。
驶出减速弯后,全速通过五号右弯,冲上极短的直道,冲过计时线完成第一赛段,还剩两个赛段。
紧接着,我重刹进入六号左向九十度弯;在一段 “短到不算直道、长到不算双减速弯” 的路段短暂加速后,右打方向,给油回到圣母岛的外围道路。
驶出七号弯后是一段较长的直道,尽头便是漫长的刹车区。我看向左侧的计时器,数字不断减小,像一场 “胆量比拼”游戏,我敢等数字变得足够小才刹车:可能像安东尼那样激进刹车能追回时间,但也可能冲出铺装缓冲区,损失更多时间。
于是我找准时机,左脚踩下刹车,右打方向,在松开刹车的同时给油,快速左右打方向,尽可能快地通过减速弯,入弯时蹭到内侧路肩,出弯时险些撞上护栏。
顺利通过八、九号弯后,我尽早给油,沿着略微左倾的直道行驶,冲过第二赛段计时线。
第三赛段以着名的 “蒙特利尔发夹弯” 开启,这是赛道上刹车最狠的弯道,铺装缓冲区延伸至远方,出弯宽度比想象中更宽。
关键在于:把车减速到能完成 180 度转向,再借助身后梅赛德斯引擎的全部动力加速出弯。
我把油门踩到底,引擎转速飙升至
转,同时将 F 导管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自 1978 年这条赛道加入 F1 日历以来,这一段的布局几经变迁:曾将维修区和发车直道设在这里,曾以 “赌场减速弯” 为标志性特征,也曾只是 “一系列中速直道加不同速度减速弯” 的组合。
而 1996 年确定的当前布局,组织者选择了 “简洁优雅”:从发夹弯到最后一个减速弯,全程在 “赌场直道” 上全速行驶,这是魁北克赛道最长、最快的直道。
直道末端,我的车速超过 320 公里 \/ 小时,但转瞬之间,我重刹、猛打方向右转,再迅速左转,擦着 “冠军墙” 给油,沿着直道全力加速,尽可能追回损失的速度,最终轰鸣着冲过计时线,完成这一圈。
“怎么样?” 冲过终点后,我喘着气问道,这一圈全程全速推进,从最后一个减速弯到冲线都拼尽了全力,只为缩小与队友的差距。
“你跑出了 1 分 15 秒 450,足以排第五,但明天韦弗受罚后,你将从第四位起步。安东尼拿到了杆位。” 尼基?莫里森平静地回答。
他先报圈速,是为了说明尽管结果如此,我每一轮都在进步 ——q3 比 q1 快了 0.3 秒。问题在于,我周围的人也在提速:队友以 0.35 秒的优势夺杆,伦纳和阿尔瓦雷斯虽只比我快百分之几秒,却仍排在我前面。
这时,我实在没法怪自己,百分之几秒的差距微乎其微,要是同时看马克西米利安、费利佩和我的圈速回放,肉眼几乎分不清谁先冲线。
但 “肉眼判断” 无关紧要,每辆赛车的电脑传感器都会记录差距,而数据显示,我在这里只能排第四。
这算不上 “灾难”,明天从第四位起步仍有机会,但拼尽全力后,还是只能开着 “与队友完全相同的赛车” 排在他身后,心里还是不好受。
2007 年时,我是无名新秀,面对汤米?科斯基宁,我虽拿过 2006 年 Gp2 亚洲系列赛冠军,但他是 2005 年 Gp2 主系列赛冠军,且已在威廉姆斯待了一年,被视为车队未来,所以那时落后尚可接受。
2009 年,我刚重返 F1 状态生疏,队友是世界冠军马蒂?哈马莱宁,落后也情有可原。
可现在呢?情况不一样了。
一方面,安东尼和马蒂?哈马莱宁一样,都是冠军车手;他也像当年的汤米?科斯基宁之于威廉姆斯那样,被视为迈凯伦的未来。
但另一方面,我能站在这里,是因为我已证明了自己的实力:3 次 F1 分站冠军、1 次勒芒冠军、印地赛车也拿过冠军,曾效力法拉利,如今效力迈凯伦,再做 “冠军队友的副手”,已经不够了。
我知道本赛季最初的目标只是 “赢一场比赛,证明自己能行”,而我已经做到了。
但我没有安于现状,而是调整了赛季目标,这合情合理,并非忘恩负义或消极抱怨。
迈凯伦给了我一辆 “足以争冠” 的赛车,我目前的表现也不错,但排位赛必须更出色,尤其是安东尼在排位赛中天赋极高,他是我冲击世界冠军的第一道障碍。
如果队友总是 “车队争冠的第一希望”,就算车队有争冠实力,对我而言也毫无意义。
算了,加拿大站的排位赛已成定局,现在只能期待正赛能往前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