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青石镇本该是万物复苏的祥和景象,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了宁静。凌晨两点,剧烈的摇晃惊醒了睡梦中的林家成员,桌椅板凳发出刺耳的碰撞声,窗外传来阵阵尖叫声。父亲第一个反应过来,大声喊道:“地震了!大家快到院子里来!”全家人手忙脚乱地冲出房间,看着部分房屋的瓦片掉落、院墙坍塌,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恐。但很快,父亲便镇定下来:“大家别慌,先清点人数,确保每个人都安全。”在确认家族成员都平安无事后,父亲拿出手机尝试联系镇政府,却发现信号中断,只能隐约听到远处传来的救护车鸣笛声。
天蒙蒙亮时,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排查情况,父亲主动上前询问:“李书记,镇上情况怎么样?需要我们做些什么?”李书记擦了擦脸上的灰尘,焦急地说:“镇东头的几户人家房屋倒塌了,有十几个人被困,我们正组织人手救援,但工具和人手都不够。”父亲当即决定:“我们家族的男丁都跟我去救援,女眷们在家准备水和食物,稍后送到救援现场。”祖父虽然年事已高,但也坚持要去:“我虽然力气不如年轻人,但能帮着递递工具、看看情况。”就这样,父亲带着祖父、叔叔、堂兄等十几名家族男丁,拿着铁锹、撬棍等工具,急匆匆地赶往镇东头的救援现场。
救援现场一片狼藉,倒塌的房屋变成了一堆堆废墟,被困群众的呼救声、家属的哭声交织在一起。父亲和家族成员立刻加入救援队伍,他们小心翼翼地搬开砖瓦石块,生怕伤到被困人员。堂兄在搬一块水泥板时,手指被划破,鲜血直流,他简单用布条包扎了一下,又继续投入救援。祖父则在一旁安抚家属情绪,给他们递水递食物:“别着急,大家都在尽力救援,一定会把人救出来的。”经过五个多小时的奋战,被困的十几名群众全部被成功救出,当最后一名被困老人被抬出来时,现场响起了阵阵欢呼声。李书记紧紧握住父亲的手:“林老板,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帮忙,后果不堪设想。”
地震过后,镇上设立了临时安置点,接纳房屋受损的群众。林家大宅因为建筑结构坚固,受损较轻,父亲决定将大宅的一部分腾出来,安置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姑姑和堂婶们则忙着在安置点做饭、烧水、照顾伤员,她们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准备早饭,一直忙到深夜,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曾祖把家里的被褥、衣物都拿了出来,分给有需要的群众:“现在大家有困难,咱们能帮一把是一把。”表妹则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在安置点设立了“临时课堂”,给孩子们辅导功课,陪他们做游戏,缓解他们的恐惧情绪。
家族企业也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父亲打开企业的仓库,将储存的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物资全部捐给了镇政府,用于安置受灾群众。叔叔则联系了外地的建材供应商,紧急采购了一批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免费提供给需要修缮房屋的群众。堂叔在上海得知家乡地震的消息后,立刻组织公司员工捐款捐物,还亲自带着一批救灾物资赶回青石镇。看着源源不断的物资送到安置点,李书记感动地说:“林家真是咱们青石镇的功臣,在危难时刻彰显了大担当!”
如果说地震是突如其来的天灾,那么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则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疫情爆发后,青石镇立刻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封村封路,禁止人员聚集。林家成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居家隔离,取消了春节期间的家族团聚活动。父亲通过家族微信群发布疫情防控知识,提醒大家做好个人防护:“现在是特殊时期,大家一定要遵守政府规定,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随着疫情的发展,镇上的防疫物资出现短缺,口罩、消毒液等物资供不应求。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四处联系朋友,终于在外地找到了一家口罩生产厂家,立刻订购了五万只口罩。为了能尽快将口罩运回青石镇,父亲亲自开车,连夜赶路,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将口罩运回了镇上。他没有将口罩留给自己家人,而是第一时间将口罩捐给了镇政府和村卫生室,分发给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和有需要的群众。“这些口罩应该留给最需要的人,咱们家人多注意防护就好。”父亲说道。
姑姑是镇上卫生院的护士,疫情爆发后,她主动请缨,加入了镇上的疫情防控小组,负责给返乡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每天天不亮,她就穿上防护服,挨家挨户地走访,常常忙到深夜才能回家。有一次,她接触到一名体温异常的返乡人员,需要进行隔离观察,姑姑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照顾他的任务,每天给她送水送药、测量体温。家人都很担心她的安全,劝她请假休息,她却坚定地说:“我是护士,这是我的责任,在这个时候我不能退缩。”
家族企业的电商部门也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疫情期间群众无法外出购物,农产品出现滞销情况。父亲决定利用电商平台,开展“无接触配送”服务,将新鲜的蔬菜、水果、大米等农产品配送到群众家门口。堂兄和表妹负责打包发货,他们每天穿着防护服,在仓库里忙碌着,确保每一份订单都能及时、安全地送到顾客手中。有位顾客在订单备注里写道:“特殊时期能吃到这么新鲜的蔬菜,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真是雪中送炭!”
祖父和曾祖虽然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冲在防疫一线,但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祖父写下了多幅疫情防控宣传标语,贴在村里的显眼位置,提醒大家做好防护;曾祖则在家中熬制防疫中药,分发给邻居们。看着长辈们都在为疫情防控出力,表妹深受感动,她制作了一系列疫情防控短视频,发布到短视频平台上,宣传青石镇的防疫措施和林家成员的抗疫故事,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和支持。
疫情期间,镇上的困难群众因为无法外出务工,生活陷入困境。父亲得知情况后,组织家族成员成立了“疫情帮扶小组”,对镇上的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给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和慰问金。对于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父亲还安排他们到家族企业的种植基地和加工车间工作,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困难群众王大爷感动地说:“林家真是好人啊,在咱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咱们,这份恩情咱们永远记在心里。”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大家通过视频通话互相问候,分享防疫经验,传递正能量。远在国外的晓雅和梓轩也时刻关注着家乡的疫情情况,他们通过网络为家乡捐款,还联系国外的朋友购买防疫物资寄回国内。晓雅在视频里说:“虽然我不在家乡,但我的心和大家在一起,希望能为家乡的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青石镇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时,李书记特意来到林家大宅,向家族成员表示感谢:“在地震和疫情这两次突发事件中,林家人始终冲在前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镇上的救灾和防疫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充分展现了家族的社会责任感。你们是全镇人民学习的榜样!”
家族团聚日那天,大家聊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经历,都感慨万千。高祖说:“咱们林家在青石镇扎根百年,早就和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融为一体了。在危难时刻,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是咱们林家的家训,也是咱们应尽的责任。”祖父也说:“以后不管遇到什么突发事件,咱们都要团结一心,响应政府号召,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历过地震和疫情的考验,林家成员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突发事件面前,只有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才能战胜困难。而这份融入血脉的社会责任感,也将成为林家传承下去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林家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夕阳下,林家大宅的院子里,家族成员们围坐在一起,看着墙上挂着的“团结担当”四个大字,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坚定。他们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但只要家族成员团结一心,心怀社会责任感,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林家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