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屿那两条没有配文、只有地址标签的诗句,如同在寂静的夜空中投下的一颗微小却璀璨的星辰,其光芒在互联网的加速传播下,以远超他本人预期的速度,迅速扩散、放大,最终化作一场席卷而来的、充满诗意的风暴。
起初,只是他那些忠实粉丝和一直关注他动态的文学爱好者的狂欢。他们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激动地转发、评论、解读。
“失踪人口沈老师终于发动态了!”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这意境,绝了!”
“照片也太美了吧!这是哪里?湄羽湖?没听说过啊!”
“这诗是沈老师的新作吗?还是引用古人的?感觉不像古诗,但意境太契合了!”
“照片里另一个剪影是谁?女朋友吗?背影好有气质!”
“求坐标!这地方太仙了!想去!”
沈屿新诗#、#醉后不知天在水#、#湄羽湖# 等话题迅速在社交平台发酵。
沈屿本就因之前的环保事件和《囚歌》等作品积累了极高的关注度和良好的口碑,这次突然以如此诗意、唯美的方式“复出”,自然引发了巨大的好奇。
那两句诗,语言极简,意境空灵悠远,充满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哲思美感,与照片中夕阳湖景、扁舟剪影的画面完美融合,强烈地激发了人们对那片未知水域的向往。
很快,有擅长“网络考古”的网友,根据#湄羽湖#这个关键词和照片中的地理特征,结合地图软件,竟然真的定位到了这个位于豫章市下属县城、藏于群山之中的湖泊!
更有人扒出了之前零星几个游客发布的关于湄羽村的游记和照片,证实了那里确实风景如画,且已有几家颇具特色的民宿和一家湖畔咖啡屋!
“破案了!就是这里!赣省豫章市湄水县湄羽村!”
“我的天,真是个世外桃源!看之前的游记,好像还没怎么开发!”
“那家咖啡屋!照片里有!叫‘湄羽·湖畔咖啡’!看着好有感觉!”
“民宿叫‘听竹居’、‘观澜舍’!名字都这么雅致!”
“沈老师这是……在给这个地方做宣传?还是他在那里隐居?”
好奇心与从众心理,加上对“诗意栖居”的浪漫想象,驱使着第一批行动派。
距离较近的周边城市游客,开始利用周末自驾前往探索;一些旅游博主、短视频Up主也嗅到了流量密码,纷纷计划前往“打卡”;甚至还有一些沈屿的铁杆粉丝,组织起了小规模的“寻访沈老师诗意足迹”之旅。
平静的湄羽村,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被推到了流量的风口浪尖。
起初,只是零星的几辆车、十几个人。他们沿着那条唯一的湖滨公路驶入,找到村子,看到实景后,无不惊叹这里景色之优美、环境之宁静,远超预期。
他们入住新开的民宿,在“渔歌唱晚”品尝湖鲜,在码头租船游湖,最重要的是,一定会去那家出现在社交平台照片里的“湄羽·湖畔咖啡屋”坐一坐,点一杯咖啡,在玻璃走廊上拍照,试图复刻那张经典的照片。
方婉秋和艾草最先感受到了变化。咖啡屋的客人突然多了起来,而且很多客人一进来就问:“老板,这里是不是沈屿老师拍照的地方?”“那两句诗是写这里的吧?”“沈老师最近还来吗?” 问题五花八门,都围绕着那个她们熟悉又突然变得陌生的名字——沈屿。
方婉秋起初一头雾水,只能含糊地应付。直到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女孩兴奋地拿着手机跑到她面前,屏幕上正是沈屿发布的那条动态:“老板!你看!沈屿发的!就是你们这里!你认识沈屿吗?他是你男朋友吗?他是不是大诗人沈屿啊?”
方婉秋看着手机屏幕上的诗句和照片,整个人如遭雷击,瞬间僵在原地!照片是她和沈屿泛舟湖上的剪影,那两句诗……她反复读了几遍,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沈屿?大诗人?那个写《死水》、《断章》、《白头诗》,在网络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甚至能引发环保风暴的诗人沈屿?
这……这怎么可能?!
那个每天来她店里喝咖啡、钓鱼、看起来懒散又有点神秘的年轻人?那个在她被骚扰时挺身而出、在她绝望时提出合作计划、投入资金和她一起打造湖畔事业的“契约男友”?他……他竟然就是那个名声在外的诗人沈屿?!
巨大的信息量冲击着方婉秋的大脑,让她一时无法思考。她回想起与沈屿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他超乎年龄的沉稳冷静,他偶尔流露出的犀利见解,他面对她家族压力时的从容不迫,他随口吟出的那句“醉后不知天在水”……一切之前觉得有些奇怪却又解释不通的地方,此刻仿佛都有了答案!
难怪他那么有信心说“有办法”吸引人气!原来他根本不需要额外做什么,只需要发两句诗,拍一张照片,就足以让无数人蜂拥而至!
震惊过后,是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被隐瞒的些许恼怒,有得知真相后的恍然,有对沈屿影响力的惊叹,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失落和距离感。
她一直以为,他们是在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上合作、甚至……有那么一点点超越合作的情谊。
可现在才发现,对方竟然是站在那样一个高度,自己却对他的真实身份一无所知。这种认知上的巨大落差,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游客还在兴奋地追问,方婉秋勉强维持着笑容,搪塞了过去。她找了个借口回到后面的休息室,关上门,背靠着门板,心脏还在砰砰直跳。
她拿出自己的手机,颤抖着手搜索“沈屿”的名字。瞬间,海量的信息涌入眼帘:他的诗作、他的环保行动、他与肖诗雅的绯闻、他的“躺平”哲学、他的无数粉丝……一个鲜活而立体的、与她所认识的“沈屿”既相似又截然不同的公众形象,呈现在她面前。
她一条条地看着,心情如同坐过山车般起伏。原来,他经历过那么多……原来,他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原来,他离自己曾经所处的那个“圈子”,那么遥远,又那么近。
就在这时,休息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外面传来沈屿平静的声音:“婉秋,在吗?”
方婉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打开了门。沈屿站在门外,手里拿着钓具,看样子是刚钓完鱼回来。
他脸上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表情,仿佛外面因他而起的轩然大波与他毫无关系。
“外面……好像来了不少客人。”沈屿看了看略显拥挤的店内,语气平常。
方婉秋定定地看着他,眼神复杂,半晌,才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沈屿……你……你是不是就是那个……诗人沈屿?”
沈屿闻言,微微怔了一下,随即了然。他看了看窗外兴奋拍照的游客,又看向方婉秋写满震惊和询问的脸,轻轻点了点头,语气带着一丝歉意:“嗯。之前没告诉你,是觉得没必要。没想到……还是给你带来困扰了。”
他的坦然承认,让方婉秋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有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有疑问,有埋怨,有好奇,但最终,她只是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你……你可真是……给了我一个好大的‘惊喜’。”
沈屿看着她复杂的神情,走上前一步,放缓了声音:“婉秋,我还是我。名字和身份,只是外在的标签。我们来这里的目的,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并没有改变。游客多了,是机会,也是挑战。我们之前规划的一切,不就是为了迎接这一天吗?”
他的话语平静而有力,像一盆冷水,浇熄了方婉秋心中部分因震惊而升起的慌乱。是啊,无论沈屿是谁,他们共同打造的这片湖畔天地是真实的,他们之前制定的计划是清晰的。
游客的到来,虽然突然,但确实是他们期望看到的“人气”。只是,这“人气”来得如此猛烈,如此戏剧性,完全超出了她最初的想象。
方婉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是经历过风浪的人,知道此刻最重要的是应对现状。她看着沈屿那双依旧平静的眼睛,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你说得对。机会来了,就要抓住。只是……接下来,恐怕有的忙了。”
沈屿笑了笑,眼神中带着鼓励:“嗯,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