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温情与那场关于血缘的闹剧,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沈屿心中漾开几圈涟漪后,终究沉入了水底。
他没有过多沉溺于情绪,而是迅速将注意力转向了更现实、也更紧迫的问题——安全。
阳光孤儿院,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软肋,也是他绝不容触碰的逆鳞。丰溪化工厂背后势力的威胁短信和打砸行为,像一记警钟,敲醒了他。
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图自己清净,而将潜在的威胁留给身后关心他的人。
于是,中秋过后,沈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加固孤儿院的“防护盾”。他找到了老韩,通过他的人脉,联系上了一家信誉良好、由退役特种兵和武警组成的专业安保公司。
他没有声张,以“热心校友捐赠”的名义,向孤儿院捐赠了一笔专项安保资金,用于聘请四名经验丰富的安保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并升级全院的老旧监控系统,实现无死角覆盖。
所有费用,自然由他承担。他写诗谱曲积累的版权收入,虽然他不事张扬,但已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支撑这些开销绰绰有余。
陈妈妈起初觉得太过兴师动众,但在沈屿平静却坚定的解释下(只说是近期社会新闻多,加强防范总没错),也便接受了。
看着院里新增的摄像头和门口身形笔挺、眼神锐利的保安,沈屿心中稍安。至少,能为这个“家”多添一层保障。
安顿好后方,沈屿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个让他无法释怀的地方——恒阳县,丰溪。
他始终关注着那边的动态。网络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死水》引发的风暴看似猛烈,但官方最初的“高度重视”、“立即调查”之后,后续的调查进展和处理结果,却迟迟没有向社会公布。
媒体最初的集中报道后,也逐渐被新的热点所取代。丰溪化工厂的官网一片死寂,当地政府的通报语焉不详。
一切迹象都表明,对方正在使用最常用的“拖”字诀,试图用时间冷却舆论,等待风波自然平息。
沈屿太了解这种套路了。热度一过,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最后或许找个替罪羊罚款了事,工厂换个名字或许照样开工,污染依旧。
而那些威胁他的人,很可能就隐藏在这股势力之中,甚至可能就是利益链上的一环。他们敢如此猖狂,必定有所依仗。
“合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沈屿心中默念着这句话,眼神冰冷。对方以为恐吓和拖延就能让他退缩?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次,他不仅要揭露污染,还要逼出背后的保护伞,更要让那些威胁他的人付出代价!这已不仅仅是环保问题,更是关乎公道和安全的正面较量!
他不再满足于隔空发声。他要亲临现场,用最直接、最持久的方式,将聚光灯重新牢牢锁定在丰溪之上!
几天后,沈屿再次驾驶着那辆SUV,出现在了恒阳县。他没有隐藏行踪,直接入住了县城最好的一家酒店。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他便带着渔具,再次来到了那条散发着恶臭的丰溪边。
他选择的钓点,正在丰溪化工厂排污口下游不远处,视野开阔,背景就是那几根狰狞的排污管和厂区破败的围墙。
他熟练地支好钓椅,架好鱼竿,挂上鱼饵,然后,将鱼线抛入了那漆黑如墨、泛着油光、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死水”之中。
做完这一切,他便如同老僧入定般,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目光平静地看着水面上的浮漂,仿佛真的在等待鱼儿上钩。
这一举动,在清晨寂静的河边,显得无比突兀和诡异!一个衣着整洁、气质沉静的人,在一条连苍蝇都不愿靠近的臭水沟边钓鱼?
这画面本身就充满了强烈的讽刺和抗议意味!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早起的村民和路过的人注意到了他。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
很快,闻讯赶来的本地自媒体、以及少数还在恒阳蹲守后续的媒体记者,纷纷扛着“长枪短炮”冲到了河边。
“沈先生!是沈先生!”
“他在干什么?在……钓鱼?”
“在这种地方钓鱼?这怎么可能有鱼!”
记者们惊呆了,纷纷举起相机、摄像机,记录下这极具冲击力的一幕。闪光灯噼啪作响,镜头对准了那个在污浊背景映衬下,显得格外孤傲而坚定的身影。
有记者大着胆子上前采访:“沈先生!您好!我是xx卫视的记者!请问您为什么又回到丰溪?您在这里……是在钓鱼吗?”
沈屿抬起头,看了记者一眼,目光平静无波,语气平淡地吐出几个字:“嗯,钓鱼。”
“可是……沈先生,这河水……这个样子,怎么可能有鱼呢?”记者难以置信地问。
沈屿的目光重新投向漆黑的水面,缓缓说道:“这里有鱼。早晚,能钓上来。”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这句话,瞬间被在场的所有记者捕捉,解读出了无穷的深意——这哪里是在钓鱼?
这分明是一种无声的宣言和抗议!他在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污染不治理,他绝不离开!他在等待一个“结果”,一个“交代”!
“那……沈先生,您打算在这里钓多久?”另一名记者追问。
沈屿头也不抬,依旧看着水面,清晰地回答:“钓到鱼了,就走。”
“钓到鱼了就走!”
这六个字,如同一声惊雷,在现场炸开,随即通过电波和网络,迅速传遍全国!
沈屿重返丰溪钓鱼#
钓到鱼了就走#
无声的抗议#
话题瞬间引爆热搜!网友们被沈屿这种极致冷静又极具力量的抗议方式震撼了!
“我的天!沈屿太刚了!直接去污染现场坐着钓鱼!”
“这抗议方式绝了!无声胜有声!”
“钓到鱼了就走……意思是污染不治理,他就不走!太帅了!”
“这才是文人风骨!用实际行动死磕到底!”
“给沈屿点赞!这才是真正的环保卫士!”
“当地部门脸疼不?人家直接坐你们排污口下面了!”
接下来的日子,沈屿如同上班一样,生活极其规律。每天清晨,他准时出现在丰溪边那个固定的钓点,支开钓椅,抛竿入“水”,然后便静静地坐着,看书,或者只是看着水面发呆。
中午,他会回酒店休息、吃饭,下午有时会再来钓一会儿,有时则在县城里闲逛。傍晚,准时收竿离开。
他不再接受任何采访,对任何上前搭话的人,都只是摇摇头,或者简单地重复那两句话:“钓鱼。”“钓到鱼就走。”
他的存在本身,就成了丰溪边最醒目的标志,最持久的焦点。全国媒体的镜头,每天都对准着他,也顺带将丰溪那触目惊心的污染现状,持续不断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恒阳县政府、环保部门以及化工厂背后的势力,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持续加压的舆论风暴!
压力,如同不断上涨的潮水,层层累积。沈屿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静坐式抗议,让试图“冷处理”的当地有关部门陷入了极度被动的境地。
驱赶?凭什么?人家只是在“钓鱼”,一没闹事,二没违法,而且现在是全国瞩目的焦点,谁敢动他?
不驱赶?难道就让他天天坐在排污口下面,向全国直播这里的污染惨状?
调查进度被迫加快,背后的阻力在强大的舆论监督下开始松动。
关于丰溪化工厂违法排污、环评造假、以及可能存在的官商勾结、保护伞等问题的深入调查,终于被提上了紧急日程。
沈屿每天坐在河边,看似平静,内心却如同脚下的“死水”,暗流汹涌。
他在等待,等待一个真正的水落石出,等待一个正义的交代,也在等待……那些藏在暗处威胁他的人,下一步会如何动作。
这场以钓竿为武器、以静坐为战场的特殊“鏖战”,才刚刚开始。而沈屿,已然做好了长期对峙的准备。
他的“躺平”哲学,在此刻,演化成了一种最具韧性的战斗姿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