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胭脂魂
成都东门的望平街,民国那阵儿满是青石板路,路尽头的“陈记茶铺”是街坊们的老据点。掌柜陈守业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实人,脸上的皱纹里都浸着茶垢,唯独左手无名指上戴着枚磨得发亮的银戒指,据说是他过世妻子的遗物。
民国二十六年深秋,成都下了场罕见的冷雨,雨丝裹着寒气往人骨头缝里钻。那天傍晚,茶铺里只剩几个熟客在烤火聊天,门帘“哗啦”一声被风掀开,走进个穿月白旗袍的女人。
女人看着二十出头,头发绾成整齐的圆髻,鬓边别着朵快蔫了的白茉莉。最打眼的是她脸上的胭脂,红得像浸了血,却偏偏衬得肤色瓷白。她没看旁人,径直走到角落那张靠窗的桌子旁坐下,声音轻得像雨丝“掌柜的,来碗碧潭飘雪。”
李峰一听愣了愣,那桌子是他妻子生前最爱坐的位置,自从三年前妻子病逝,就再没人敢坐——不是忌讳,是街坊都知道他念旧,没人愿戳他的心窝子。他搓了搓手,还是泡了碗茶端过去,放下时瞥见女人的手,指甲盖泛着青白色,连点血色都没有。
“姑娘,这天冷,要不加点姜丝?”李峰多嘴问了句。
女人抬头笑了笑,眼角的胭脂晕开点红,却没半点暖意“不用,我怕烫。”
那之后,女人每天傍晚都来,总是坐那张靠窗的桌子,点一碗碧潭飘雪,安安静静地喝到打烊。茶铺里的熟客私下议论,说这姑娘怕不是个“外乡人”——望平街就这么大点,从没见过这么个穿旗袍的女人,而且不管多冷的天,她都只穿那身月白旗袍,连件外套都不添。
有天晚上,隔壁布庄的王老板喝多了,仗着酒劲凑到女人桌前,嬉皮笑脸地问“姑娘,孤身一人啊?要不要陪哥哥喝两杯?”哥带你体验人间极乐啪啪啪。
女人闻言没抬头,手指轻轻划着茶碗边缘,声音还是软软的“我丈夫在等我回家。”
“丈夫?”王老板笑出了声,“这望平街谁不知道你天天一个人来?别骗哥了……”
话没说完,王老板突然“哎哟”一声,像是被什么东西绊了个趔趄,手里的酒壶“哐当”砸在地上,酒水溅了女人一裙摆。
女人终于抬头,眼里没了之前的柔和,瞳孔黑沉沉的像两口井“你弄脏了我的衣服。”
王老板吓得酒都醒了,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嘴里还念叨着“有鬼”。
打那以后,再没人敢招惹那女人。李峰心里也犯嘀咕,却没赶她走——不知为啥,他总觉得这女人身上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尤其是她绾发的手法,跟他妻子生前一模一样。
入冬后的一天,成都下了场冻雨,青石板路滑得能照见人影。女人来得比平时晚,旗袍下摆沾了泥点,脸色也比往常更白。她刚坐下,就剧烈地咳嗽起来,手捂着嘴,指缝里竟渗出点红。
李峰看在眼里,忍不住递过去个热水袋:“姑娘,暖暖手吧,别冻着了。”
女人接过热水袋,指尖碰到他的手,冰得像块石头。她抬头看了李峰半晌,突然问“掌柜的,你见过一枚银戒指吗?圈口上刻着‘李’字的。”
李峰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摸了摸左手的戒指——那正是他妻子给他打的,圈口内侧刻着个小小的“李”字,妻子走后他就从没摘下来过。
“你……你怎么知道?”李峰的声音都发颤了。
女人笑了笑,眼角的胭脂落了点粉,露出底下淡淡的疤痕——那道疤,是李峰妻子当年为了救他,被开水烫出来的。
“李峰,”女人轻轻喊了他的名字,声音里带着哭腔,“我找了你三年,终于找到你了。”
李峰闻言脑子里“嗡”的一声,手里的茶壶“啪”地摔在地上。他终于看清了,眼前的女人,分明就是他过世三年的妻子林秀芝!
“秀芝?你……你不是已经……”李峰话都说不完整,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
林秀芝的眼泪也落了下来,砸在茶碗里,溅起细小的水花“那年我走得急,没跟你说清楚。我下葬那天,你给我戴的银戒指被人偷了,我放心不下你,就一直找……找到现在,才找到你。”
原来,三年前林秀芝病逝,下葬时陈守业把自己的银戒指摘下来,戴在了她的手上,想跟她做个念想。可当晚,有个盗墓贼趁夜挖开了坟,偷走了戒指。林秀芝的魂魄舍不得离开,就一直跟着戒指找,直到最近,那盗墓贼把戒指当了,被李峰在旧货市场偶然买回来——他当时觉得戒指眼熟,没多想就戴在了手上,却没想到,这戒指成了妻子找到他的引子。
“我每天来这儿,就是想看看你,”林秀芝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现在看到你好好的,我也放心了。这戒指,你好好戴着,别再丢了李郎。”
“秀芝,你别走!”李峰伸手想去抓她,却只抓了把冰冷的空气。
林秀芝最后笑了笑,喜喜”眼角的胭脂渐渐淡去,身影也慢慢消失在冷雨里。桌上的碧潭飘雪还冒着热气,茶碗边放着一枚银戒指,圈口内侧刻着个小小的“李”字——正是李峰当年给妻子戴上的那枚。
第二天,李峰照样开了茶铺,只是在角落那张靠窗的桌子上,多放了个干净的茶碗。每当有人问起,他就笑着说“这是我妻子的位置,她喜欢喝碧潭飘雪。”
后来,望平街的人再也没见过那个穿月白旗袍的女人,只是偶尔在深夜,路过陈记茶铺时,会听见里面传来轻轻的说话声,像是有人在跟掌柜的聊天,声音软得像雨丝,带着点成都姑娘特有的温柔。
再后来,李峰活到了八十多岁,临终前,他左手还戴着那枚银戒指。街坊们按照他的遗愿,把他和林秀芝合葬在一起,墓碑上刻着两句话“望平街前茶依旧,胭脂魂里念君归。”
直到现在,成都望平街还流传着这个故事,老人们都说,每逢深秋冷雨的傍晚,要是路过当年陈记茶铺的位置,还能闻到淡淡的碧潭飘雪香味,夹杂着一点胭脂的甜,像是有个穿月白旗袍的女人,还在等她的丈夫回家喝茶。